閻家琦(1895-1961),直隸臨榆人。日本東京警官學校畢業,曾任瀋陽商埠警察分局局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閻家琦
- 別名:字經韜
- 出生日期:1895
- 逝世日期:1961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孫傳芳遇刺案,王竹林遇刺案,紀念故居,
人物簡介
1930年任天津市警察局督察員,轉年任金家窯派出五所所長,1932年任警察教練所所長。1933年任天津市公安局一分局局長。1937年天津淪陷後,任偽天津警察局代理局長。1952年在青島被捕解津。
人物經歷
孫傳芳遇刺案
1935年11月13日,天津南馬路佛教居士林佛堂里傳來幾聲槍響,驚了在此聽誦經的諸多居士。更令人震驚的是,死者是兩年前參與捐修居士林、任居士林理事長的江浙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而開槍者,竟是一名身穿大衣的少婦……
一時間,佛堂驚叫一片,混亂不堪。開槍的少婦卻從容不迫地垂下持槍的手,向眾人高喊道:“大家不要害怕,我是替父報仇,只殺仇人,不傷旁人!”邊喊邊從大衣口袋中掏出幾十張傳單,向人群中散去。她的喊話沒能阻止魂飛魄散的居士們,現場仍然一片混亂。其間有人報警,警察趕到現場時,只見那少婦如釋重負般地舒了口氣,交出手槍,投案自首。
這時,天津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局長閻家琦聞訊,迅速率領兩名警員和警長趕到刺殺現場。後來記述這段歷史的各種傳記中,對當時佛堂內的情形均有描寫,《民國政壇內幕》一書中是這樣描述的:“空空蕩蕩的佛堂內,依然煙霧繚繞,昏暗的燭光映著那具僵直的軀體使人毛骨悚然。孫傳芳的屍身,頭北腳南,外罩青袍,內穿藍綢棉袍、灰青棉褲襖、藍條絨襯褲褂,系白布腰帶,腳上穿的是白洋襪青緞鞋。驗明孫傳芳飲彈三處:一處由後腦勺穿入,子彈臥於右眉角;一處由右額下穿入,從左太陽穴透出;一處由左後背穿入,從胸前透出。”
閻家琦接過警長遞來的傳單。傳單是油印的,紙張已被雨水浸濕,但字跡仍清晰可辨。一份是《告國人書》,洋洋灑灑千餘字,寫得鏗鏘有力,慷慨激昂,大致講開槍女名為施劍翹,是軍人施從濱之女,在1925年的軍閥相爭中,施從濱被孫傳芳所殺,並暴屍示眾,其行徑令人髮指,施劍翹立志報仇,十年不晚。另一份則是說明,印有:“各位先生注意:一、今天施劍翹(原名谷蘭)打死孫傳芳,是為先父施從濱報仇。二、詳細情形看我的《告國人書》。三、大仇已報,我即向法院自首。四、血濺佛堂,驚駭各位,謹以至誠向居士林及各位先生表示歉意。仇女施劍翹謹啟。”
讀完這些文字,閻家琦對此樁命案緣由已基本清楚,但老謀深算的他仍暗自思忖:天下難道真有這等潛心立志的女子?僅僅是為報私仇,還是有其他政治背景?說是個人行動,策劃得何能如此周密?說是集團操縱,又何必自首聲張?越想越生疑,閻家琦匆忙乘車趕回局裡,提審犯人。
這樁血案立即震動津門。《新天津報》在全城媒體中搶先發出“號外”:“孫傳芳被刺死,施小姐報父仇。”隨後各報記者蜂擁而至,爭相採訪。外地大小報紙也連篇累牘地轉載有關訊息。也許是被殺者名聲過大,也許是想儘快擺脫媒體的咄咄逼人,反正,閻家琦很快結案,移交給當時的天津市地方法院審理。
王竹林遇刺案
王竹林何許人也?在當時的天津衛,他可比閻家琦的名氣大多了。在天津淪陷之前,王竹林就任天津商會會長。1937年7月,天津淪陷,他為了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就參加高凌霨組織的偽天津市地方治安維持會,充任委員,兼任偽天津物資對策委員會委員長,乾起賣國投敵的勾當。他的“名氣”著實因當漢奸而響,當時的天津百姓,無不痛恨。刺殺王竹林的,實際上是活躍在天津的一個以“抗日殺奸、復仇雪恥”為宗旨的組織——抗日鋤奸團。
案發10天后,警察仍一無所獲,偽警察局長及偽偵緝隊長均向偽天津特別市公署市長潘毓桂遞交了辭呈。1939年1月14日,潘毓桂批准了他們的辭呈,說“天津市商會會長王竹林被殺一案,警察局事先疏於防範,事後未能及時報案,準予該局局長周思靖引咎辭職,暫派督察長閻家琦代理其職;偵緝隊長徐樹銘撤職留任;特務科長藍振德解職他調”。
閻家琦坐上“局長”寶座後,不得不儘快了結此案,以給上面交代。1939年1月29日,偽警察局接眼線密報:法租界慶源里10號,住有一名叫武漢卿的人,此人曾充任張學良的騎兵司令,“九·一八”事變後組織藍衣社,自王竹林被擊斃那天起,此人即密遷英租界內,具體住址不詳。閻家琦急令5名特務潛伏暗查,並告知不論此人是否參與這起事件,一經確認立即拘捕,但一個月也沒查到此人蹤影。
1939年4月28日,日本憲兵隊突然闖入英、法租界內進行搜查,在英租界求志里、法租界天增裡帶走了3名青年,聲稱這3個人就是刺殺王竹林的人。後來將他們拘禁在天津日本憲兵隊總部。兩周后,慘無人道的日軍將這3名無辜青年秘密處決了。同年5月21日,偽警察局對外稱,刺殺王竹林的3名“兇手”已經正法,轟動全國的“刺殺王竹林案”就此了結。
紀念故居
閻家琦舊居位於天津市勝利路401號,進步道與民主道之間,勝利路沿街東側,原門牌為北安道17號。歐洲古典風格建築,二層帶地下室。2007年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