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市巴巴寺

閬中市巴巴寺

四川省閬中市有回民3500多人,主要居住在城關地區和博樹鄉、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博樹地方曾建立過鄉蘇維埃政權,不少回民青年參加了革命,有的至今仍擔任著一定的領導職務。現在,回民中任省伊協常委的有2人,任省人民代表的1人,任縣人民代表或政協委員的10多人。有的則擔任工廠的領導。

閬中巴巴寺是伊斯蘭教嘎德耶教門穆斯林的聖地,位於閬中市城區東北郊蟠龍山南麓。中國伊斯蘭教界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也叫“久照亭”、“保寧寺”、“盤龍山拱北”,位於四川省閬中附近的盤龍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7-1339-3-63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閬中市巴巴寺
  • 地址:四川省間中市盤龍山
  • 郵編:637400
  • 周長:500多米
基本信息,簡介,

基本信息

閬中市巴巴寺

簡介

在招工、升學、參軍、提乾等方面均受到同其他民族一樣的平等待遇,宗教信仰和宗教生活享受著充分的自由。 說到回民的宗教信仰受到保護和尊重,首先就要說一說這裡的阿補董喇希巴巴墓和寺。此寺座落在間中市城外盤龍山麓,又名久照亭。近年來由人民政府撥款和穆斯林捐助(特別是甘肅臨夏大拱北清真寺阿訇楊世俊等人的捐助),已修葺一新。
不僅恢復了它的舊日風貌,而且增加了新的光彩。 巴巴寺坐北向南,主要建築包括前山門、照壁、磚洞門、牌坊、人照亭院、花庭院、庭房、小院、井房、墳亭園、後山門,周長500多米。乾隆年間用大方形青磚砌成的照壁上,有一幅長兩米、高一米的閬中古城全景浮雕,如白塔、浮橋、船帆、城內的飛閣危亭、錦屏山上的景物等,盡收畫面之上,形象生動,線條清晰,完好無損。
久照亭是寺的中心建築,清代初年來這裡傳布伊斯蘭教的阿補董喇希的墓就在亭子中央。亭子分上下兩層,四面檐角飛翹,亭頂寶瓶屹立,整個建築雄偉壯觀,具有獨特的風格。亭中分內室和外室,內室前面為紗簾會掩的阿補董喇希墓。墓後的正上方掛著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親人府右宗正多羅貝勒王手書的“清修”匾額。
據寺內碑文和閬中縣誌記載,以及駐寺人員的介紹:華哲阿補董喇希是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人。他因仰慕先 賢斡葛思的業績,故步其後塵,來中國傳布伊斯蘭教,先到青海,後到甘肅臨夏,再陝西漢中,最後於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隨州北鎮台、左都督馬子云來到閬中。《師祖上人席記》云:“馬公慕師祖之德,迎於官署,以師禮之,遂傳教於此,壽逾期間,於康熙二十八年(公元 1689年)去世”.此寺是由甘肅臨夏跟他受業的弟子祁靜一為其所建,並用自己的《久照亭》一書為它命名,可藉此書已無可考。
近年來,經過修葺,用油漆粉刷了剝落的門窗、柱櫓,用數千塊石頭砌了保坎,新鋪院內平地,用水泥加固了青磚新修的圍牆。30多塊康熙、乾隆、嘉慶年間的匾額及幾座古碑,都重放光彩。寺內的古柏、紅桂、翠竹、花圃、盆景、清泉,也比過去保護得更好。 附錄《先師碑記》: 嘗思兩間鐘流,每因其材,有非時地之可域,今古之可言者也。
粵稽我朝 聖聖相承,含熙翔洽,相朴作人之盛,無遠弗屆。所以豪傑之興,雲蒸霞起,雖僻壤遐微,亦多挺生賢哲。蓋由運會之隆,德教罩敷,故統遐邇,東西而降,生不偶也.如吾先師畢哲阿補董喇希,系衍天房默抵勒之祖,國教本 至聖穆罕默德之宗傳,其誕生也不知其如何穎異,其成立也不知其如何純備,自撒哈伯色爾睹理或噶思教人中國,而後先師即躡履而屆我中原,舉止迥出乎常,盲動大異乎眾,其胸中眼底,別其洞天,及與之探天人之秘,究性命之微,則理出天根,道深月窟,浩浩乎胥白性分而出,有非區區紫氣溢出函關,令人駐而異之,矜而奇之者之所可同日而語也。
歲在丙寅,余叨沐 聖恩,節鎮川北,與師追隨左右,師事有年,公餘之喉,質疑辨識,究本窮源,多所啟迪,而矢忠報國,正己率人,與夫和輯兵民,張寧藪澤,余得其勉助者較多。記己巳歲三月念五 師聞鵬鳴,而邃悟朝露之不可以久留也,含笑而化,這後此山之陽.余悼思其道德之高深,峙而為亭於墓上。因為豎碣鐫文,以志永久,俾後之景其音客者,睹山川之秀麗,儼道氣之猶存云爾。是為記。 大清康熙三十年歲次辛未仲夏穀旦 鎮守四川川北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加三級五原馬子云撰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