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圓覺寺

閬中圓覺寺

閬中圓覺寺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彭城鎮圓覺村賜緋山麓,距閬中約15公里。始建於唐初,是李淳風為唐太宗鎮壓西南王氣而修建,後毀於火,明洪武七年重建,成化時賜名法顯寺,由京僧主持,清乾隆年間又有培建。圓覺寺原有山門、藏經樓、廂房、禪房等,大殿為雙重檐歇山式屋頂,檐下用六鋪作斗拱,現存大殿和禪房,為明代建築,占地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8平方米。圓覺寺大殿二樑上裝有星神車一架,人立其上用力推動,車輪旋轉若飛,久而後停,以其所定之方向占歲星吉凶,故稱星神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閬中圓覺寺
  • 地址:閬中市彭城鎮圓覺寺村
  • 年代:明
  • 級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圖信息,
“先圓覺後昭覺,昭覺拜圓覺”,在四川省內的著名寺廟中,閬中圓覺寺似乎比成都的昭覺寺名氣還要大一些,只是由於閬中地理位置的偏遠而逐漸是雨打風吹去,圓覺寺宏偉的建築、珍貴的金粉經書都已經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圓覺寺的盛名和神奇的傳說仍舊吸引著無數的遊客或前往頂禮膜拜、或參觀遊覽之。蟬鳴山間,夏風輕繞,我隨著閬中攝影家協會採風團,浩浩蕩蕩的走進了這座千年古寺,用鏡頭記錄了它往日的繁華,在直聳雲霄的巨大建築屋架中領略它的宏大,在斑駁的土牆上看到明代壁畫仍舊講述著昔日的圓覺寺的滄桑故事。
四川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圓覺寺坐落在嘉陵江畔彭城鎮風景秀麗的賜緋山麓,青山相擁,綠樹環抱,裊裊青煙,渾厚悠長的鐘聲飄向遠方。據當地村民楊克全介紹:圓覺寺本名圓覺禪寺,起源於唐初,昌盛於明代,閬中地方志曾有記載:圓覺寺在閬中城南十里彭城緋山麓,始建於唐,後毀於水,明洪武坪(1734)重建,成化年間,賜名法顯禪寺。圓覺寺原有山門、藏金樓、中金殿、廂房、禪房等,歷有京僧來寺主持,香火盛時,有僧上百人。圓覺寺的唐經,字型道勁雍容,有法度,綿繭紙堅韌如帛,經久不蛀,用金粉為墨,千載如新,為稀世珍物,還有明景泰四年(1453)楊普明以高麗紙用黃金粉書成的華嚴經八十卷,字型端莊有度,世人稱“漬沙藏經”,亦為稀世珍物,圓覺寺早於成都昭覺寺,圓覺寺山川形勝,地象深邃、建築宏大、富麗堂皇,歷代文人墨客多有讚譽。
圓覺寺的來歷相傳有二:一說在大唐貞觀年間,唐太宗為了穩固江山社稷,在朝中專門供養了一班能夠“步脈望氣”的奇人異士,給他們賜封了“火山令”,“太史令”等官銜,日演八卦,夜觀天象,忽一日,他們上奏西南方向有天子氣的本章,驚得太宗皇帝頓感龍椅搖晃,眼花繚亂,心胸壓抑,誠惶誠恐。於是,皇上頒旨命朝中風水大師袁天罡,從長安城步王氣一路南下。袁天罡來到了號稱瑤池、蓬萊、瀛州、閬苑“四大仙境”之一的閬中,相望彭城鳳凰山氣數正旺,特別是那七個“鳳凰蛋”象徵著龍鳳呈祥。為此,他們便在這裡建起一座圓覺寺,並直接從京城調來高僧主持,鎮住地形,使其龍不吟、鳳不鳴、大唐江山堅如磬石,所以自唐代起,便有了這座赫赫有名的圓覺禪寺。
圓覺寺還有另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唐王李世民的掌印夫人陳氏娘娘聰明閒淑,美麗端莊,刀槍劍站,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戰時曾救過他的命,皇帝寵愛她,並且命她掌管金鑲玉印,朝野上下稱她為“掌印夫人”,忽一日,天下第一夫人身染沉疴,高燒數月不退,渾身上下疼痛難忍,天下奇方奇藥用之無效,名醫術士攪盡腦汁,仍脫眉毛落頭髮患上了“麻風病”,皇帝成天茶飯不思,不問國家,不理朝政,只急得一幫權貴太醫抓耳撓腮,人人談病色變。皇太后發怒,朝臣們跪地冒死上諫,宮娥嬪妃滿宮騷動,奸臣們也趁機挑起事端,唐王無奈,幾經躊躇,派遣一批官員和軍士,又挑選了幾個黯熟地理風水的大師,千里迢迢的向西南方向進攻出發。皇上欽定條件,要在遠離京城的地方找一處地勢奇特,山青水秀的世外桃源,為皇后建宮設寺,讓夫人晨鐘暮鼓,夕誦朝吟,修然舒適的度過後半生,並且安排兵丁晝夜守護,宮女侍婢服侍起居,太醫每時“懸絲吊脈”,跟蹤醫治,以減輕病痛折磨,護送皇后的欽差及隨從浩浩蕩蕩幾百人,沿著“石牛道”緩緩而行,不一日,來到古彭池國旁邊的鳳凰山青龍嘴下,跨過一條小溪溝時,忽然前衛官差,所乘座騎一聲長嘶,臥在地上打死也不向前走半步了,這時候,後面跟上來的地理風水師們忙不迭觀山形,步地脈,下羅盤,發現這裡竟是一處天造地設,每擇必佳的上乘之地,特別是圓覺彎左右二側的冒火山當青龍嘴勻稱地形或一對鳳凰翅膀,在肚腹和翅膀下面,圓溜溜的7個小山包一字兒排開,臥在一條叫做“白鶴巢”的平坦之地,成為7個鳳凰蛋。更難得可貴的是,鳳凰山麓連續九道彎,進出口基本在一個地方,從紅青寺入口,轉完九灣後從響水灘出來,兩地相距不過一里把路,山口這間,嘉陵江又給堵上了一個烏木灘,灘上一塊數千畝的平壩,將地理書上稱謂的“胎源”延續到對岸,通向遠方。由此,在這裡順著七個鳳凰蛋的走勢,建起了圓覺禪寺的九庵十八殿,掌印夫人清欲寡歡地度過了數十年後,悒鬱而終。
人們為紀念這一精明能幹而又遭受極大不幸的權貴夫人,將她厚葬於鳳凰山上,如今這一帶歷史上遺留下來許許多多的地名兒,無不與宮庭王室有因,“王府埡”、“國家岩”、“皇娘墳”、“太子嶺”、“飛馬橋”,至今還有不少殘垣廢墟、石雕縷紋、碑刻文字等物品。
在距圓覺寺不足一里路遠的青龍嘴下,有一口奇特的水井,原名叫做“天龍井”,井水清澈甘甜,飲之神清氣爽,涼透心脾,這口井連續幾年不下雨,井水不下降更不乾涸,接連遭遇滂沱大雨,山上流下大量的泥沙,而井水渾濁也不上漲,更不溢出井口半寸。有人說:這口井肯定井底有縫,直通數十丈高下的嘉陵江烏木灘去了,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下木匠們的祖師爺魯班,忽然接到在同一天內修建閬中圓覺寺和成都昭覺寺的指令。兩寺相距甚遠,時間又限定在一天之內完成,即憑神力再大,也遠遠不夠啊!魯班左思右想,決定先修閬中彭城這處,因為烏木灘有足夠的木頭可用,天剛黑動工劃線。三更子時一到即可算第二天的日子了,那時破土動工,既不違背指令又可以趕工期。於是,太陽剛落山時魯班便帶著趙巧兒等一幫徒子徒孫來到鳳凰山下,在選定修建圓覺寺的地盤上東劃線,西劃線,劃出了圓覺寺的十八殿來,半夜時分,雷鳴電閃,暴雨傾盆而下,魯班拿著墨斗尺子到青龍嘴下的“天龍井”邊,朝山下的烏木灘一指再往井口上“梆梆”彈了幾根墨線,口中念念有詞,只聽得一聲“起”井裡一根接一根順路兒冒出木頭來,像是被人牽著一樣,再順著山坡的水溝兒被衝到了圓覺寺的工地上,徒弟們立即下鋸、挖孔,割榫穿逗成架,不幾個時辰,十八殿密密匝匝的立滿了木柱,架上了檀,釘上了木桷,當大雄寶殿最後一根木頭剛好冒出來半截便原地不動了,好像一個瓶塞子塞住了井口。第二天,彭城壩的人看見山灣里一夜之間建起了許多寺廟和殿堂,頓時驚奇不已,當他們跑到江邊烏木灘一看時,頭一天還看到從上游衝下來的堆積如山的木頭一根也找不到了。從此以後,天龍井的水被木頭堵住出不來了,只是從四周浸出一些散水來,後來,人們在冒木井邊樹起兩根石桅桿和一對石獅子,桅桿上方各有一面三人合抱的大石鼓,格外精緻。
圓覺寺的建築檔次很高,加之“鳳凰抱蛋”、“青龍奔江”、“白鶴築巢”等奇特地形,讓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墨寶,在現在還能在其大殿的右側驚喜的看到多幅古代歷代畫師用礦物質顏料所作的壁畫,雖然很多壁畫已經殘缺不全,但是從這些局部中,還是能夠感受到古代畫師的高超技藝,細微的線條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山水、花草,給人以無限的藝術享受。明嘉靖《保寧府志》還記載了楊瞻等眾多文人墨客讚美圓覺寺的詩詞:“招提獨占深山勝,雲鎖諸峰鳥道通。片片飛花點別渚,絲絲垂柳結東風。 石岡起伏纏蘿外,玄鶴扶搖斷靄中。更欲登臨一豁目,翬飛樓閣接苑穹。”
圓覺寺原有大雄寶殿、太子殿、雷震殿、馬王殿、牛王殿、蠶絲殿、一堂殿、行神殿、天王殿和山門、藏經樓、廂房、禪房等,構成了“圓覺十八殿,鳳凰生九庵、站立鳳凰頭、望到南部縣”佳境絕地。現存大殿和禪房,大殿為雙重檐歇山式屋頂,鱗次櫛比,檐下用六鋪作斗拱,為明代建築,占地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8平方米。保存完好的大殿莊嚴肅穆、粗壯高大的巨木一步登天,力挺千金、重檐翹角,氣勢宏偉;斗拱疊壘,狀如繁花,保留著典型的唐代建築遺風。
圓覺寺有許多神奇的寶物,特別是“鍋”、“鐘”、“經”“車”等四件奇珍異寶。寺里原有一口大鐵鍋,每遇農曆3月19日、9月19日和逢年過節供前來燒香拜佛的人造飯而用,這口鍋盛滿水後燒一百把穀草,鍋里還沒有一點熱氣;那口鐘只要輕輕一撞,發出的聲音,閬中、南部兩個縣的人都能聽到;寺里原藏有唐人所書的佛經,其佛經有三絕:一是字型有法度,遵勁雍容;二是綿繭紙有如綢帛,經久不蛀;三是以金粉為墨,千載如新,成為名符其實的金經書,另藏80卷《華嚴經》。大殿左側原有一高6米、成八面塔形體的“星辰車”,人立其上,用力推動,其車旋轉不已,久而後定,以其所定之向占歲星吉凶,只可惜,由於火災和歷次浩劫,這些寶物都不復存在。但是最為可喜的是,在當地村民和住寺僧侶守護“神靈”的同時,圓覺禪寺也多次躲過了劫難,最為氣派的建築精華被保存下來,國內建築、文物專家多次考察,稱讚這是古代建築藝術的活化石,其身價也看好,有衝刺全國重點文物的潛質,養在深閨的圓覺寺,正逐漸抖落歷史的風塵,成為展示閬中歷史和文化的一處新景觀。

地圖信息

地址:南充市閬中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