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革命基點村

閩西革命基點村

1952年6月,通過華東軍政委員會會議,確立福建閩西地區立為鬥爭最長、損失最大的革命老根據地之一。

同年8月,召開首次老區工作會議,制定劃分革命根據地標準。根據會議內容劃分老蘇區;老游擊區;新游擊區,革命基點村等。

1953年6月,福建省1953年全省共評出2919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閩西革命基點村
  • 籍貫:福建省閩西地區
  • 確立年限:1952年6月
  • 革命基點村:老蘇區、老游擊區
確立要求,革命基點村,

確立要求

福建省1953年全省共評出2919個。
當時(1952年)評定的革命基點村,需要具備以下二個條件:
⒈從鬥爭歷史看,應包括以下三種地區:
⑴有頭有尾,即自始至終堅持鬥爭直到解放的老蘇區;
⑵有頭無尾,即自蘇維埃政權撤退後,斷斷續續與我們有聯繫的老蘇區;
⑶有尾無頭,即抗日戰爭時期開闢的長期支持我們的老游擊區。
⒉從受摧殘的程度看,是指那些受摧殘最嚴重的老蘇區與老游擊區。
基點村的劃分應通過老區人民代表會,由民眾民主評議確定之。

革命基點村

1952年6月,華東軍政委員會確定閩西為鬥爭最長、損失最大的革命老根據地之一,同年8月,福建省委召開首次老區工作會議,制定劃分革命根據地標準。
革命根據地包括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建立過蘇維埃政權、分配過土地(有的尚未分配土地)的老蘇區;
蘇維埃政權撤退後,進行武裝活動的老游擊區;
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開始至南下大軍渡江(1949年4月)以前新開闢的游擊區
其中長期支持革命鬥爭、受摧殘最嚴重的老蘇區與老游擊區列為革命基點村。
據此,地委、行署組織有關部門認真做好劃分工作。基點村的劃分還通過老區人民代表會,由民眾民主評議確定。至1953年6月,龍巖專區劃分為閩西革命基點村之一。
1953年龍巖專區革命老根據地分布情況表
鄉、村數
龍巖
永定
上杭
武平
長汀
連城
漳平
全區
鄉 數
21
71
80
104
73
103
34
486
基點村數
194
232
67
6
44
15
28
586
一般村數
214
1366
841
549
890
861
113
4834
1978年8月,地區民政局根據有關歷史資料和經各縣查對、核實。對全區革命基點村情況進行彙編、整理。
1978年龍巖地區革命基點村分布情況表
基點村數
龍巖
永定
上杭
武平
長汀
連城
漳平
全區
合 計
187
234
69
27
34
28
31
610
現有基點村
147
201
59
25
28
21
29
510
合併村
1
23
8
2
4
7
2
47
無人居住村
39
10
2
-
2
-
-
53
1979年,中央財政部、民政部、國家計委制定老區劃分標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根據地區主要是建立了工農政權並進行了武裝鬥爭,堅持半年以上時間的地區;抗日根據地指主要是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並進行了武裝鬥爭,堅持一年以上時間的地區。劃定老區以生產大隊(行政村)為單位。如果一個公社(鄉、鎮)內,屬於老區的生產大隊(行政村)超過半數,這個公社可算作老區公社。據此標準,1987年完成劃分革命老根據地鄉、村工作。
1987年龍巖地區革命老根據地鄉、村分布情況表
鄉 村 數
龍巖
永定
上杭
武平
長汀
連城
漳平
全區
鄉(鎮)數
19
20
22
17
17
17
16
128
行政村數
263
252
340
191
259
223
177
176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