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區

閩西區

閩西區位於福建省西部,擁有南平三明龍巖三市的大部分地區,北與浙江省相接,西以武夷山脈與江西省為界,南與廣東省毗連。東界北起政和縣的嶺腰,經建甌市小橋,在南平市夏道過閩江,向西南沿戴雲山西麓,經沙縣、三明、永安,過嶺頭到漳平,沿雁石溪西岸,經龍巖市穿富嶺直到永定蘭地,與閩中山地、山間盆谷區相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西區
  • 地址:福建省西部
  • 基本介紹:屬閩西北加里東隆起帶
  • 特點:是閩贛兩省的天然界線
基本介紹,武夷山脈北段山地、河谷平原區,建溪、富屯溪丘陵、低山、河谷平原區,武夷山脈南段低山、中山、河谷平原區,汀江沿岸丘陵、河谷平原區,

基本介紹

閩西區在大地構造上,屬閩西北加里東隆起帶和閩西南海西印支拗陷帶,前者是晚加里東褶皺之後的長期隆起地區,後者是晚加里東褶皺之後形成的拗陷帶,沉積了較厚的上古生代—三疊紀的地台型沉積蓋層。岩漿岩比較發育,活動期次繁多,岩類複雜多樣,受侵蝕後表現為不同的地貌形態。本區新構造運動較強烈,以斷塊上升活動為主,但存在著南北間的差異。在江西的石城至福建的建寧、閩清一線以北,以大面積斷塊整體活動為主;以南則斷塊差異活動明顯。在本區的中部,由於北東向斷裂控制,發育著兩列由上白堊系—下第三紀紅色砂頁岩和礫岩層組成的紅色斷陷盆地,一列為武夷山—泰寧—連城—武平,另一列為松溪—沙縣—永安—龍巖;由於組成紅色盆地中的岩性不同,岩層傾角大小不一,在外力作用下,紅色礫岩、砂礫岩常發育成千姿百態的丹霞地貌。
本區自西北向東南,海拔逐漸下降。武夷山脈縱貫西部,是閩贛兩省的天然界線,長約500餘千米,海拔1000~1500米以上,切割深度800~1000米,兩坡呈不對稱狀,西坡較陡,東坡較緩。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整個山體的縱剖面似“凹”字型,南北高,中部低,但總體來看,北部又高於南部。在武夷山脈中,發育有許多與山脊線成直交或斜交的埡口,它們有的是由斷層陷落而成,有的則是古老的河谷,這些埡口古稱“關”、“隘”、“口”,是閩贛間和閩浙間的交通要道和軍事要衝,也是冬半年冷氣流入侵本省的通道。
本區水系發育,河網密布,流入閩江的主要河流有建溪、富屯溪和沙溪;流入九龍江的有雁石溪、萬安溪;流入汀江的有舊縣溪、永定河等。在浦城、光澤二縣局部地區的溪流分別注入浙江的新安江和江西的信江。這些河流共同的特徵是:河谷寬窄相間,水量豐富,比降大,嵌入河曲發育,多岩灘和裂點,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河谷地貌受地質構造和岩性控制,大多數河流與構造線斜交或直交,峽谷、寬谷相間分布,呈藕節狀。在寬谷和盆谷內,沿河發育有高度不等的三級階地,顯示了本區新構造間歇性上升活動具有區域的相對一致性和區內次一級差異性的特點。
依據地貌類型組合的區域差異以及與農業生產的關係,本區又分為以下四個二級區:

武夷山脈北段山地、河谷平原區

本區位於福建省西北部,介於武夷山脈與鷲峰—戴雲山脈之間,北與浙、贛兩省相鄰,南界西起淮土,經寧化、清流沿九龍溪至永安西洋與武夷山南段低山、中山、河谷平原區相接,幅員最廣,包括南平市的松溪、浦城、光澤三縣的全部和政和、建甌、武夷山、建陽、邵武、順昌的大部或一部分,以及三明市的建寧、泰寧、將樂、明溪的全部和寧化、清流、永安、三元、列東、沙縣等的大部或一部,全區面積約25380.55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20.91%。
在大地構造上屬閩西北加里東隆起帶,由一系列的複式褶皺和斷裂所組成,總體構造呈北東方向展布,其次還有北西、南北和東西等構造方向。區內廣泛出露上元古界的變質岩系,主要由片麻岩、片岩、變粒岩、石英岩等組成。由於加里東後期隆起,上古生界至下三疊統的地層,除在南部出露外,北部幾乎缺失。中、新生代地層,多以盆地產出並呈北東方向排列,如漳平組、長林組、南園組、沙縣組和赤石群等。花崗岩侵入體分布也很廣泛,常構成高大的山體,如建寧和泰寧交界的白石頂(1857米)等。新構造運動強烈,以斷塊整體上升為主,上升幅度大,故使武夷山地成為全省地勢最高的山區。
區內海拔多在500~1500米,是本省地勢最高的地區,屬武夷山脈北段組成部分。地勢北、西、南三面高而中部和東部低,平面輪廓略呈“凹”字形。山地是本區的主要地貌類型,多為火山岩、花崗岩、變質岩和砂岩組成,面積約16648.25平方千米,占本區總面積65.56%,其形態受地質構造和岩性控制,山體展布多呈北東方向延伸,與構造線一致,在流水長期侵蝕、切割下,形成山嶺陡峭,地勢高聳,切割強烈的地貌特徵,這在衛星像片上顯示尤為清晰。
本區河流除浦城、光澤縣的局部地區流入贛江外,均屬閩江水系。沙溪是本區最長的河流,為閩江的幹流,從本區南部和東緣流過,它同建溪、富屯溪均發源於武夷山區。河網密布,格子狀、向心狀和放射狀水繫結構明顯,河谷形態以“V”形谷為主,多作峽谷與寬谷相間排列,各種成因類型的大小盆谷亦沿河成串珠狀分布,高程呈階梯狀降低,多裂點,比降大,水力資源豐富,較大的盆地有浦城、光澤、建寧、泰寧、將樂、寧化、明溪、永安、三明、沙縣等,盆地中堆積了厚度10~20米的第四紀沉積物,沿河兩岸發育有階地,周圍有丘陵,層狀地貌明顯。
本區地處武夷山地,地勢高,起伏大,溝谷縱橫,峰巒疊嶂,山嶺連綿,海拔多在1000~1500米之間,土地類型複雜,氣候差異大,山地溫涼潮濕,丘陵、盆谷溫暖潮濕。熱量資源略低於全省的中等水平,水分比較充裕。年均氣溫15℃~10.5℃,夏季近5個月,冬季3個月左右;≥10℃的積溫5150℃~6150℃,適於稻穀栽培和林、茶、果的生長。年平均降水量1550~2000毫米,分布不均,多值區在武夷山脈一帶,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是全省四大雨區中心之一。土壤的垂直分帶譜在黃崗山大致是:海拔700米以下為紅壤,700~1050米為黃紅壤,1050~1900米為黃壤,1900~2158米為山地草甸土。植被的垂直帶譜也很明顯,海拔200~1200米為常綠闊葉林,1000~1600米為針闊葉混交林,1200~1800米為針葉林,1700~1950米為山地苔蘚矮林,1900~2100米為山地草甸。這種山地自然條件的垂直變化,在南部和北部雖不盡相同,但進行山地開發利用時,應因地制宜。

建溪、富屯溪丘陵、低山、河谷平原區

本區地處建溪與富屯溪之間,東接鷲峰山脈,南、北、西三面與武夷山北段山地、河谷平原區為鄰。屬南平市,包括武夷山、政和、建甌、建陽、邵武、順昌和延平區的大部或一部分,長寬各約100千米左右,面積約9227.7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7.60%。
在大地構造上屬閩西北加里東隆起帶的一部分,是一個長期穩定隆起的固化地塊。上元古代變質岩系片岩、片麻岩廣泛出露,四周為燕山期花崗岩所圍繞,晚白堊世—早第三紀紅色岩層零星分布於武夷山、建甌、順昌等盆地,其中武夷山盆地紅層厚度大於700米,發育了典型的丹霞地貌,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第四紀沉積物多發育在各河流的盆谷中,厚度一般為15~20米。
區內地勢四周高、中間低,略似一盆地。水繫結構作向心狀,建溪和富屯溪於南平匯合後流入閩江。本區中部地勢比較開闊,海拔多在300~700米之間,以丘陵低山為主,坡度較緩,切割不深,但密度較大,溪谷發育,多山壠田。富屯溪、建溪及其支流麻陽溪、南浦溪、松溪等的河谷形態多呈峽谷與寬谷沿河相間分布的特徵。在寬谷地段,多發育著三級階地,第一級階地比高小於10米,面積較大,聯結成片,成為河谷平原,稻田阡陌,村莊密集;第二級階地,比高15~25米,面積較小,微切割,多屬基座階地,多闢為經濟林和果園,局部有耕地分布;第三級階地,比高35~50米,多受侵蝕,殘留面積較小,有的呈丘陵狀,有林木分布。
本區地貌以丘陵為主,分布於富屯溪和建溪及其支流崇陽溪、麻陽溪、南浦溪、松溪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區,海拔為100~450米,多由古老變質岩系和砂頁岩組成,切割較破碎,其中高丘比高多在150~250米,後緣多與山地相連,成條狀展布,山脊線較明顯,坡度常在15°~25°之間,風化層較厚;低丘比高多在120米以下,前緣常與平原毗連,多呈饅頭狀,坡度15°以下,土層厚,多闢為經濟林和茶、果園。本區丘陵植被覆蓋較好,森林茂密,盛產杉、松,有“綠色金庫”之稱,是福建省主要林區之一。低山多分布於富屯溪和建溪及其支流麻陽溪之間,是建溪和富屯溪的分水嶺,多由花崗岩、火山岩和變質岩組成,海拔多在500~700米之間,風化層也較厚,水濕條件優越,森林植被茂密,也是主要林區。在低山內側,有中山散布,多呈不連續狀,由花崗岩和火山岩組成,海拔在1000米以上,其中郭岩山(1383米)是本區最高的高峰,其次是蒙瞳洋山(1363米)。中山坡陡,常有基岩裸露,發育有懸崖峭壁,蔚為壯觀。
本區平原可分為河谷平原和山間盆谷平原兩類。前者分布於富屯溪、建溪及其支流的河谷兩側,後者多分布於諸支流的上游和源頭,均為第四紀鬆散堆積物組成,以沖積物為主,厚達數米至數十米,具二元結構,平原面平坦,微向河床和下游傾斜,坡度1°~3°,比高3~8米,水利條件好,土壤肥沃,是本區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主產區和居民點的所在地。
本區氣候屬中亞熱帶暖區,溫暖多濕,年均溫度17℃~19.5℃,最冷月平均6℃~9℃,夏季近6個月,冬季3個月左右,日均溫≥10℃積溫5150℃~6150℃,年降水量1550~1900毫米。本區土壤以紅壤為主,局部有紫色土分布,大多為酸性,水田土壤以瀦育型水稻土為主,適於稻穀栽培和林、茶、果等生長。農作物可以一年2~3熟,以雙季稻為主,是本省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本區地貌條件也有利於林木的生產,尤以杉木、毛竹等用材林生長迅速,成材快,民眾又有悠久經營林業的習慣和經驗。在抓好本區糧食生產的同時,可大力發展林業生產,把本區建成以杉木和闊葉樹林為重點的大面積速生、優質、豐產用材林基地,做到糧林並舉,發揮本區地貌資源優勢。

武夷山脈南段低山、中山、河谷平原區

本區位於福建省的西南部,地處武夷山脈的南段,東與閩中山地、盆谷區南部毗連,西界江西省,北接武夷山脈北段山地、河谷平原區,南臨汀江高丘河谷平原區。包括龍巖市的連城全部,漳平、龍巖、長汀、武平、上杭、永定的大部或一部,三明市的永安、清流和寧化的南部地區,長、寬各約130千米,面積約13529.5平方千米,約占全省總面積11.15%。
在大地構造上屬閩西南海西印支拗陷帶,又稱永梅拗陷,區內經過多次運動,構造變動強烈。燕山運動有大規模的花崗岩侵入和火山岩噴發,發育一系列北北東和北西向斷裂構造,由於斷裂和斷塊的差異運動,形成一些北東或北西向的斷陷盆地,如連城新泉、黃沅、葛坪等盆地,沉積了厚度不一的紅色岩層。晚第三紀以來的新構造運動,本區以繼承性的斷裂活動和斷塊差異上升活動為主要特徵,一方面是老斷裂的復活,另一方面也產生一些新的斷裂,但其規模較小,斷距也不大,在局部地區,還有基性—超基性岩漿噴溢活動。
本區是福建省地層發育最完整的地區,尤以下古生界以後各時期的沉積地層出露廣,厚度大,對地貌發育的影響甚為顯著。
本區地勢起伏較大,大致為北高南低,東部又高於西部,海拔一般在400~1000米之間,1000米以上的山峰多分布在東部,最高峰黃連盂(1807米),其次為梅花山(1778米)、南山頂(1753米)、將軍山(1665米)、紫雲洞山(1647米)、天宮山(1594米)、香爐山(1533米)等。由於受北東向構造影響,嶺谷相間排列,均呈北東走向,區內發育“三嶺兩谷”的形態組合。
區內地貌類型較多,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和平原。中山和低山是本區的優勢地貌類型,兩者面積占全區面積的82.68%,其中又以低山為主,占山地面積的62.1%。全面開發利用本區土地資源,低山占有重要地位。 本區中山面積424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於東部和中部,屬於武夷山脈南段主幹的東延範圍,海拔均在800米以上,多由燕山期花崗岩和南靖群石英岩、石英砂岩組成,山體高大,山勢陡峻雄偉。梅花山是東部山地的主體,它不但是閩江、九龍江和汀江的分水嶺,而且又是九龍江的發源地,水系呈放射狀,切割強烈,溪壑縱橫,危崖聳立,植被覆蓋良好,森林茂密,在蒼翠的萬山叢中到處雲霧瀰漫。這裡的植物區系具有從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的特徵,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成片分布,最大的“杉木王”高34.8米,胸徑1.91米,胸圍6.19米,材積28.8立方米。還有“活化石”銀杏、金絲竹以及種類繁多的藥用植物和花卉。林中棲息的動物甚多,一級保護動物有華南虎、雲豹、金錢豹、金貓、梅花鹿、蟒蛇、大鯢、黃腹角雉、金斑喙鳳蝶等8種,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短尾猴、穿山甲、白鷳等34種。這裡已被列為國家A級梅花山自然保護區。
低山是本區的優勢地貌,占全區面積的51.34%,多分布在西部和中山的外緣,是構成南武夷山脈的主體,海拔高度多為500~800米,組成岩石比較複雜,有花崗岩、砂頁岩和變質岩等,坡度多為25°~35°,土層深厚,是本區主要木竹生產基地。丘陵面積很小,分布於朋口、新泉、才溪、古城和館前等山間盆谷的周圍,多為變質岩、砂頁岩等組成,切割破碎,頂部和緩,是林業生產有利的地貌條件。
本區平原包括河谷平原和山間盆谷平原,面積1493.25平方千米,占全區面積11.64%,是本區重要糧食生產基地。河谷平原主要分布龍巖盆地、連城盆地、北團盆地河谷兩側,呈條帶狀分布,一般寬1000~2500米,比高5~8米,堆積物厚達10~20米,地面平坦,微向河床傾斜,土層深厚肥沃,水利條件好,光熱充足,年可2~3熟,是水稻高產穩產區。山間盆谷平原,散布全區,個體面積小,形狀以長條形、橢圓形居多,多由沖積物和坡積物組成,厚度不一,變化較大,地面坡度多在4°以下,熱量條件差異大,光照不足,多冷浸田,以單季稻為主。
本區山體龐大,海拔較高,氣候地域性差異和垂直變化明顯,由於緯度偏南,屬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18℃~20℃,最冷月氣溫8℃~10℃,日均溫≥10℃積溫5400℃~6400℃,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熱量、水分資源居全省中等。土壤主要有暗紅壤、幼紅壤和紫色土,均屬酸性,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為黃壤,植被也較複雜多樣。

汀江沿岸丘陵、河谷平原區

本區位於福建省的西南隅,地處汀江河谷兩側。東、北、西三面均與武夷山南段、低山、中山、河谷平原區相接,南界廣東省。包括長汀、武平、上杭和永定四縣的大部或一部。南北長約120~140千米,東西寬約30~70千米,面積約4582.75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積3.78%。全區南、北寬,中部窄,狀似啞鈴形。
在大地構造上屬閩西南海西印支拗陷帶的一部分。地層發育,從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斷裂構造以北東和北西向為主,對地貌形成影響甚大。
本區地勢北高南低,海拔多在100~500米之間,500米以上的山地僅在局部地區有零星分布。地貌類型以丘陵和平原占優勢,二者面積占全區面積89.6%,山地面積僅占10.4%。丘陵集中分布於汀江兩側和中山外緣,組成丘陵的岩性比較複雜,主要有四種:一是花崗岩組成的丘陵,多分布於北部和南部,一般坡度較小,形態較渾圓,風化層較厚,丘間凹地較寬,土層較厚。由於森林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現象比較普遍,特別是分布於河田一帶的花崗岩丘陵,水土流失更為嚴重,據長汀河田水土保持站觀測資料,河田花崗岩丘陵年下蝕量達1~1.8厘米,沖溝發育;二是變質岩組成的丘陵多由低山剝蝕侵蝕而成,形態各異,有較厚的鬆散層覆蓋,一般分布在低山的外圍;三是砂頁岩構成的丘陵,多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由流水侵蝕切割而成,多呈長條形,坡度較陡,有的具有單面山形態;四是紅岩組成的丘陵,分布於上杭斷陷盆地,是由原來沉積的紅層緩慢上升,經流水作用而成,丘體切割破碎,丘狀起伏,嶺谷相間,常發育有“丹霞地貌”。
本區平原隸屬河谷平原和山間盆谷平原,前者集中分布於長汀、河田、濯田、武平、岩前、上杭、蘭溪和永定等盆地中,地面平坦開闊,面積較大,土層厚,較肥沃,灌溉便利,水稻年可兩熟;後者分布零散,地面起伏不平,光照短,常有冷浸田發育,僅能種植單季稻。
汀江縱貫本區南北,沿河普遍發育有三級階地,如上杭一級階地,比高6~7米,為堆積階地;二級階地,比高20米,為基座或侵蝕階地;三級階地,比高45~50米,為侵蝕階地。汀江三級階地的存在,反映本區新構造運動具有間歇性上升的特點。
本區地處汀江河谷兩側,地勢低,平原面積大,緯度偏南,氣候屬中亞熱帶,年平均氣溫為19.9℃~20.1℃,水熱資源豐富,適於稻穀、烤菸、亞熱帶水果生長,農作物大部分一年三熟,經濟作物所占比重不大,春烤菸生產居全省首位,糧食生產有一定基礎,發展潛力大。丘陵是本區優勢地貌類型,面積大,起伏和緩,大部分具有較厚的鬆散覆蓋層。氣候溫暖濕潤,既適於造林,亦適於發展茶、果生產。在一些地區,由於森林植被的破壞,造成汀江上游水土嚴重沖刷,因此,在丘陵地區,要大力發展林業生產,防止水土流失,逐步恢復生態平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