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反“圍剿”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閩浙贛蘇區紅軍在福建、浙江、江西3省邊界地區,反擊國民黨軍“圍剿"的作戰。

閩浙贛蘇區是由贛東北蘇區逐步發展形成的。1930年11月,國民黨軍在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一次“圍剿”的同時,以約4個師的兵力,對贛東北蘇區進行第一次“圍剿”,企圖殲滅紅軍第10軍於蘇區中心葛源地區。中共贛東北特委和軍事委員會決定,以地方武裝和赤衛軍開展游擊戰襲擾敵人,集中紅10軍尋機作戰。至12月,先後在萬年縣珠仙橋、上饒、鉛山縣河口(今鉛山縣城)等地,共殲國民黨軍1個團和1個靖衛團,擊潰國民黨軍1個團。隨著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國民黨軍對贛東北蘇區的“圍剿”也被迫停止。1931年1月,紅10軍展開攻勢作戰,至2月下旬,相繼攻占玉山、暖水、華埠等城鎮,使贛東北蘇區擴大到浙江省的開化和安徽省的婺源(今屬江西省)境內。3月中旬,國民黨軍對贛東北蘇區進行第二次“圍剿”,並進占葛源。紅10軍在貴溪、餘江兩縣邊境殲國民黨軍第18師補充旅和餘江保全團各一部。4月下旬,為支援閩北蘇區的反“圍剿”作戰,紅10軍南渡信江,攻占鉛山縣石塘,隨後進入閩北,攻占崇安縣(今武夷山市)長澗源、赤石街,殲國民黨軍一部。後在閩北獨立團配合下,給進攻閩北蘇區的國民黨軍以多次打擊。5月上旬,紅10軍回師贛東北蘇區,收復葛源。接著,在萬年、貴溪兩縣邊境殲國民黨軍第55師一部,鞏固和擴大了蘇區,紅10軍也發展到5000餘人。7月,國民黨軍近2萬人,採取先在蘇區周圍構築碉堡,然後穩紮穩打的方針,向贛東北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紅10軍在餘江、貴溪、上繞等地給國民黨軍以有力打擊。但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軍事戰略指導下,實行“持久圍攻”堡壘的錯誤方針,屢攻堡壘不克,遭受很大損失,被迫於1932年3月撤至葛源地區進行整頓,蘇區大部被占領。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國民黨軍才被迫停止對贛東北蘇區的“圍剿”。1932年6月,國民黨軍集中4個師另1個旅的兵力,準備對贛東北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中共贛東北省委根據中共臨時中央的指示,決定紅軍以進攻戰略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計畫,創造信江南岸新蘇區。6月20日,以剛成立的赤色警衛師南渡信江,進入東鄉、餘江地區作戰;以紅10軍在信江北岸向下游一帶進攻,與赤色警衛師相呼應。赤色警衛師在信江南岸雖取得一些勝利,但在國民黨軍襲擊下,被迫撤回蘇區。9月中旬,紅10軍再次入閩作戰,在閩北紅軍獨立團配合下,先後在崇安縣星村、赤石和浦城縣等地共殲國民黨軍約3個團。在此期間,國民黨軍以5個師的兵力,開始對贛東北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中共贛東北省委立即動員地方武裝、赤衛軍和廣大人民民眾進行反“圍剿”鬥爭,同時命令紅10軍迅速北返。10月初,紅10軍由閩北回到贛東北蘇區後,在地方武裝、赤衛軍配合下,開展游擊戰,打擊、襲擾國民黨軍,斃傷其1000餘人,迫其於11月上旬退出蘇區。12月,贛東北蘇區又擴大到福建的崇安,江西的弋陽、橫峰,安徽的婺源(今屬江西),面積達20餘個縣境,改稱閩浙贛蘇區。中共贛東北省委、省蘇維埃政府改稱中共閩浙贛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贛東北軍事委員會改為閩浙贛軍區總指揮部,唐在剛任總指揮,中共中央代表曾洪易兼政治委員。1933年1月,紅10軍奉命調至中央蘇區,與紅軍第31師合編為紅軍第11軍,歸紅軍第一方面軍建制,赤色警衛師擴編為新的紅軍第10軍,堅持閩浙贛蘇區鬥爭。9月,國民黨軍在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的同時,以5個師又4個保全團“圍剿”閩浙贛蘇區。紅10軍作戰兩個多月,殲國民黨軍一部。11月下旬,紅10軍轉到蘇區東部執行擾亂國民黨軍後方的任務,先後在上饒縣羅橋、楓嶺頭和橫峯縣姚盤山等地殲國民黨軍兩個多團。1934年3月,國民黨軍重新調整部署,再次向閩浙贛蘇區發動進攻。中共閩浙贛省委根據中革軍委指示,命令紅10軍以陣地防禦結合“短促突擊”阻止國民黨軍進攻,動員幾萬軍民搶修碉堡,並提出“以紅色堡壘對白色堡壘”的口號。紅10軍在橫峰至上饒一線,同國民黨軍展開激烈的堡壘戰,遭受重大損失,蘇區日漸縮小。11月,紅10軍同轉戰到閩浙贛蘇區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即紅7軍團)合編為紅軍第10軍團。這時,蔣介石為消滅閩浙贛蘇區的紅軍,又增調3個師、4個旅和1個保全縱隊進行“圍剿”。紅10軍團根據中央軍區(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後在中央蘇區成立)指示轉到外線作戰,創建浙皖邊新蘇區。紅10軍團走後,閩浙贛蘇區被國民黨軍占領,蘇區變為游擊區。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