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閩浙贛蘇區紅軍在福建、浙江、江西3省邊界地區,反擊國民黨軍“圍剿"的作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閩浙贛蘇區紅軍在福建、浙江、江西3省邊界地區,反擊國民黨軍“圍剿"的作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閩浙贛蘇區紅軍在福建、浙江、江西3省邊界地區,反擊國民黨軍“圍剿"的作戰。閩浙贛蘇區是由贛東北蘇區逐步發展形成的。1930年11月,國民黨軍在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一次“圍剿”的同時,以約4個...
1930年11月至1933年1月,閩浙贛蘇區紅軍粉碎國民黨軍四次“圍剿”,紅軍不斷壯大。1933年9月,國民黨軍在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的同時,以五個師“圍剿”閩浙贛蘇區。在反“圍剿”作戰中,紅十軍團殲敵兩個多團,後因戰術不當,遭受重大損失,蘇區也日益縮小。加之紅十軍團奉命進至浙皖邊作戰,至19...
西路軍總司令何鍵所部9個師又3個旅,和浙贛閩邊守軍5個師又4個保全團分別“圍剿”湘贛、湘鄂贛和閩浙贛蘇區紅軍,並阻止紅一方面軍向贛江以西和贛東北機動。第19路軍總指揮蔡廷鍇指揮6個師又2個旅,負責福建防務,並阻止紅軍向東機動。空軍5個隊配置於南昌、臨川、南城等地,支援作戰。中央蘇區取得第四次反“...
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又稱閩浙贛蘇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福建、浙江、江西三省邊境地區,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區域。它位於羅霄山脈北段,處在三條鐵路(南潯、粵漢、株萍鐵路),一條大江(長江),三個省會(武漢、長沙、南昌)之間,境內山大林深,峰巒險峻,河流交錯,有著較大的迴旋餘地,...
第四次反“圍剿”鬥爭的勝利,使贛東北蘇區迅速向閩、浙、皖、贛地區擴展。為了體現根據地的實際地域範圍並有利於蘇區的鬥爭,1932年11月,贛東北省委改為閩浙贛省委,12月11日,贛東北省蘇維埃改稱閩浙贛省蘇維埃,方誌敏仍任蘇維埃主席,根據地進入鼎盛時期。閩浙贛省轄區空前廣闊,地跨閩、浙、皖、贛四省邊區,...
同年12月,黨中央又將皖南特區劃歸閩浙贛省委,構成了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並做出了巨大成就,曾受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表彰。閩浙贛省委於1932年底遷至楓林村,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葛源失陷,省委撤離楓林村流動在橫峰的槎源塢,德興廣才山和鄣公山區,轉入領導閩浙贛邊區的游擊...
閩浙贛省委根據中央指示精神,決定在粉碎敵人“圍剿”的同時,制定了“保衛基本蘇區、建設新的蘇區”的戰略方針,強調紅軍主力必須跳向外線靈活作戰,同時派出一批主要幹部和紅軍部隊赴皖南和皖贛邊界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此時,劉進賢在紅十軍某部任秘書長工作,文韜武略,精明強幹,很受邵式平和方誌敏的器重,加之他...
方誌敏在閩浙贛赤色警衛師的基礎上,組建新紅十軍。3月,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授予了紅旗榮譽勳章。12月,任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閩浙贛軍區司令員。期間堅決抵制"左"傾冒險主義指導方針,先後領導贛東北和閩浙贛蘇區軍民進行反"圍剿"鬥爭,並配合中央革命根據地反"圍剿"作戰。1934年1月,...
1931年7月隨軍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任軍部特務連連長。1932年在紅三軍團先後任營長、團長等職。曾任中共福建省寧化縣委書記。1933年6月全軍統一編制後,任紅三軍團第五師參謀長。同年12月調任閩贛軍區撫東軍分區司令員。率部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作戰。1934年初任閩浙贛軍區新十軍參謀長...
1931年1月中共第六屆四中全會後,3月被黨中央派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擔任中共贛東北省委書記。1932年12月贛東北改稱閩浙贛省,任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1933年初兼閩浙贛軍區新十軍政治委員。參與領導贛東北、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多次反“圍剿”鬥爭和根據地的各項建設,貫徹執行了“左”傾冒險主義的方針,使閩浙贛...
肖昌德 肖昌德(1890-1935)或稱蕭昌德,福建省將樂縣高唐鄉會石村人。1930年6月參加革命鬥爭,歷任工農赤衛隊隊員,工農紅軍順昌游擊隊隊長,參加了閩北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閩浙贛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5年5月在順昌縣便頭村反“圍剿”鬥爭中被敵大刀會殺害,壯烈犧牲。
張金仔(1907年-1933年),男,福建省順昌縣際會鄉(現建西鎮)際會村人。生前為紅軍戰士,1933年參加紅軍後失蹤,1956年追認為烈士。人物生平 1933年春參加革命鬥爭,時為工農紅軍閩北獨立師某部戰士,參加了閩北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閩浙贛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犧牲情況 1933年參加紅軍後失蹤。追認...
劉喜生(?-1932),福建省崇安縣(今武夷山市)洋莊鄉坑口村人,革命烈士。劉喜生(?-1932),福建省崇安縣(今武夷山市)洋莊鄉坑口村人。1930年參加革命鬥爭,歷任工農紅軍閩北獨立師大安紅軍醫院看護員、軍需員等職,參加了閩北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閩浙贛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2年夏在閩北蘇區...
後又奉命指揮部隊進至廣昌西北地區,在地方武裝配合下積極展開活動,誘進攻之敵南進,拉開敵前、後縱隊的距離,創造戰機,誘使頑敵在黃陂、草台崗地區兩次痛遭紅軍伏擊,取得殲敵近三個師,俘虜敵人1萬餘人,敵師長李明、陳時驥均被活擒的第四次反“圍剿”重大勝利。1933年3月,開闢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擔任新紅十...
10月,蔣介石再次糾集百萬大軍對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唐在剛立即組織全省紅軍積極訓練,並提出了“全民武裝”的意見,得到了省委的贊同。省委決定新紅十軍在原有兩個師的基礎上,新建一個師。到1934年元月,全省共有2500多人參加紅軍,增強了紅軍反“圍剿”的戰鬥力。正當閩浙贛全省軍民全力投入第五次反“...
1936年2月任閩浙贛軍區特務連政治委員。6月任閩浙贛軍區獨立團第四連政治指導員。10月任閩浙贛軍區第十三游擊大隊政治委員、支部書記。參加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數次反“圍剿”鬥爭和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1938年1月任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二團第三大隊第八連政治指導員、支部委員。2月在安徽省杴縣特委黨訓班學習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