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海峽書畫研究院,民辦非企業單位。
2020年6月15日,福建省民政廳決定將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海峽書畫研究院等97家社會組織列入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海峽書畫研究院
- 辦學性質:民辦非企業單位
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海峽書畫研究院,民辦非企業單位。
2020年6月15日,福建省民政廳決定將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海峽書畫研究院等97家社會組織列入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
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海峽書畫研究院,民辦非企業單位。2020年6月15日,福建省民政廳決定將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海峽書畫研究院等97家社會組織列入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機構簡介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海峽書畫研究院,民...
海峽書畫研究院是經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性藝術團體。成立於1996年3月8日。其前身系成立於1993年的福建“海峽書畫苑”。該院隸屬福建省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依託福建省委統戰部,由著名書畫家、壽山石文化研究專家和有關組織者組成。旨在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研究祖國傳統書畫藝術和壽山石文化,加強海峽兩岸書畫藝術界的...
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社會團體。2019年8月,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因違反了《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福建省民政廳將其列入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機構簡介 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社會團體。機構事件 2019年8月,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因存在2017、2018年連續兩年未按照規定時限和要求向登記管理機關...
閩台文化研究 《閩台文化研究》是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
《閩台合作構建台灣海峽經濟區研究》是2016年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向前。本書立足ECFA等背景,根據閩台經濟發展戰略、大中華經濟發展布局,對閩台合作構建台灣海峽經濟區戰略的體制障礙、基本動因、基本條件、基本途徑等戰略問題深入系統研究。內容簡介 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及一體化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突出...
媽祖文化記憶與虛實整合的文化觀光旅遊:以某烏魚子觀光工廠為例 陳俊湘 林義添 37 媽祖形象及演變特點:以三則南宋碑記為中心 陳 瑤 謝清果 49 中篇:閩台文化記憶研究 進入與再生:文化傳播視域下的台灣閩南語民謠 施沛琳 61 福建古村落文化意象的影像建構 綦 鵬 72 講好閩南故事:海峽兩岸閩南...
福建海峽閩台非物質文化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福建海峽閩台非物質文化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於2016年3月31日在漳州市龍文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陳忠炎,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提供非物質文化及收藏品交易服務(文物及涉及前置許可項目除外)等。企業信息 ...
《閩台先民文化探源(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叢書)》是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美松、陳龍。內容簡介 《閩台先民文化探源》為研究閩台先民文化源流 關係的專著。主要利用兩岸考古發現的遺存、遺物, 結合文獻資料,對閩台先民文化源流進行了比較系統 的梳理,介紹了閩台先民創造的燦爛輝煌的文化,探 討其文化內涵...
第一節 文學反映的閩台歷史及其相互關聯 第二節 福佬和客家:閩台民性特徵 第三節 佛教禪理在閩台文學中的投影 第四節 台灣新文學中的民俗描寫 第五節 閩南方言在台灣文學中的套用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朱雙一,福建師範大學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台灣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
《中華文化與閩台社會(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叢書)》是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登翰。內容簡介 《中華文化與閩台社會》作為“閩台文化關係篇 ”叢書的導論,概括論述了以閩台為中心的兩岸文化傳承關係及其發展和演變的全過程。全書採用文化地理學和文化史學交叉的研究方法,在追溯閩台文化關係的歷史淵源,簡述...
《閩台民俗研究(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叢書)》是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寶璋。內容簡介 《閩台民俗研究》把閩台民俗置於整箇中華民俗的大背景下,從空間和時間上對其進行定位,從而凸現了閩台民俗地域上的特徵,揭示了閩台民俗產生、發展、演變的歷史階段,分析其主要特徵。作者方寶璋在敘述閩台各種民俗事象時...
第二節 唐以前贛閩粵邊區的原住民及其文化 第三節 申原與江淮漢人的南遷 第四節 盤瓠蠻的南遷 第五節 移民與土著的鬥爭和融合 第二章 閩西在客家民系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節 宋代汀州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二節 定光佛信仰的形成與傳播 第三節 風聲氣習,別是一方 第四節 寧...
第一章 閩台民間信仰的由來與社會基礎 第一節 “好巫尚鬼”的傳統與民間信仰的滋生 第二節 自然災害、社會矛盾與民間信仰的形成 第三節 移民與民間信仰的傳播 第四節 經濟重心的南移與民間信仰的發展 第二章 自然崇拜 第一節 動物崇拜 第二節 植物崇拜 第三節 風、雨...
第三節 粵閩台客家方言的語法特徵述略 第四節 客家方言辭彙比較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馬重奇,福建省漳州市人。曾先後任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校研究生處處長、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現為福建師範大學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語言研究所所長,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學博士點...
《閩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為研究閩台民居建築源流的專著。台灣的傳統建築是隨著福建遷去的居民移植到台灣的,海峽兩岸民居建築之間的淵源關係十分密切,建築形式極其相似。閩台民居在平面布局、結構體系、外部造型以及細部裝飾等方面,既保持中軸線對稱、院落組合、木構承重體系和坡屋頂等我國漢族傳統民居建築的共同特徵...
《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叢書:閩台民間戲曲的傳承與變遷》共分四章。章介紹福建民間戲曲的形成及其對台灣的傳播,描述和論證了台灣的戲曲全都是由福建,主要是閩南傳播而來的歷史事實。第二章描述了閩南民間戲曲在台灣的落地生根和變遷發展,重點描述了我國三百六十多個劇種中誕生於台灣的歌仔戲,其發生、發展和穿梭於兩岸的...
《海峽兩岸港口物流對接模型研究:以閩台為例》可供地理科學、港口、物流、區域經濟以及相關學科研究人員、高校師生及管理和技術人員參考。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第2章 海峽兩岸港口物流因子模型分析 第3章 海峽兩岸港口物流流量和結構預測模型 第4章 兩岸經貿合作分析與港口物流對接模式 第5章 基於兩岸直航的福建...
劉學沛,1963年任福建師範學院歷史系講師,1979年任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1987年任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副院長。福建省六屆政協常委。是中國地方志協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學術成果 1960年參加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隋唐部分的修改,1979年參加教育部定大學文科教材《中國古代...
張黎洲,1934年10月生,福建省惠安縣人。中共黨員,高級編輯,福建省優秀專家,並應聘為人民日報特約高級編輯。曾任雲南日報、福建日報副總編,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局長、出版總社社長,福建省政協常委。現任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出版工作者協會主席、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副會長...
1992年1月農業部聘為政策法規司特邀研究員、農業廳農業專家顧問組成員兼農業專家顧問組辦公室主任。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農業分會副秘書長兼管農業分會辦公室工作。福建省農學會理事。福建省農業廳農業技術人員第四屆高級職務評審會農業經濟專業評審組成員,福建省農業廳第三、四屆中級職務評審會委員。主要貢獻 1981年...
曾任《雲南日報》、《福建日報》副總編,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局長、出版總社社長、黨組書記。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出版工作者協會主席,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副會長,福建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 會長。學術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評論的寫作和研究,出版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多年來在...
他希望永安能以此次筍竹旅遊文化節的成功舉辦為契機,進一步做大做強民俗、文化、旅遊產業,為福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三明市委常委、永安市委書記江興祿在開幕式上致開幕詞。他說,今年,是永安連續舉辦筍竹旅遊文化節的第八年。八年來,永安堅持一以貫之地推進林竹、旅遊、紡織、汽車及機械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