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文化的多元詮釋(三)》為2013年6月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閩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閩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結集,《閩台文化的多元詮釋(三)》收錄精選論文四十幾篇,圍繞“閩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題,跨學科、多角度、多層面地深入研討,闡述閩南文化豐富內涵、閩南方言、閩台民間藝術和技藝與文學、閩台宗族及海外傳播、閩台文教思想、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閩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與對策、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規政策之異同諸議題,對於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交流、合作和保護工作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對於建設和繁榮海峽西岸文化精神具有現實借鑑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閩台文化的多元詮釋
-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 頁數:511頁
- 開本:16
- 品牌:廈門大學出版社
- 作者:蕭慶偉 鄧文金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154983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閩台文化的多元詮釋(三)》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關於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思考
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規與實踐之比較
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試探中元節文化傳承之淵源與保護
試論閩台民間信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層特徵——以福建民間信仰“非遺”為例
閩台地名: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空間表述
傳承與保護的糾結——以閩東北畲族文化為觀察要點
關於泉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展示區保護的若干思考——以泉港區山腰、峰尾文化生態保護展示區保護為例一
深化兩岸閩南民間信俗交流的對策
西湖溪谷地的客家聚落空間與宗教神聖中心
閩台“大神旭”儺舞的文化人類學闡釋
台灣客家義民爺信仰的特色
試論金門的王爺文化——以沙美萬安堂為例
台灣新北市三峽、鶯歌、樹林區民間宗教信仰的相關考察
花壇白沙坑迎花燈活動淵源初探
媽祖讖譜考釋
三平祖師建寺與三坪崇蛇新探
從海洋史視角看閩南中元祭的文化內涵
從漳台地名看傳統民俗活動“搶孤”
閩台兩地開漳聖王巡安民俗傳承與保護芻議
漳州浦頭港端午節“扒龍船”信俗的調查報告
華安縣大地村的請火巡香——玄天上帝信仰在山區
唐代與唐前西王母信仰
台灣民間的另類創作:神人共體的扶鸞詩
山海崇拜·祭儀書寫·生態文明:台灣原住民文學論述
閩南文化的世界性特徵
“福佬人”的閩南文化身份與身份認同
從族際關係變遷看台灣客家宗族的時代適應——以西湖溪流域聚落為例
清代台灣客家六堆義民的評價問題
從福建南安的“爐內潘”到新加坡的“潘家村”
南洋華人宗族村落的個案研究
水圳經濟學——從《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看清代宜蘭的社會經濟
台灣舉人與清代台灣各地廟學
大學之道在小區的實踐及其影響——以台灣及澳洲之基礎忠恕道院為例
淺議提線木偶的起源和木偶戲在閩南的傳播
於勞動中孕育出的藝術情愫——同安區蓮花鎮蓮花褒歌調查報告
基於文化資源的媽祖服飾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
漳州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及保護意義
從“擊壤”到“打寸子”——兼談閩南傳統民間遊戲的保護與傳承
漳州傳統武術的傳承與保護——以五代祖師何陽堂為例
19世紀兩本西文文獻對漳州音系的描寫——麥都思《福建方言字典》音系和戴爾編撰
《福建漳州方言辭彙》音系
由實驗分析看漳州方言陰平調的結構變異
規訓超越與特殊身份建構:朱子《家禮》與
儒家“治平”理想的家族式實踐
金門燈號調查研究
孔子與族群政治
黃道周《劉招》考論
盛世麟凰:黃道周的憂國情懷
道家哲學思想對林語堂的影響
全球化視野中的朱子學
閩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研討會綜述
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規與實踐之比較
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試探中元節文化傳承之淵源與保護
試論閩台民間信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層特徵——以福建民間信仰“非遺”為例
閩台地名: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空間表述
傳承與保護的糾結——以閩東北畲族文化為觀察要點
關於泉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展示區保護的若干思考——以泉港區山腰、峰尾文化生態保護展示區保護為例一
深化兩岸閩南民間信俗交流的對策
西湖溪谷地的客家聚落空間與宗教神聖中心
閩台“大神旭”儺舞的文化人類學闡釋
台灣客家義民爺信仰的特色
試論金門的王爺文化——以沙美萬安堂為例
台灣新北市三峽、鶯歌、樹林區民間宗教信仰的相關考察
花壇白沙坑迎花燈活動淵源初探
媽祖讖譜考釋
三平祖師建寺與三坪崇蛇新探
從海洋史視角看閩南中元祭的文化內涵
從漳台地名看傳統民俗活動“搶孤”
閩台兩地開漳聖王巡安民俗傳承與保護芻議
漳州浦頭港端午節“扒龍船”信俗的調查報告
華安縣大地村的請火巡香——玄天上帝信仰在山區
唐代與唐前西王母信仰
台灣民間的另類創作:神人共體的扶鸞詩
山海崇拜·祭儀書寫·生態文明:台灣原住民文學論述
閩南文化的世界性特徵
“福佬人”的閩南文化身份與身份認同
從族際關係變遷看台灣客家宗族的時代適應——以西湖溪流域聚落為例
清代台灣客家六堆義民的評價問題
從福建南安的“爐內潘”到新加坡的“潘家村”
南洋華人宗族村落的個案研究
水圳經濟學——從《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看清代宜蘭的社會經濟
台灣舉人與清代台灣各地廟學
大學之道在小區的實踐及其影響——以台灣及澳洲之基礎忠恕道院為例
淺議提線木偶的起源和木偶戲在閩南的傳播
於勞動中孕育出的藝術情愫——同安區蓮花鎮蓮花褒歌調查報告
基於文化資源的媽祖服飾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
漳州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及保護意義
從“擊壤”到“打寸子”——兼談閩南傳統民間遊戲的保護與傳承
漳州傳統武術的傳承與保護——以五代祖師何陽堂為例
19世紀兩本西文文獻對漳州音系的描寫——麥都思《福建方言字典》音系和戴爾編撰
《福建漳州方言辭彙》音系
由實驗分析看漳州方言陰平調的結構變異
規訓超越與特殊身份建構:朱子《家禮》與
儒家“治平”理想的家族式實踐
金門燈號調查研究
孔子與族群政治
黃道周《劉招》考論
盛世麟凰:黃道周的憂國情懷
道家哲學思想對林語堂的影響
全球化視野中的朱子學
閩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研討會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