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閩南皮影戲於明代從廣東潮汕傳入閩南地區,明末清初傳入台灣。
民國初期,皮影戲曾在閩南興盛一時,後逐漸衰弱。抗戰時期又十分活躍。建國初期皮影戲在廈門、泉州、漳州仍有表演。“文化大革命”期間中斷。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期,皮影戲在漳州、泉州已消失,而廈門的皮影戲一直延續流傳至今。
文化特徵
表演特徵
由於閩南皮影戲是從潮汕傳入,故其起始演唱以潮調為主,對白帶著潮州方言口音。現代表演語言以國語和閩南方言為主。閩南皮影戲劇情多采自歷史傳說或民間軼事。演出的形式:將影窗豎立於桌面上,四周以竹竿或木桿撐住,懸掛帷幕,成為一個匣形的小戲台。藝人蹲著或盤腿而坐,手持皮偶桿子貼近影窗操弄,用油燈的燈光照射出影子,配合鑼鼓音樂來演唱,富有閩南地域特色。
道具特徵
早期閩南皮影戲製作皮影的材料為牛皮或硬紙皮,所刻的人物臉譜與北方皮影不一樣,它不著色,形象寫實,造型誇張,髮型、頭盔精緻,服裝花紋細膩,圖案近似宋代筆法,富有閩南地域特色。早期廈門、漳州、泉州都稱之為“紙影戲”,它在廈門和漳州、泉州一帶比較盛行。
演出時將影人的頭插於身部,身與四肢相連,同時在身部和兩手安上三根竹竿,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還要刻制一些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一邊配合表演。道具主要為影窗,也可根據場地實際情況而定。以白紙或白布作幕,便於單人操作。其次要備一盞油燈或若干支撐管螢光燈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動作,配合鑼鼓音樂來演唱,整個立體感和現場感強。
代表劇目
閩南皮影戲常演的劇目有:《哪吒鬧海》《白蛇傳》《西遊記》《施公案》以及民間故事的折子戲,如《白賊七》《謝靈舍》《陰陽槌》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閩南皮影戲是中國重要的民間傳統藝術,保護閩南皮影戲對於傳承閩南文化及兩岸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
傳承狀況
20世紀70年代起,漳州和泉州的閩南皮影戲相繼失傳,僅剩廈門老藝人
陳鄭煊(已故)艱難支撐,面臨“走了一個人,亡了一門藝”的危險境地。2007年12月,廈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陳鄭煊老人找到接班人——莊晏紅帶領葉藝芬、施立堅和游金鳳等三位徒弟,一起拜陳老為師,肩負起閩南皮影戲的傳承責任。
傳承人物
莊晏紅,漢族,廈門市思明區人,1968年1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南皮影戲”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莊晏紅出身於木偶世家,1979年開始師從木偶表演大師楊鋒、莊陳華學習木偶戲。1982年她在漳州木偶劇團演出《八仙過海》時,學習並套用皮影戲表演,2005年開始學習皮影戲表演,指導老師常才智是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二級導演、演員。2007年她拜閩南皮影戲老藝人陳鄭煊為師,開始傳承閩南皮影戲。陳鄭煊97歲時收莊晏紅為第一代徒弟,並由莊晏紅代傳第二代徒弟葉藝芬、施立堅、游金鳳。2005年莊晏紅學習了《鷸蚌相爭》《狡猾的狐狸》等10齣皮影戲小戲和一出傳統大戲《張羽煮海》,並組建皮影戲演出隊。
保護措施
1980年,陳鄭煊從廈門市文化館退休後,繼續從事民間藝術創作,先後編著了《陳鄭煊皮影藝術作品選》《皮影戲雜談》《皮偶的製作》等書,為總結和研究皮影藝術發展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2010年,成立廈門市弘晏莊木偶皮影戲傳習中心。
2011年,莊晏紅在廈門何厝國小開設閩南皮影戲興趣班,深入學校傳授閩南皮影戲藝術。
2012年,閩南皮影戲成為廈門何厝國小校本課程。
社會影響
演出活動
2007年,莊晏紅在廈門海天堂構舉辦“閩南皮影戲展演”。
2008年,莊晏紅參加廈門衛視“全球閩南語春節聯歡會”演出;同年,赴台灣參加“台灣雲林國際偶戲節”演出。
2012年,莊晏紅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民間藝術嘉年華演出。
2013年,莊晏紅參加福建省非遺展演等演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