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古厝的特點
閩南古厝以“官式大厝”為主,故又名“皇宮起”。在不少地區,又名“紅磚厝”。它形似殿宇,富麗堂皇,是中國古民居的典型。它的主要特徵是,前埕後厝,坐北朝南,三或五開間加雙護厝,紅磚白石牆體,硬山式屋頂和雙翹燕尾脊。
閩南民居從建築形式的角度說,並沒有一種極張揚的、類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磚石牆的裝飾及美化上卻有著較為特殊的表現。我們在認定建築的要素時,主要是從四個方面來談,即空間性、實用性、物質性和審美性。從審美的角度看,閩南的紅磚牆反映著其地域的風格特性,形成了所謂的閩南風格,這種風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雖然我們現在已無法追溯其產生的淵源,但我們從整箇中國建築史了解所知,閩南民居特別是磚石混砌和牆面的裝飾及色彩紋樣在中國建築史上有它獨特之處,因而有學者認為這個區域的民居是屬於“紅磚文化區”。
古厝樣式
1、閩南古厝的內部布局:
“光廳暗屋”為閩南古厝的布局特點。中間廳堂寬敞明亮,為奉祀祖先、神明及會客的場所。廳堂後壁多用可開啟折合的大扇木門隔成,平時閉合與後軒分開。後軒可布置成小書齋,遇有貴客要事,也可延入後軒密談。有事時,可把大扇木門打開,把廳堂與後軒合併為一,增大活動空間。廳堂兩側為東西大房,是主要居室。大房房門懸布簾,以屋頂小窗取光,室內較暗。大房前有檁步,是梳洗的地方。大房後有後房,是婢妾居室或存放隨身用物、箱籠的儲藏間。這種“一明兩暗”的三開間結構,是閩南古厝最基本的構成單位。五開間即三開間左右再擴展一間而成。古厝就是“一明兩暗”布局基礎上,由數個單體建築及外部空間組合衍化而成的合院建築。
2、閩南古厝的開間:
根據開間大小,民間普遍稱呼這種合院建築為三間張和五間張,其按進深大小可分為“一進”、“二進”、“三進”、“四進”、“五進”五種。其中二進的大厝為小三開間或小五開間,三進或三進以上的稱大三間張或大五間張。而“一進”民間俗稱“一落”,如“三進”為“三落”。在建築單體名稱上,以三落為例,通常第一進稱“下落”(前落),第二進稱“頂落”(上落),第三進稱“後落”。
3、閩南古厝的櫸頭:
正屋前面兩側有二廂房,俗稱“櫸頭”。“櫸頭”朝天井一面常敞開,使大房既能通風,又避免陽光逼射,有遮陰納涼作用,也是客人、隨從休憩之所。前落與後落以兩“櫸頭”相連,兩落往來甚為方便。
4、閩南古厝的埕:
首落前即屋身正前,留設的戶外廣場稱“埕”。埕中或僅排列小盆花,留出較大場地,作為來客停放車輛、轎馬的地方;或布置為庭園,栽花植樹,假山小池。
5、閩南古厝的天井及護厝:
每落廳前都有“深井”(天井),保證廳堂軒敞明亮、通風采光。
廂房之外,兩側或一側增建的縱向長屋為“護厝”。如屬單護厝,另一側也常留有通巷,既作為前後各落出入的另一通道,使各落自成單元,又可使正屋免受鄰居活動的影響。護厝又可增加一些輔助用房,或作廚房、雜物工具放置場所,或作客舍,或為僮僕居室,或作書齋別築。
閩南民居外牆大致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
1、勒腳(包括角碑石礎),閩南民居勒腳多用白石和青石來作為裝飾,圖案圖像大部分是虎腳造型,麒麟,喜鵲,馬踏祥雲,獅子戲球,也有吉祥文字之類。
2、牆身(包括山牆、腰線、窗)。牆身最具特色,山牆也是泥塑作淺浮雕呈對稱式,腰線有紅磚、有白石、有青石影雕。窗的種類繁多,有磚構窗、石構窗、瓷構窗、木構窗等。磚構窗、瓷構窗特點在於本身獨立形成一個整體圖案。石構窗的窗柱常以一種圓雕形式出現,雕有動物花卉,如果是鏤花窗,常見戲曲人物。
3、檐邊,一般都是浮雕形式,用泥塑彩繪,多山水人物,有故事情節。
獨具特色的整體形式美感和豐富變化的磚石牆面
1、閩南民居牆的構造和裝飾的最大特點是牆石混砌,即“出磚入石”,它就是磚與石兩種不同材料的混砌,其造成一種裝飾美感在於石的表面與磚的表面產生質地的對比,石塊作為面、點,而磚縫作為線,這之間產生點、線、面的組合,那么這種點、線、面組合,某種程度上產生一種整體面積上的韻律。
2、
白色花崗岩與紅色清水磚在色彩形成既和諧又對比的效果,對比存在於明度上,和諧卻體現在它的白石並不是純白的,而是帶點灰色的白,白灰色作為“面”本身能起一種緩衝的作用,在對比中表達和諧,在和諧中表達衝突,這種矛盾的解決也是磚石牆的特點之一;在談到色彩時,紅磚白石形成紅白相間的牆面視覺效果,而且這種凹凸是建立在光線的基礎上並形成一種微妙的韻律,整棟民居在綠蔭之中極為突出。我們認為,青石、紅磚加上一些裝飾的邊線圖案,在陽光照射下,這些色彩能與周圍環境形成一種互動關係,響亮又有調和,具有一種親和力。
3、閩南民居大多採用清水牆勾縫的形式,其規則的磚縫與不規則的石頭之間又形成一種對比,這是“線”“面”之間的對比關係,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在牆面上也有些閩南民居採用“規則”紅磚與“規則”條石並按照一定排列樣式混砌。
4、花樣牆面的套用極大的豐富單調的牆面。如梅花封牆磚、萬字花磚牆、龜背磚花牆、古錢花磚牆、葫蘆花磚牆、並花磚牆等。
在山牆部分中,用泥塑材料的紋花起一種豐富視覺的效果,近現代民居也有用一些彩色瓷片,紋樣有火紋、雲紋等,兩邊對稱適合,並以花燈、花籃擺在中間,這些紋樣裝飾大體構成一種如意葫蘆形,當然,在這個表現區域中,曾出現一些古典人物和一些象徵物品。色彩上,藍白相間,為了與牆面的協調用一些紫、紅諸如此類同類色穿插其間。在整體型制上常用近似青銅器饕餮的紋樣,上面的中心圖像應為辟邪形象演變而來,這符合民俗習慣。然後整體通過一些諸如綬帶飄動流轉把所有圖形統一起來,從山牆的裝飾來看,雲、水、火龍、鳳的象徵自然是一種傳統上的隱語,這種隱語表現在花籃、花燈,如燈就是添“丁”的諧音,作為民居,對子孫後代的衍生不息是極為重視的。
二、講究細節的可視性和圖象故事的可讀性
談到牆面,我們不得不談到它的一些細部特色,而這些細部特色也是服從於整體,但豐富的細節,並沒有從視覺整體上影響我們的視線。閩南民居外牆封牆磚除上規格磚,也有模製磚,這些模製磚磚都有翻制的圖案,在整堵牆上它利用形式美的規律進行排列,用現代構成語言來說是一種四方連續紋樣的套用,就單個磚來說是單獨適合紋樣,同時在牆上四周加一框線,這框線本身就是連續紋樣,俗稱花邊,花邊有時採用另外一種材料,如瓷磚等,以“提”亮整個牆面。在牆窗之下還有一條青石裝飾腰線,這也是工匠們做文章的地方。細節之美並不只存在牆中間,例如在壁柱上,也用紅磚花砌柱身,也一些圖形紋飾。
閩南民居封牆處理手法,是很有閩南傳統特色,它講究虛實平衡,講究位置經營,卻很有現代構成的意味,如在規則中體現不規則,不規則中又隱含邏輯條理,通過一些重複來體現節奏韻律。構成上有對稱式、有窗景式,一些裝飾條線通過卷浪式、迴轉,使人產生起伏波動的視覺感受以此來突破石磚的硬度和冷峻,用人物形象故事來沖淡牆面單調的平面,使僵硬的外磚石牆,升華為具有人文色彩的建築藝術品。
三、獨特設計體現的實用性和美感
實用的排水系統及富有美感的屋脊:
閩南古厝的排水系統:在古厝的四周和內部,通常有較完善的排水系統。古厝內的中央有一個較大的排水池,而古厝的埕的排水系統更加完備。在古厝的四周,一般都有較深的排水溝。一旦下大雨,內外共同協作,便不會出現水澇的問題。而且這種功能又使古厝具備了真正意義上的冬暖夏涼的功能,堪稱中國古民居的奇蹟。而且古厝的屋頂和房瓦也都符合排水的需要。以下以圖片來具體說明。
閩南古厝的屋脊:閩南古厝的屋頂正脊或者為馬鞍脊,或者為燕尾脊,都是中間凹陷兩端微翹的優美曲線。燕尾脊更正式,兩端探出高昂翹起,尖細,有輕靈飛動之勢。如果是五開間房屋,屋頂再多出兩條燕尾,仿佛一大一小兩雙翅膀在飛翔。在中國各地,民居很少使用燕尾檐。為了防禦颱風,房屋通常建得低矮沉著,但檐角高翹,帶來一種向上飛起的動感。從色彩看,底部是白石壁腳,上面是紅磚紅瓦,紅白對比,明艷動人。細部裝飾精雕細刻,萬紫千紅,絢爛至極。
建築材料
因地制宜多種材料的創造性混合套用是最大的特徵
就單一較少裝飾的磚牆面,工匠們也找出許多方法來豐富磚牆。材料上的混合使用,極大程度地豐富牆面的材質,而這種材質的面積、位置、比例及砌法和圖案,無不體現出一種美感,這種特色和江南一帶水鄉的白牆黑瓦形成了鮮明的地域上的對比。但無論如何變化,以紅磚作為基調主色,是閩南的顯著特點。比如出磚入石,它也有演變為“出磚入磚”,審美元素不變,只有材料上的改變,這種改變增強了統一性,當然對材料的選擇更多應該是經濟上的考慮而不是審美上的考慮,但它仍然不自主地套用審美原則。從整體上看,亂石牆和整石牆中結合紅磚,這種磚石結構的混用,在牆面上就呈現了一種變化的多樣,但這種多樣化同時也體現一種共性——閩南民居建築樣式。
從閩南民居磚石牆中我們可以發現一種文脈,對紅色的喜愛,對雕飾紋樣細節的刻意追求,對吉祥象徵物的從容表現,從而在民居外觀上體現居住者經濟和文化上的身份和地位。紅磚所呈現的紅色畢竟是一種宮廷色、喜慶色,由此可見皇宮式的居住觀念,在不同的經濟條件下,使閩南人儘可能以一種曲折的方式表達出來,同時在一些細部上如圖象和紋樣也儘可能借鑑皇室的偏愛,當然,龍與鳳的具體形象雖不明顯地出現,但卻在紋樣及圖象構成上以一種潛在的結構表現出來。
我們認為這種文脈有著潛藏的文化含義和審美意識,雖然不能說是歷代工匠自覺創造的,但卻是工匠們無意識或潛意識對文化傳承的一種認識和再創造,同時這種無形的文脈也表達一定的社會意識(如象徵、隱喻等),他們把握審美規則並使之成為一種地域性的特殊含義和表現手法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在簡單的磚石牆表面,閩南的文化觀念被凝固,它從側面反映著閩南的文化意識、生活意識,隨著生活環境及材料的改變,將從另為一方面也影響改變文化觀和物質觀,雖說精神層面的東西和物質層面的東西往往是互補的、相互促成的,但一方面的條件改變了,另一方面必然引起變化,我們不能忽略這種變化,如果這種審美潛規則依然在潛意識中影響著我們及我們的建築,那么研究它的重要性就必然會凸現。
磚作為建築用材由來已久,開始時它大多是出現在墓室中,這種說法之依據是,在漢代,磚雕、磚畫已有相當的水平,可它多數作為王公貴族墓室的裝飾深埋於地下。雖然“明代制磚的質量和加工技術都有很大的提高,磚雕藝術已很嫻熟”。在民用建材普遍推廣磚材這種趨勢下,磚作為建築材料開始廣泛套用,於是,從地下走到地上,從貴族到平民,有一個很大的轉變,而這種轉變同時也帶來了審美觀念和樣式的變革。另外由於閩南作為石材產地,花崗石在建築上也是套用較廣的一種材料,最終這兩種材料在歷史長河中終於走到一起,加上廣大工匠們獨具慧眼的創造精神,促使閩南民居在牆面形式方面有別於其他地區民居的牆面。中國各地的民居建築,用的都是青磚青瓦,只有閩南民居使用紅磚紅瓦,他們稱為“紅料”。這很奇怪。一般認為,青磚青瓦的質量更好。閩南的紅瓦分兩種,板瓦和筒瓦。
閩南磚牆是屬於實砌磚牆,但上面所說的石建築的同時存在,於是閩南民居中其牆面的最大特色是在於它能如此協調地混合著磚和石,並在混合中隱藏著藝術化的本義。挖掘閩南民居中磚石牆審美性元素時,特別是磚石牆裡面所蘊含的審美樣式、裝飾圖式,某種角度說,對我們現代全球化中
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極富現實意義的。雖然也有學者認為福建民居有海洋文化的痕跡,特別閩南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與海外交流繁多,多文化之間影響痕跡明顯,但就從民居而言,這種海外宗教及裝飾的影響,更多局限於寺廟等帶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們認為閩南民居雖有多樣性文化的影響,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別是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地理環境和氣候的特點及血統等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跡表露無遺,這從一些紋樣、一些隱喻符號以及一些建築樣式上得以證明。當然,其他民族文化影響的建築也同樣存在,諸如土樓、圓樓、吊腳樓、手巾寮等。但這不影響閩南民居特別是磚石牆的類型化的形式。
外牆雕刻
閩南古厝的外牆:
閩南古厝牆的構造和裝飾的最大特點是牆石混砌,其次是白色花崗岩與紅色清水磚在色彩形成既和諧又對比的效果,第三,閩南古厝大多採用清水牆勾縫的形式,在牆面上有些閩南古厝採用“規則”紅磚與“規則”條石並按照一定排列樣式混砌,以造成另外一種形式感,通過講究構成元素,講究一種符合
黃金分割比例的視覺效果的套用以及窗的縷花柱的點綴配合,其形成的表面空間使這種美妙韻律在一牆之間,就是一幅動人的藝術作品和浮雕作品。第四,花樣牆面的套用極大的豐富單調的牆面。
閩南民居磚石牆很注意各種不同類型因素的綜合套用,就單個磚(清水磚)而言,它燒制時的黑色條線,可工匠們把它們作幾何式排列,就產生另外一種效果,從視覺所見的屋檐上的藍白花紋,窗洞的窗柱雕花,邊線角隅圖案的運用,都有其特的特到之處,比如邊線的運用,除泥塑外,經濟稍好的,就利用青石影雕,內容是梅蘭竹菊等,也有文字的運用。
地區分布
閩南古厝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市、廈門市、漳州市、莆田市及其所轄的泉港、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惠安、晉江、石獅、南靖、平和、雲霄、詔安、東山、漳浦、龍海、華安、長泰等地。各地古厝總體相似,但部分細節不盡相同。
文化傳承
圖案內容及所附載的象徵隱喻表現出漢文化的傳承
我們可以從閩南建築中找到許多中國傳統圖案的原型,如雲卷紋、花草紋、花形紋及拼花等,舉例說,漢代漆器上有一種雲氣紋是正如意樣子,而閩南山牆把它反過來以適合於屋頂山牆的三角形,同時也喻意“雲如意頭”。它通過8象形“吉”,8吉,當然,這是由太極圖形衍變而來,在這個骨格中發展為“喜相逢”的圖案,以表達喜慶的意味。雷圭元先生認為方冏與圓冏為歷代圖案創造中的基礎骨格,而且冏形有合乎“光明”的意境(雷圭元,1977)。閩南民居的磚石牆圖案傳承了這類基本骨格,並予以發揮。冏形骨線中的雲、火、水、龍、鳳在這些圖案若隱若現,特別冏形圖案中的火的紋樣,與主題花波浪式翻滾的互補地印證了一種藝術化水火相融的和諧境界。主題花紋連續重複更是增添形式美感,反映出一種攝人的複數美。
閩南牆飾細部形象方面有樓台人物、巾幗人物、吉壽文字、海棠花、相思樹等,這些圖象都有它本身的一些象徵和隱喻意義,如六角龜喻長壽,八角喻吉祥,圓形喻圓滿,錢紋喻財富,蓮花喻清白,石榴喻碩果纍纍,蝙蝠喻福壽,蝴蝶喻美好,這都寄託一些美好的願望,比如說,有魚的形象暗含著年年有餘,大象從另一個角度使人聯想威武勇猛。通過圖案或紋樣的雙關是閩南磚石牆的特色之一。
建築代表
1、老范志大厝:
老范志大厝位於泉州市南俊巷東側,前為九一街,後為桂壇巷。桂壇巷因有一座桂壇宮而得名;另一說法是該巷位於清源書院南畔,在早期的科舉時代,中舉登科折桂,書院乃舉子云集之處,借喻舉子登壇折桂之意,故巷取“桂壇”為名。
老范志大厝厝主吳亦飛,乾隆年間晉江人,本系教書先生,後改業經營中成藥神曲,取義范仲淹名言“不為賢相,當為良醫”和“先憂後樂”為志而起店名曰“范志”。從開張始即生意興隆,尤以左宗棠征服回疆一役中,范志神曲最顯功效,於是購服者大增,竟成巨富,遂營建大厝。
整座大厝由三座五進三開間的大庭院組成,格局幾乎完全相同。各院落之間以防火牆相隔,側面牆設門,與各院落相連通。大庭院兩側均建有護厝兩排,組成一棟規模宏大,且富有層次和建築結構特色的大型宅院。據居住在這裡的吳老先生介紹,大厝東西向63米,南北向105米,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房屋100多間。由於建築師傅的訛傳,人稱范志大厝99間。
2、泉港山腰莊氏宗祠:
家廟仍為三開間,深三進,由門廳、中廳、大廳組成,中隔二天井,加上庭院呈六個層次,深達52.8米;各層次在同一基線上前後落差達1.6米,使整座祠宇顯得氣勢恢宏。屋頂鋪蓋橙色琉璃瓦,屋脊燕尾高翹。大廳屋脊中央塑有一座五層小塔,兩邊雕有二條飛龍;塔兩旁屋脊前沿左雕龍右雕鳳,意謂“龍鳳呈祥”。中廳屋脊、下廳廊頂分別飾以雙龍戲珠、葫蘆飄帶、鯉魚躍龍門、飛鳳麒麟、八仙過海等雕塑。祠宇內部以10對杉木柱、7對石柱、11對磚柱支撐。其中10對木柱皆紅漆,上鐫金字楹聯。上方雕樑畫棟,彩飾祥鳥瑞獸。鋪築於頂廳廳沿的巨型“石今石”,長5.75米、寬0.74米,厚0.4米,乃泉港區的大型石今石構件。不知先祖們取之何方,又如何運抵此處,雖有傳說種種,但無從查考。家廟大門上方嵌著紅底金字“莊氏家廟”匾額,大門外兩側雕刻有“雙龍戲珠”、“雙鳳朝牡丹”、“二虎逞威”等圖形的石鼓。其後左右壁垛上嵌入“雙龍遊戲”、“麒麟奔躍”的石浮雕。大門外左右廂房正面,距地1.44米的壁垛上砌有石窗欞一對,八角框內鏤雕四條騰舞的游龍;外四角有北宋宰相司馬光“破缸救人”等八幅歷史典故的浮雕。整個窗欞呈方形各邊長1.5米。
3、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位於南安官橋漳里村,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主要由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於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年)至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興建。現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單體建築多為三進或二進五開間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築群,座座屋脊高翹,雕樑畫棟,門前牆磚浮雕,立體感強,窗欞鐫花刻鳥,裝飾巧妙華麗,門牆廳壁書畫點綴,別有一番情趣,篆隸行楷,各具韻味,留下較多當時名流的書畫。隨處可見的木雕、泥塑、磚雕及石雕,工藝精美,多數採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內容豐富多彩,有禽獸、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圖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飾,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受
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被譽為“閩南建築的大觀園”。
4、泉港山腰小三房古厝:
小三房古民居群由大小不一的九座古大厝組成,總占地約6700平方米。其中最能體現建築藝術水平、最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是下厝(東、西兩座)和中厝三座大厝,此三者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皆是懸山式屋脊,前面有磚埕,並護以雜石圍牆,雍容大方。下厝系山腰莊氏第十五世祖莊大東歷經三年建成,由東、西兩座仿皇宮式的三進五間張的大厝構成,俗稱“四馬拖車”,左右輔以護厝,西面的護厝之側又附有武館和文館。東、西兩座大厝共占地1414.84平方米,總計有房子65間。兩大厝由下廳、中廳、後廳三部分組成,進大門,下天井,上廳堂,入後廳,皆以輝綠岩長石板為台階,天井中掘有集水井,地下鋪設排水溝,兩側置著擺放花卉的石案。古厝的通風采光主要依賴天井、門窗以及房檐的天窗和空氣閣,使如此之大的古厝常年清新明亮,即使是累日陰雨亦不迂濁晦暗。
中厝系莊大東堂兄弟莊大勛同期建造的一座兩進五間張大厝,右邊單護厝,總占地627.45平方米。屋後建兩間並列的文武館,占地300平方米,武館之前又有寬敞的練武埕。
下厝和中厝外牆牆基、牆裙以花崗岩砌築,其上用紅磚砌築,大厝內部以幾十根巨木作柱,支撐起寬廣的房頂。木柱之下的柱礎皆以輝綠岩雕琢而成,有方形、圓形和多邊形。
木柱之上是疊梁式托梁,樑上是椽子檁條屋架、雙層瓦屋面,上有瓦筒壓頂,檐前有陶製封檐和滴水。由於中厝和下厝始建時正好臨海,這種精巧堅實的房檐結構可有效地抵禦沿海風暴。
梁、柱、牆板上有漆畫和木雕,大門門廊兩側鑲嵌有精緻的磚雕,門前牆裙的基石有石雕,屋檐與磚牆的交銜處有泥塑雕。雕塑的內容有花鳥蟲草、山水人物,皆凹凸有致,疏朗得體,布局巧妙。
據說下厝的東西兩大厝房檐原本相連,廊上建有小閣樓,名為“娘子織布樓”,“文革”後期毀殆。在下厝西大厝的埕地上有莊大東所挖的一口水井及一個直徑為1米的石制洗衣臼,沿用至今。
5、泉港土坑古厝群:
土坑古厝群整體規劃頗具慧識卓見,排列井然有序,布局精巧,絕大部分坐西北朝東南,冬暖夏涼。民居分8排,每排屋建造相距30—50米,便於交通活動。劉氏古民居建築多為
穿斗式結構、硬山式或卷棚屋頂,座座屋脊高翹,壯觀輝煌。門窗有圓、方、拱、菱等形式。它們皆是磚石、木材結構,石材、衫木都是從外地採購。大部分古民居能保存至今,建築十分堅固。土坑村劉氏古民居是群體建築,它代表了當時一個地方建築的最高水平。
6、泉州南安觀山村李功藏故居池塘湖大厝和池塘湖番仔樓: 位於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南安市觀山村池塘湖大厝和池塘湖番仔樓,是南安著名印尼商界領袖、愛國華僑李功藏(1860-1928年,諱耀垣,字穩成,一字功藏,紫亭其別號)於清
光緒年間回郷艱難締造,素有“有觀山富,沒觀山厝;有觀山厝,沒觀山富”的美譽聲播於閩南地區和南洋等地。
池塘湖大厝,是印尼愛國華僑、清誥授中憲大夫李功藏年十餘隨父廷芬公漂洋過海、南徒駿業,化居(做生意)之息恆數倍,資本益厚,於清光緒庚寅年(1890年)衣錦還鄉建造傳統的為二進五開間雙護厝的皇宮起大厝,但是在拼花、雕飾等細節方面或多或少融入了南洋元素。建築之時,訪精工,聘良匠,艱難締造而成。落成之時,安金刻柳,畫棟雕粱,檐牙高啄,燕脊飛天。竣工於清光緒乙未年,歷時五年,占地一畝多。大厝屋脊高翹,大厝外牆青草石和白石再加紅磚壘砌,讓人驚嘆的是那些精美的石雕、木雕。厝內花罩、飛罩、花窗、浮雕飾物等工藝運用普遍,許多石構件、木構件都實屬難得一見。凡是海里游的,山上跑的,龍鳳魚蝦,花草魚鳥,這裡都能找到,造型優美,栩栩如生,刻工精細,刀法流暢。大厝廳堂名家詩文書於屛,"觀察""選魁""選元"匾額懸於堂,木斧木刀列於側,人文華彩、肅穆莊嚴。它形似殿宇,富麗堂皇;錦屋華堂兮,蔚為壯觀。值得一提的是,池塘湖大厝是泉州府通淮關岳廟關聖夫子當時前去獻建的風水寶地。
池塘湖番仔樓,始建於清光緒己亥年(1899年),李功藏回郷建中西合璧的池塘湖番仔樓,建築所用圖紙均由享譽海內外中原地區近代史上最傑出的建築大師和著名印尼荷裔建造師聯合設計,所聘工匠先養三年進行考查,所選材料務求精良,“每一塊牆磚、柱石,都是手工打磨而成的,屋內的地板磚則是千里迢迢從南洋運來的”;這些材料全部用船運到南安侖倉珠淵港渡口,當時沒有公路,沒有汽車,只好同人工搬回,值得一提的是,每根石柱有千多斤,需要十四個人用肩頭抬,沿著 崎嶇不平的陡峭的山路,從山腳抬到山頂,走十餘公里,經過倆天的努力才能把石柱抬到建築工地。原來這個地方是滑坡地,為了使樓房堅固,特從坡底下開始築擋土牆,擋土牆共分四層,為了擋土牆的堅實不變,砌體後面填用的土是經過篩選後再用的,然後打實,由此經過百餘年的風風雨雨的洗禮,砰前牆依然筆直如新。
番仔樓四四方方,上下倆層,共有五十六個拱,線條硬朗。可細看它那些西式拱形廊柱,用料卻是閩南的紅磚,屋裡鋪著南洋特色瓷磚,走廊過道則是花崗大石條打造。為了使拱牢固堅實,當時沒有水泥,就用石灰和紅糖加工成粘合劑,然後砌拱。師傅精心琢磨,細心鋪設地板,百餘年來走廊四周,任憑雨水澆淋,總是滴心不穿。還有那個屋頂,有些像宋式的歇山頂,屋坡柔和流暢,角翹簡潔平緩,給大厝增添了舒展大度的氣魄。池塘湖番仔樓全部工程至清宣統元年(1909年)竣工,歷時十年,耗資10萬兩白銀,池塘湖番仔樓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李功藏建厝時,之所以定下了“外西內中”的建築風格,是與他在印尼做生意的經歷分不開的。建造此樓,故名“番仔樓”。任歷史風雷涌動,任世事滄桑變遷,番仔樓同樣散發著特有的魅力,是閩南的一顆建築瑰寶。
李功藏先後還在泉州府金魚巷建造皇宮式李府大厝,並從金魚巷兩三戶人家手中買下現在仍有不少後人居住的老宅地塊。並在廈門鼓浪嶼購置別墅。
自古聲播於閩南等地的閩南話俗語“有觀山富,沒觀山厝;有觀山厝,沒觀山富”,說的便是李功藏的輸財急公的個人功績和所修建的池塘湖大厝和中西合璧的池塘湖番仔樓,去到觀山,沒有到這兩座古厝參觀,你真的枉此一游。
流傳歷史
在閩南的方言裡,“厝”是房子,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今天,閩南大地上數百座紅磚厝建築,為我們敞開著一扇扇充滿溫暖而疏遠記憶的大門。它濃縮了閩南人堅韌、開朗、沉穩、豁達的性格。閩南人對生活的美好祈願,也醞釀了紅磚厝豐富多彩的建築表達,形成了紅磚文化深沉而獨特的底蘊。閩南人多越洋經商,背井離鄉,但無論漂泊多遠,歸鄉之後,必定要蓋一座紅磚厝,興盡財力,修起了恰如其分的隆重。“厝”是閩南人文的中心精神。一座紅磚厝經家族數代傳承,在建築設計上選擇以誇張又凝重的金色,表達對先人的崇敬與敬畏,以寄託對家業繁榮、國業興旺的淳樸祈盼。這種具有神秘意味的色彩表達,也是紅磚文化的精神所在。只有家族男丁才有權參與的祭拜儀式,在金色描彩的烘托下,有了沉實而隆重的意義。
在中國封建社會典型的農村生活模式中,必定包含了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而100年前的閩南人家已經在一個家族的體制的建設上完成了這樣嚴謹精巧的布局構思,巧妙地結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統、宗廟祠堂三位一體的生活模式,以深遠的睿智思考著如何繁衍家族,和諧共存。這是秉承自閩南人性格中溫良、自省的特質,凝聚著每一位紅磚厝中家族成員的魂靈,傳承關於家的榮耀。紅磚厝在其堅固的磚石結構下,也有細膩深邃的內在,垂柱橫樑、透雕描金、工藝繁複。今天,它們仍是生動的存在。我們也不難從中窺見大厝擁有何等令人發舌的昨天。
在交通不發達的上世紀初葉,閩南人家的男丁越洋背井,婦孺幼小成為紅磚厝當時的生活主角。紅磚厝,作為凝聚精神力量的星座、象徵物,長久矗立,越顯重要。閩南紅磚,在實間的流轉中,奇蹟般的保留它們的鮮亮色彩。閩南人對於生活充滿著永不衰竭的熱情,閩南人以紅色為尊、為大、為喜、為吉。紅色,也是流轉於紅磚厝內的生活主旋律。閩南人擁有堅強而善良的秉賦,為收穫而不知疲憊的奔忙,並用團圓的隆重來作為一年的落幕,熱烈呈現一個家族與其成員所應擁有的驕傲與風采。
如果說,人是家的靈魂,家,則是人的精神歸依。紅磚厝,如一位歷經滄商,沉穩豁達的智者,傳承關於團圓和諧的意志與力量,堅固著經歷著顛沛流離的閩南人對家園故里強烈的歸屬意識,歷盡歲月洗禮,伴隨閩南人文脈絡的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文物研究
閩南古厝特別是磚石混砌和牆面的裝飾及色彩紋樣在中國建築史上有它獨特之處因而有學者認為這個區域的民居是屬於“紅磚文化區”。。
在閩南古厝的傳承中,“紅磚文化”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紅磚文化”不止是閩南古厝建築特色的發展與成就的概括,更多的是閩南人堅韌、開朗、沉穩、豁達的性格,睿智、溫良、自省、拼搏的特質以及務實、進取、勇敢、奮鬥的作風的概括。“紅磚文化”是與閩南人民的精神世界相連線的文化,是閩南人民繁衍壯大,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這種文化,不僅是閩南人的瑰寶,更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瑰寶。
參考資料
《閩南建築》——曹春平
作 者:曹春平,莊景輝 等主編
出版時間:2008-8-1
ISBN:9787211056781
《泉州古厝》
作 者:許在全 著
出 版 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02-01
ISBN:9787211050420
作 者:林楓,范正義 著
出版時間:2008-12-1
ISBN:97875004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