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三角區,是指福建南部的廈門、泉州、漳州三市呈犄角之勢,稱閩南三角地區。作為全國著名的開放城市帶之一的閩南金三角,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起發展相對滯後,因此,積極提升閩南金三角經濟合作的範圍和層次,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閩南三角區三個城市所覆蓋的區域,人口1400萬,目前經濟總量占全省逾4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南三角區
- 位置:福建南部
- 意義: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 別稱:閩南金三角
閩南三角區,是指福建南部的廈門、泉州、漳州三市呈犄角之勢,稱閩南三角地區。作為全國著名的開放城市帶之一的閩南金三角,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起發展相對滯後,因此,積極提升閩南金三角經濟合作的範圍和層次,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閩南三角區三個城市所覆蓋的區域,人口1400萬,目前經濟總量占全省逾4成。
閩南三角區,是指福建南部的廈門、泉州、漳州三市呈犄角之勢,稱閩南三角地區。作為全國著名的開放城市帶之一的閩南金三角,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起發展相對滯後,因此,...
閩南金三角(英文:Hokkien Golden Triangle),包括中國福建省東南南部沿海的泉州、廈門、漳州三個設區市及所轄縣區,閩南金三角方言以閩南語為主,閩南地區也是中國東部...
閩南地區指福建省東南部廈門、泉州、漳州、龍巖新羅區和漳平,方言通行閩南語,其主要是依據語言、文化、風俗上等來劃分的。莆田通行語言莆仙話源於閩南語系但現代已有...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擴大閩南三角經濟開放區範圍的復函是國務院辦公廳於1988年01月26日發布,自1988年01月26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及借鑑意義”,“閩南三角區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教育發展戰略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合作者)...
指我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閩南金三角)以及遼東半島、膠東半島、環渤海地區等沿海地區。...
主編和參編了《高校學生工作理論、調研、實踐》等著作6部;撰寫了《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閩南三角區高校畢業生質量追蹤研究》、《從適應社會需要談研究...
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經濟開放區。1985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了《長江、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座談會紀要》,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區劃為...
距廣州368公里,距深圳350公里,距廈門495公里,是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區的直接腹地和內地通往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縣內出境公路已全部改造為二級油麵公路,4小時內...
開展同世界各地區的民間經濟貿易往來,促進對外貿易,利用外資 ,引進外國先進技術以及各種形式的中外經濟技術合作,促進廈門及閩南三角地區同世界各國的貿易和經濟技術關係...
1984年4月中央決定開放由北至南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將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的61個市縣開闢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另一方面,例如物價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