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祥德

閔祥德

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閔祥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首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原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為南京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東南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副主任、南京梅花藝術中心顧問、南京芥子園書畫研究院顧問、南財大中國書畫研究所所長、金陵書畫社名譽社長等。2008年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首批“中國智慧財產權文化大使”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閔祥德
  • 外文名:Min xiang de
  • 職業:書法家
  • 作品:《草書導學》、《書法百問百答》
人物簡介,人物重要記錄,參展,個展,論文著述,人物社會評價,相關評論,閔祥德作品賞析,

人物簡介

閔祥德先生作品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書展,曾應邀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日本東京國立美術館以及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合肥等地舉辦書展,一些作品被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中南海、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以及美國、英國、日本等收藏機構收藏,一些作品被鐫刻碑林、摩崖、名勝古蹟等。
除此之外,閔祥德先生著述甚豐,除理論文章發表百餘篇外,日本、韓國,以及中國香港、台灣、廣東、安徽、北京、上海、天津、四川、深圳等地都曾出版翻譯其專著《中國書法藝術》、《書法百問百答》、《圖解書法指南》、《行書書寫門徑》、《草書導學》、《大學書法津梁》、《歷代書法名作鑑賞》等。部分專著被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台灣及內地大學指定為教科書。並出版有《閔祥德書法作品集》多種。中央電視台、北京、廣東、江蘇、安徽等電視台以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書法》、《書法》、《中國書畫報》、《書法報》等多家媒體作過專題介紹,並給予高度評價。其事跡與藝術成就被收錄於《世界名人錄》、《古今書法家辭典》、《中國當代書法辭典》、《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中國美術年鑑》、《中國書法年鑑》等。為人健談,心態年輕。

人物重要記錄

參展

1980年:赴日本東京、福岡、大阪參展中日友好條約一周年《中國明、清、現代書法展覽》;
全國第一、三屆書法篆刻展覽;
全國第一、二、三、四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屆優秀書法作品展覽;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河南書法家協會承辦的《國際書法展覽》;
光明日報成立二十五周年《中國現代書畫展覽》;
紀念淮海戰役勝利三十五周年《全國書法展覽》;
多次參加中日、中韓、中新書法展覽。

個展

1980年:安徽省博物館舉辦《閔祥德書法展覽》
1982年:上海市徐匯區藝術館舉辦《閔祥德書法展覽》
1984年:上海市人民公園舉辦《閔祥德書法展覽》
1984年:廣州市東方畫廊舉辦《閔祥德書法展覽》
1991年:日本東京國立美術館舉辦《閔祥德書法展覽》
1996年: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閔祥德書法展覽》
2005年:江蘇省美術館舉辦《閔祥德書法展覽》
2008年:江蘇省南京市美術館舉辦《閔祥德書法展覽》
2010年:江蘇省宜興市舉辦《書藝人生——閔祥德書法展覽》
2013年:南京九三學社江蘇畫院《字為心跡,書見人品——閔祥德教授書法精品展》
2014年:安徽宣城市舉辦《字為心跡,書見品格——閔祥德書法精品展》

論文著述

1976年以後多篇論文發表於《書法》雜誌、《書法研究》
1985年香港、台灣出版社出版《書法百問百答》、《行書書寫門徑》、《圖解書法指南》、《鋼筆字書寫門徑》
1986年以上著作被日本、韓國等出版社翻譯出版發行並被再版17次
1985年以後多本論著在香港、台灣、廣東、北京、上海、重慶、深圳、安徽等地出版
1991年:廣東、香港出版社出版《閔祥德書法作品集》
2001年: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閔祥德書法作品集》
2008年: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閔祥德書法作品集》
2009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書法藝術》
201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大學書法》
2012年: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閔祥德書金剛經》

人物社會評價

祥德同志持其法書一幀,鐵劃銀鉤,滿紙龍飛鳳舞,古氣縱橫。細觀其用筆,點畫分行布白,極盡草書之能事。蓋已深得古人之奧,又能出於新意也。書數語志佩!
——錢松碞 庚申新春(1980年)
筆盛力遒開新面。
——陸儼少 1984年7月於上海
祥德君書有六朝人風格也。
——賴少其 1979年於合肥
書擅多體,尤精行草書,所作草書遒勁豪邁,直追魏晉之風。
——應野平 1984年於上海
閔君祥德,聰明好學,奮發有為,以英年之姿,長期對書法藝術努力不懈。植基於漢魏、晉唐各代碑刻,觀摩磨練,功深力厚。用力既久,得前人書藝佳妙處甚多,卓然有成。故其所作篆、隸、行、草、正,各體皆備。健筆縱橫,揮灑自如,潛心探索,兼擅著述。令識者共欣賞心佩,聞名中外,殊可喜也。
——黃養輝 1993年6月於金陵書舍 年八十有三
昔者孫虔禮稱右軍書太史箴縱橫爭折,今觀祥德君之作風格有似焉。
——沈鵬 壬戊於京華(1982年)
我曾作論祝允明書法詩一首,“靜如處子依窗嘆,動若驚蛇入草灘”。閔祥德能效法古賢,作書不是一味地放,而是能放能收,能動能靜,能巨能細,使其作品顯得多姿多彩。
——劉藝 1993年平6月於北京
“千載跡多傳一日,百年功正借三餘”這兩句詩,是鄧石如對自己一生從事書法藝術的終結。我覺得這兩句詩,對於我的藝友閔祥德的翰墨生涯,也是最合適不過的。
閔君成名較早,未到而立之年,即以奇縱之行草書著稱於世。我是在1982年,有幸與閔君相處並成為莫逆之忘年交。當時,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榮譽。但是,閔君深知“藝無止境”,若要在藝術上有所大成,乃必須不斷地完善和充實自己的學養。一日,我們相聚一起談藝論書,他以我為知己,向我傾瀉大志。別後,聞閔君終日埋頭苦修,一心治學,我深為讚許焉。
自此以後,經過十餘年,閔君書學大進。筆墨日益老練,已從“險絕”而逐漸趨於“平正”。尤為可貴的,是在這十餘年中,從事書法理論研究,旁搜廣涉,已出版著作近十部,為普及書法知識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已成為國內和海外公認的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
我對閔君獲得卓越成就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深為了解,至為感動。當閔君囑我為其《書法集》作“跋”時,乃欣然應命。為賞其才,祝其成,更贊其志,故識數語於書後。
我在1991年《與友人論詩書修養》中有兩句詩:“人真無欲誠非易,書到成名亦大難”,即以此句,奉獻“醉墨齋”主人,並作為這篇“跋”的結束語。但不知書壇同仁特別是青年書友以為然否?
——劉夜鋒 1993年7月10日
閔祥德先生在江蘇美術館展出他近百件書法精品力作,正草篆隸齊全,個人面目迥異暢達,風格獨樹一幟,惹得眾人駐足觀賞良久,並紛紛留影。
閔先生是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後被調往南京財經大學藝術學院任教授。我早就久仰閔先生大名,此次展覽對先生更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書法集中沈鵬、劉開渠、謝稚柳先生先後都給他題了簽。他著作等身,熱心於書法研究與理論普及,在教學崗位上苦心耕耘。他長年勞作,香菸將左手熏得焦黃,筆將右手磨出老繭,換來了學校師生的愛戴,創作上的豐收,學術上的成果,換來了國務院特殊津貼,換來了無數令人羨慕的成就。
我們是同道,對閔先生現取得的一切,我真心祝賀,也作自勉。
——孫曉雲 2005年3月於金陵
祥德先生出道甚早,書體風格獨具匠心,極具特色,極好。
———張海癸巳年(2013年)

相關評論

純淨的陽光鋪呈著靜謐,清新灑脫、沉雄俊逸的書法譜寫著詩意人生。走進著名書法家閔祥德先生的工作室,也走進了閔先生55載潛心書法藝術研究與創作的淡然隱逸的精神世界,如同翻開一本內容豐厚的古籍,不禁細細品讀。
在喧囂浮躁的塵世中辟一片淨土,筆隨心跳,娓娓抒情。不知小小書桌上的白宣能否承載閔先生如此深深的情感。
閔祥德先生是書法界影響深遠的書法大家。先生自幼酷愛書法藝術,55年來孜孜不倦,先由顏真卿、王羲之入手,兼學懷素及宋四家,上溯至秦篆漢隸,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另闢蹊徑,自成一家。在書法的各體中,他極為全面,而尤精於行書和草書。他的行書,於端莊穩健之中,透出飄逸清麗之氣。他的草書,能放能收,能動能靜,大氣中有雋秀,豪放卻不失婉約,章法多變,剛柔相濟,幻化無窮。
閔祥德先生成名較早,未到而立之年,即以奇縱之行草書著稱於世。但他深知“藝無止境”,若要在藝術上有所大成,必須不斷地完善和充實自己的學養,並牢記恩師林散之“少出去活動,好好在家研究書法理論”的教誨,減少了很多社會活動,埋頭苦修,一心治學。至今仍然每天早上九點便開始創作,直至情怠手闌,之後便博覽群書,或進行理論研究與寫作,直到深夜。如今,閔先生論書文章見諸報刊雜誌的已不計其數,出版了一系列書法藝術的專業書籍,部分著作再版17次之多。
縱觀偉大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正在於通過作者營造的審美意象,構成自然和人生的無限廣闊意境,從而給予觀賞者以深刻的哲理感受。
觀閔祥德先生作品《月下撫琴》,即刻進入意象世界: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靜思冥想,對人生、歷史深深感悟: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注目凝視,“月”字仿佛一彎新月纖纖乎出天涯,清暉許許;“下”字承載著千里陣雲的開闊,萬歲枯藤的強韌,高峰墜石的重量與速度。長長的豎劃,像蒼松挺拔的樹幹,又像美人婀娜的身姿;“撫琴”二字真如琴鍵,纖纖玉指或輕撫或跳躍,樂聲悠揚空靈,間或跌宕激昂。品一品茶,再賞,又進入了另一番意象:高月皎潔,江水急流,松下高士,茗茶清香。
讀閔先生作品《煙雲》,心中不由浮現亭台樓榭,煙雨濛濛的意象,使人感受撲朔迷離的朦朧美後,不由增添幾分歷史滄桑感。
偉大藝術作品的審美意象本就豐富,意味深遠。閔先生的作品,能讓觀者聯想深思,不得不令世人驚讚。

閔祥德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