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枇杷,貴州省開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開陽枇杷色澤淺黃、果皮嫩滑、口感細膩、鮮甜潤喉,並具有止咳潤肺的功效。“開陽富硒枇杷”是繼“開陽富硒茶”之後開陽縣獲得的第二個國家級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2014年09月0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開陽枇杷”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陽枇杷
- 產地名稱:貴州省開陽縣
- 品質特點:色澤淺黃、口感細膩、鮮甜潤喉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4年第96號
- 批准時間:2014年09月02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開陽枇杷果型均勻,外形較圓,果皮和果肉顯橙色,肉質細密,風味濃,被譽為“果中之皇”和貴州枇杷王。開陽枇杷以富硒為特色,其獨特的口感,純正的品質和豐富的營養價值。
開陽種植的枇杷,果面金黃、斑點少,具有果大、皮薄、肉多、仁小、味甜、爽口等特點,因其富含微量元素硒,有助於增加人體免疫力,是貴州久負盛名的佳果。
產地環境
在開陽縣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上,廣泛分布著適宜枇杷生長的黃壤和石灰土,有機質含量豐富。除了富含硒元素外,鐵、鋁、鈣、鎂、鉀離子也較為豐富。當地全年平均氣溫13.3℃,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為枇杷生長造就了獨特的氣候條件。
歷史淵源
據道光年間《貴陽府志》記載:“枇杷,冬華春實夏熟,實如金丸。又雲,實大如彈子。熟實色如黃杏,微有茸,核大如毛栗,青褐色。開州通產,府境名播”。開州即今開陽縣,可見在清代開陽枇杷已是當地聞名的特產。
開陽枇杷還曾是當地老百姓的救命果。據文史記載的一些老人的回憶,在20世紀20、30年代,貴州遇上特大旱災,農民顆粒無收,正是這冬花春實夏熟的枇杷,成了青黃不接期間救命糧。由於枇杷多吃會感到酸澀,經過那段歷史的老人都會說:收成不好全家擔,想起枇杷牙齒酸。
開陽縣枇杷種植歷史悠久,但以往大多是農戶在田邊地角、房前屋後零星種植。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種植規模才得以擴大。在每年枇杷成熟的季節,出售枇杷成為當地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經過多年的發展、改良,開陽枇杷主要有“大五星”和“大紅袍”兩個優良品種。同時,開陽縣也成為貴州省最大的枇杷生產基地,基地主栽品種為大粒枇杷的優質良種“大五星”。大五星枇杷果大、可食率高、品質細膩、風味濃甜,經疏果後平均果重38克,最大可達74克,可溶性固形物12.5—14.8%;果實硬度高,果皮韌性強,耐貯藏是名副其實的“黃金”產品。
生產情況
2015年,開陽縣種植枇杷近3000多公頃。
2017年,開陽縣培育龍頭種植企業3家,帶動發展種植農戶3900餘戶,種植面積達8萬餘畝,年產業總產值1.4億元,同比增長21.3%。
產品榮譽
2014年09月0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開陽枇杷”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開陽枇杷(開陽富硒枇杷)產地範圍為貴州省開陽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大五星。
二、立地條件
土壤為砂質土或改良後的紅黃壤土,有機質含量≥1.0%,pH值5.5至7.5,坡度低於25度。
三、栽培管理
1.育苗:以枇杷實生苗為砧木,採用嫁接育苗。
2.栽植:
(1)栽植時間:春植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秋植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2)栽植密度:栽植株數≤850株/每公頃。
3.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年施有機肥≥35噸/公頃。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5月中旬至6月果皮轉成黃色後分批採收。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型近圓形,色澤金黃,近橙紅色,果肉鮮嫩多汁,酸甜適口。
2.理化指標:
單果重≥25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總酸(可滴定酸)含量≤0.6%,硒含量為0.01毫克/千克至0.05毫克/千克。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開陽枇杷(開陽富硒枇杷)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貴州省開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開陽枇杷(開陽富硒枇杷)的檢測機構由貴州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