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中國家的高等教育:環境變遷與大學的回應

開發中國家的高等教育:環境變遷與大學的回應

《開發中國家的高等教育:環境變遷與大學的回應》提出了開發中國家高等教育機構在面對環境變化時必須解決的五項關鍵議題:尋求政府與大學之間新的平衡;實施自治;在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的同時,確保公平、提高質量、控制成本;應對新的責任壓力和責任形式;支持大學教師的新角色。《開發中國家的高等教育:環境變遷與大學的回應》根據不同國家的情況並結合議題,給出了相關的實際案例,解剖成功案例中教育決策者的應對策略和方法,並尋求其中的共性問題,為關注高等教育創新與變革的人士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發中國家的高等教育:環境變遷與大學的回應
  • 類型:高等教育理論與管理
  •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1153673
  •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 作者:戴維·查普曼 安·奧斯汀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9頁
  • 開本:16
  • 定價:35.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開發中國家的高等教育:環境變遷與大學的回應》為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譯者:范怡紅 編者:(美國)戴維·查普曼 (美國)安·奧斯汀
安·奧斯汀(Ann E.Austin),密西根州立大學副教授,非洲研究中心核心成員之一,主要從事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研究。她的研究與教學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組織變革、學術文化、大學教師專業發展以及教學等相關問題。1998年,《變革:高等教育雜誌》授予她“四十大學術青年領袖”稱號。1998年她在南非伊莉莎白港大學做富布萊特學者,從事院校改革、課程發展、大學教師發展及創新型教學等研究。她還和其他十二所南非高校的學術人員、院校領導人一起從事合作研究。現有專著和編著八部,並發表大量期刊論文和書籍章節。
戴維·查普曼(David w.Chapman),明尼蘇達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系教育學教授,專門研究國際發展援助。他曾為世界銀行、美國國際發展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開發銀行、美洲開發銀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類似機構在三十多個國家工作過。已出版專著或編著六部,發表上百篇期刊論文,其中很多涉及國際背景下的教育系統發展問題。他曾擔任《教育研究國際期刊》1998年12月刊的特邀協作編輯。

媒體推薦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高等教育面臨著全球化與信息化社會所帶來的雙重挑戰。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高等教育機構的進取與創新已成為各國大學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
查普曼與奧斯汀圍繞著開發中國家的高等教育所面臨的一系列關鍵問題提出了思考與對策:政府和高校間的關係如何求得平衡;高校如何通過管理與領導創新來處理好新型的自治;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如何解決數量與質量、公平與效率的矛盾;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如何提高科研和教學的質量;如何滿足越來越多樣化的學生的不同需求;對承擔新角色的教師們如何提供系統的、有計畫的支持;等等。作者結合鮮活的案例,為政府官員、高校管理層、大學教師及學生等削析應對策略和辦法,並提出了相關建議。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 范怡紅教授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引言與概述
第一章 開發中國家高等教育不斷變化的背景
第二章 處於轉折點的高等教育

第二部分 尋求政府與大學關係的新平衡
第三章 轉型中的大學:俄羅斯高等教育私有化、分權、大學自治政策探析
第四章 逃離自由:巴西聯邦直屬大學抵制院校自治
第五章 當目標發生衝突時:寮國的高等教育

第三部分 迎接自治權擴大的挑戰
第六章 非洲高等教育的復興——目前的挑戰和未來的希望
第七章 蒙古高等教育現狀:民主化轉型的困境
第八章 面向21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擴招、調整和全球化

第四部分 高等教育的規模擴張與公平實現
第九章 開發中國家高等教育的公平效應:入學機會、選擇權與就讀持續性

第五部分 新的壓力與責任形式
第十章 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確立開發中國家的有效政策

第六部分 支持大學教師的新角色
第十一章 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對教師問題的解析
第十二章 轉型時期的大學教師:角色、挑戰和職業發展需求

第七部分 結論、教訓和未來方向
第十三章 平衡壓力 促進合作
譯者後記
作者簡介

文摘

第一章 開發中國家高等教育不斷變化的背景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導,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就讀學生中有半數在開發中國家(World Bank,2000)。據統計,學院和大學的註冊學生數將從1991年的65,000,000人增長到2015年的97,000,000人(World Bank,2000)。毋庸置疑,大部分開發中國家的政府都會把擴大高等教育人學機會和提升高等教育質量作為國家優先決策的重點。人口因素、政治和經濟的挑戰、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增強國家自豪感等因素,推動各國政府越來越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同時很多政府也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困境,其他部門也在競爭公共財政,這限制了政府在大學校園建設、教師工資和學生獎學金和助學金等方面的投入。大部分開發中國家的政府領導人和教育領導人都在積極尋求經濟、更創新的方式,以擴大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並改善其質量。
然而,領導者們發現,政府部門和高等教育機構對如何進行變革以及大學和學院應該如何運作這兩個方面很難達到預期的共識。面臨對高等教育進行重塑和改革這一複雜議題,政府官員和教育者都在爭取重新確定新的結構、新的規劃、新的程式以及政府和高校間新的關係。高等教育的結構和運作方面的每一個變化所引發的連鎖效應,都會對高等教育機構、學生、教師、市民以及與政府的關係產生影響。

後記

經過近一年的共同努力,這部譯著終於完成了。參加該書翻譯工作的人員如下:范怡紅:叢書總序、第一章、第二章、第十三章;洪榮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十二章;黎斌: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譚敏: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作者簡介。全書由范怡紅統稿、修改、審校,蔡春燕進行格式整理。
由於原著涉及很多開發中國家的背景知識,對每個翻譯組成員都是一項挑戰,同時也是極好的鍛鍊機會,統稿、修改、審校也花了很多工夫。在此感謝全組成員的認真工作。譯文中如有翻譯不當的地方,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序言

中國高等教育在過去的二十年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這種發展為相當廣泛的學生群體開放並拓展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目前,中國已有2000多所普通高校,每年招收600多萬學生。此外,中國還是國際留學生的第六大主要目的地國家。
中國高等教育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僅僅是入學規模的擴充,中國的大學已經成長為一股重要的科研力量。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授予國,2005年中國用於研究與開發的支出高居全球第三(占全球10%)。
中國高等教育是在高校管理、經費劃撥、本科評估等主要方面改革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高等教育責任與管理權進一步下放給院校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高校的運營方式。同時,管理權的下放對高校管理人員的經營與領導技能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自高校擴招以來,中國高校教師數迅速增長。因此,高校有必要關注教師職業發展規劃與激勵機制的效能,以幫助這些學術人員適應他們的新角色。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系統的擴充及多樣化,很有必要對高等教育系統自身進行更多的研究與分析,以此作為評價相關政策及實踐的基礎。中國在這方面取得的一個積極進展就是越來越多的人有意將高等教育作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在中國,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教育中心與機構已由1990年的4家增長到2006年的16家,這些機構正共同致力於高等教育的科學研究。
儘管中國高校管理者和教學人員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具有其獨特性,但實際上這些也是許多其他國家正在應對的問題。在《開發中國家的高等教育》一書中,我們力求能夠分享不同國家的高等教育經驗與見解,希望這種分享能夠成為人們進行高等教育研究與分析的基礎,最終為改善中國及其他國家的高等教育有所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