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學校實行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校委會相互激勵、相互制衡的運行機制和出資者、管理者、教職工職權分明的管理體制;實現了獨立法人、獨立校園、獨立核算,真正成為自主管理、自負利虧、自擔風險、自我發展的股份制初級中學。承淮中傳統,樹開明形象,創一流品牌。淮安市開明中學以省淮陰中學為依託,在社會化辦學的浪潮中,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辦學宗旨,獨樹一幟,成功地開闢了自己的領地。新的課程改革是適應新的教育形勢需要的一次基礎教育改革,它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給教育教學帶來全新的理念。自2011年始,名稱為淮陰中學教育集團清宴校區,以著名的園林景點——清宴園為鄰而得名。
教學理念
和本地區許多學校一樣,我們學校於 2003 年正式進入新課程的實施階段,兩年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呈現了嶄新的教育風貌。學校處處洋溢著“以人為本”的氣息。首先,學校注重培育良好的育人環境,突出校園文化的薰陶。不管是櫥窗內容的布置,還是每一處標語的設計;不管是一個學生活動的開展,還是一次師生心靈的交流;不管是一次考核的創意,還是對每一位學生髮展的密切關注,等等方面都體現對“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的育人理念。 > 其次,學校在課程設定上,在原來“開足開齊國家指令性課程”基礎上,更是加大力度研究、開發校本課程開發和綜合實踐活動課,極大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了他們自主學習、活動的興趣。 > 再次,師生關係更加融洽、平等,教師教學方式出現了全新的面貌。注重創設教學情景,聯繫學生經驗,倡導活動體驗,激活學生思維,講究思想滲透,加強課堂延伸,關注社會生活,成為了所有教師的共同追求,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其中,一切都是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終身發展”展開,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今,我們的學生蓬勃向上,積極進取,想學習,能學習,會學習,愛學習,他們學習方式、學習熱情,學習活力,和全面發展的自我要求,體現了新課程帶來的強勁的驅動力。
發展歷程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學校每個人,從學校領導,到每個教職員工,在思想上牢記“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行動上,認真學習,轉換觀念,積極探索,努力實踐,銳
開明中學軍訓
意進取,與學生、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一起努力,成績斐然,效果顯著。在 2004 年年底淮安市“課改先進學校”評比驗收中,專家組認為我們學校不但已經是“課改先進學校”,更稱得上是“課改模範學校”。基本做法 :1 、政策上宣傳,制度上保證,評價上引導,是新課程實施的必由之路。 > 學校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曾召集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照“新課標”,開展全校大討論,並人人就此寫出“我心目中一節好課”的標準,從感性和理性上讓老師加深了對新課程的認識。然後學校就此組織有關力量改進、審定了“開明中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為了轉變教職工的學生觀,我們組織了專項討論,有三位老師的關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一組討論文章發表在 2005 年《江蘇教育》雜誌上。2 、不斷加強師資培訓,從根本上促進新課程實施的效益。 > 在培訓上狠做文章。首先是配合上級部門的專門要求,不惜人力、物力、財力,做好新課程的省級、市級、校級三級培訓,並立足於校本培訓,取得良好效果。3 、加強教學管理,促進新課程實施的規範性。 > 對照新課程要求,學校規範教學細則要求,加強教學的過程管理,促進教學各個環節的規範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努力抓好“三個結合”,即一般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聽課和督導相結合,學生評價與學校考核相結合。 為了在新課程實施上抓細、抓實,突出備課組的合力,在課堂教學操作上,採取這樣的思路∶學習“新課標”→研討某一教學內容價值和實施的途徑→指定一位教師就此開設示範課,全備課組聽課→對照三維目標,認真評課→進行教學反思、改進、充實,然後全組開展相關教學→總結經驗,向其他學科推廣。在實施“課程的價值與實現課題研究”中主要採取這樣的思路,效果顯著,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很多教師走上工作崗位不久,課堂教學水平突飛猛進,許多人在省、市優課評比活動中榮獲一等獎。重視各類試卷的命題和評價,引導新課程教學的方向。學校建立嚴格的審題制度,平時的命題由備課長負責,反覆“磨題”;在考試管理上,細化、落實考務各項工作,保證考試的公正無誤,嚴格把握好∶命題關、監考關、閱卷關、分析關,要求教師認真嚴肅地填寫《試題分析表》《考試情況分析表》《教師教學情況反思總結表》。4 、做好教科研和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學校課程改革深入發展。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積極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這兩項工作的新思路。首先,積極引導老師學習相關的理論書籍和實踐經驗,積極轉換教育教學理念。學校為老師配發新課程相關書籍,要求老師寫讀書筆記。其次,要求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提升自己的新課程的認識和操作水平。第三、建立相應的交流平台,幫助教師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我校制定了《校內公開課管理暫行辦法》,加大教改年級每位老師的開課頻度,通過開設公開課,研究課,相互學習和研討,促進了教師的課程發展。 學校積極建立校本培訓計畫,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年輕老師的培訓、交流。全面實施教學業務評優工程,繼續開展教師教學業務系列評優活動,舉辦新教師達標課和初級教師教學基本功系列比賽(含教學設計與手寫教案比賽,課件製作比賽、課堂教學比賽、論文比賽、書法比賽等項目),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展示的舞台。5 、改革對學生的評價模式,促進新課程健康成長。 新的課程需要新的課程評價體系。兩年來,我們在課程評價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在促進學生成長方面,我們研究、制定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定方案”,並據此設計並實施了《學生學期成長記錄袋》,對學生進行長的的全面的評價。首先,我們改過去單一反映考試成績的“家長報告書”為“學生素質報告書”,實行以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班主任、任課老師、家長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在內容上,從關注學生學科分數轉變為關心學生學習品質與能力特點;沒有了令人乏味的套話,有的是老師們溫馨的寄語、善意的提醒;看不到批評與否定,躍然紙上的都是一個個對充滿靈氣,多姿多彩生命的讚賞;“我最欣賞的一句格言”,“我的同學對我說”,“我最愉快的事”,“我最大的收穫”,“我最重要的榮譽”,“我最有意義的事”,“新年的規劃”,“學科學習評價”、“家長贈言”、“班主任寄語”等欄目新穎、豐富、貼切;“新的學校、新的生活,今天我們長大了”,“美麗的校園留下我們奮鬥的足跡”,“面對明天,面對未來我們信心百倍”,三個年級階段,三個重要主題,更是加深了學生對自己,對生活,對學習的理解與認識。從 2004 年起在初二年級,從本學期起在三個年級推行《成長記錄卡》,促進學生自我激勵,自己約束,自我教育.
教學理念
和本地區許多學校一樣,我們學校於 2003 年正式進入新課程的實施階段,兩年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呈現了嶄新的教育風貌。學校處處洋溢著“以人為本”的氣息。
首先,學校注重培育良好的育人環境,突出校園文化的薰陶。不管是櫥窗內容的布置,還是每一處標語的設計;不管是一個學生活動的開展,還是一次師生心靈的交流;不管是一次考核的創意,還是對每一位學生髮展的密切關注,等等方面都體現對“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的育人理念。 > 其次,學校在課程設定上,在原來“開足開齊國家指令性課程”基礎上,更是加大力度研究、開發校本課程開發和綜合實踐活動課,極大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了他們自主學習、活動的興趣。 > 再次,師生關係更加融洽、平等,教師教學方式出現了全新的面貌。注重創設教學情景,聯繫學生經驗,倡導活動體驗,激活學生思維,講究思想滲透,加強課堂延伸,關注社會生活,成為了所有教師的共同追求,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其中,一切都是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終身發展”展開,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今,我們的學生蓬勃向上,積極進取,想學習,能學習,會學習,愛學習,他們學習方式、學習熱情,學習活力,和全面發展的自我要求,體現了新課程帶來的強勁的驅動力。
發展歷程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學校每個人,從學校領導,到每個教職員工,在思想上牢記“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行動上,認真學習,轉換觀念,積極探索,努力實踐,銳意進取,與學生、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一起努力,成績斐然,效果顯著。在 2004 年年底淮安市“課改先進學校”評比驗收中,專家組認為我們學校不但已經是“課改先進學校”,更稱得上是“課改模範學校”。
基本做法 :
1 、政策上宣傳,制度上保證,評價上引導,是新課程實施的必由之路。 > 學校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曾召集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照“新課標”,開展全校大討論,並人人就此寫出“我心目中一節好課”的標準,從感性和理性上讓老師加深了對新課程的認識。然後學校就此組織有關力量改進、審定了“開明中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為了轉變教職工的學生觀,我們組織了專項討論,有三位老師的關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一組討論文章發表在 2005 年《江蘇教育》雜誌上。
2 、不斷加強師資培訓,從根本上促進新課程實施的效益。 > 在培訓上狠做文章。首先是配合上級部門的專門要求,不惜人力、物力、財力,做好新課程的省級、市級、校級三級培訓,並立足於校本培訓,取得良好效果。
3 、加強教學管理,促進新課程實施的規範性。 > 對照新課程要求,學校規範教學細則要求,加強教學的過程管理,促進教學各個環節的規範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努力抓好“三個結合”,即一般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聽課和督導相結合,學生評價與學校考核相結合。 為了在新課程實施上抓細、抓實,突出備課組的合力,在課堂教學操作上,採取這樣的思路∶學習“新課標”→研討某一教學內容價值和實施的途徑→指定一位教師就此開設示範課,全備課組聽課→對照三維目標,認真評課→進行教學反思、改進、充實,然後全組開展相關教學→總結經驗,向其他學科推廣。在實施“課程的價值與實現課題研究”中主要採取這樣的思路,效果顯著,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很多教師走上工作崗位不久,課堂教學水平突飛猛進,許多人在省、市優課評比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重視各類試卷的命題和評價,引導新課程教學的方向。學校建立嚴格的審題制度,平時的命題由備課長負責,反覆“磨題”;在考試管理上,細化、落實考務各項工作,保證考試的公正無誤,嚴格把握好∶命題關、監考關、閱卷關、分析關,要求教師認真嚴肅地填寫《試題分析表》《考試情況分析表》《教師教學情況反思總結表》。
4 、做好教科研和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學校課程改革深入發展。
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積極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這兩項工作的新思路。
首先,積極引導老師學習相關的理論書籍和實踐經驗,積極轉換教育教學理念。學校為老師配發新課程相關書籍,要求老師寫讀書筆記。
其次,要求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提升自己的新課程的認識和操作水平。
第三、建立相應的交流平台,幫助教師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我校制定了《校內公開課管理暫行辦法》,加大教改年級每位老師的開課頻度,通過開設公開課,研究課,相互學習和研討,促進了教師的課程發展。 學校積極建立校本培訓計畫,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年輕老師的培訓、交流。全面實施教學業務評優工程,繼續開展教師教學業務系列評優活動,舉辦新教師達標課和初級教師教學基本功系列比賽(含教學設計與手寫教案比賽,課件製作比賽、課堂教學比賽、論文比賽、書法比賽等項目),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展示的舞台。
5 、改革對學生的評價模式,促進新課程健康成長。 新的課程需要新的課程評價體系。兩年來,我們在課程評價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
在促進學生成長方面,我們研究、制定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定方案”,並據此設計並實施了《學生學期成長記錄袋》,對學生進行長的的全面的評價。首先,我們改過去單一反映考試成績的“家長報告書”為“學生素質報告書”,實行以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班主任、任課老師、家長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在內容上,從關注學生學科分數轉變為關心學生學習品質與能力特點;沒有了令人乏味的套話,有的是老師們溫馨的寄語、善意的提醒;看不到批評與否定,躍然紙上的都是一個個對充滿靈氣,多姿多彩生命的讚賞;“我最欣賞的一句格言”,“我的同學對我說”,“我最愉快的事”,“我最大的收穫”,“我最重要的榮譽”,“我最有意義的事”,“新年的規劃”,“學科學習評價”、“家長贈言”、“班主任寄語”等欄目新穎、豐富、貼切;“新的學校、新的生活,今天我們長大了”,“美麗的校園留下我們奮鬥的足跡”,“面對明天,面對未來我們信心百倍”,三個年級階段,三個重要主題,更是加深了學生對自己,對生活,對學習的理解與認識。
從 2004 年起在初二年級,從本學期起在三個年級推行《成長記錄卡》,促進學生自我激勵,自己約束,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