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產生和發展
關係型資料庫產生後很快就成為
資料庫系統的主流產品,由於每個DBMS廠商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人們很早就產生了標準化的想法,於是產生了SQL,由於其語法規範逐漸為人所接受,成為RDBMS上的主導語言。最初,各資料庫廠商為了解決互連的問題,往往提供嵌入式SQL API,用戶在客戶機端要作業系統中的RDBMS時,往往要在程式中嵌入SQL語句進行
預編譯。由於不同廠商在數據格式、數據操作、具體實現甚至語法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所以彼此不能兼容。
長期以來,這種API的非規範情況令用戶和RDBMS廠商都不能滿意。在80年代後期,一些著名的廠商結成了SQL Access Group(簡稱SAG),提出了SQL API的規範核心:調用級接口(Call Level Interface),簡稱CLI。
1991年11月,微軟宣布了ODBC,次年推出可用版本。1992年2月,推出了ODBC SDK 2.0版。ODBC基於SAG的SQL CAE草案所規定的語法,共分為Core、Level 1、 Level 2三種定義,分別規範了22、16、13共51條命令,其中29條命令甚至超越了SAG CLI中原有的定義,功能強大而靈活。它還包括標準的錯誤代碼集、標準的連線和登錄DBMS方法、標準的數據類型表示等。
由於ODBC思想上的先進性,且沒有同類的標準或產品與之競爭,它一枝獨秀,推出後僅僅兩三年就受到了眾多廠家與用戶的青睞,成為一種廣為接受的標準。常見的DBMS都提供了ODBC的驅動接口。ODBC成為
客戶機/伺服器系統中的一個重要支持技術。
2. 基本思想與特點
ODBC的基本思想是為用戶提供簡單、標準、透明的資料庫連線的公共
編程接口,開發廠商根據ODBC的標準去實現底層的驅動程式,這個驅動對用戶是透明的,並允許根據不同的DBMS採用不同的技術加以最佳化實現,這就利於不斷吸收新的技術而趨完善。
這同時也就是資料庫驅動的思想。ODBC出現以後,用戶安裝不同的DBMS驅動就可用同樣的SQL語句實現在不同DBMS上進行同樣的操作,而且無需預編譯。ODBC帶來了資料庫連線方式的變革。在傳統方式中,開發人員要熟悉多個DBMS及其API,一旦DBMS端出現變動,則往往導致用戶端系統重新編建或者
原始碼的修改,這給開發和維護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在ODBC方式中,不管底層網路環境如何,也無論採用何種DBMS,用戶在程式中都使用同一套標準代碼,無需逐個了解各DBMS及其API的特點,
源程式不因底層的變化而重新編建或修改,從而減輕了開發維護的工作量,縮短了開發周期。
概括起來,ODBC具有以下靈活的特點:
1)使
用戶程式有很高的
互操作性,相同的
目標代碼適用於不同的DBMS;特定 DBMS 的一個 ODBC 驅動程式允許任何已啟用 ODBC 的應用程式成為 ODBC 客戶端。
2)由於ODBC的開放性,它為程式集成提供了便利,為客戶機/伺服器結構提供了技術支持。
3)由於套用與底層網路環境和DBMS分開,簡化了開發維護上的困難。應用程式開發人員不需要修改他們的應用程式,即可讓它們可以訪問多個後端中的數據。只要特定後端有 ODBC 驅動程式,支持 ODBC 的前端可以訪問它。
3. 體系結構和實現
ODBC是依靠
分層結構來實現的,如此可保證其標準性和開放性。ODBC共分為四層:應用程式、驅動程式管理器、驅動程式和
數據源。微軟公司對ODBC規程進行了規範,它為
套用層的開發者和用戶提供標準的函式、語法和錯誤代碼等,微軟還提供了驅動程式管理器,它在Windows中是一個動態程式庫即ODBC.DLL。驅動程式層由微軟、DBMS廠商或第三開發商提供,它必須符合ODBC的規程,對於Oracle,它是ORA6WIN.DLL,對於SQL Server,它是SQLSRVR.DLL。
3.1應用程式層(Application)
使用ODBC接口的應用程式可執行以下任務:①請求與
數據源的連線和會話(SQLConnect); ②向數據源傳送SQL請求(SQLExecDirct或SQLExecute); ③對SQL請求的結果定義存儲區和數據格式; ④請求結果; ⑤處理錯誤; ⑥如果需要,把結果返回給用戶; ⑦對
事務進行控制,請求執行或回退操作(SQLTransact); ⑧終止對數據源的連線(SQLDisconnect)。
3.2驅動程式管理器(Driver Manager)
由微軟提供的驅動程式管理器是帶有輸入庫的
動態連線庫ODBC.DLL,其主要目的是裝入驅動程式,此外還執行以下工作:
①處理幾個ODBC初始化調用;
③為ODBC調用提供參數和次序驗證。
3.3驅動程式(Driver)
驅動程式是實現ODBC函式和數據源互動的DLL,當應用程式調用SQL Connect或者SQLDriver Connect函式時,驅動程式管理器裝入相應的驅動程式,它對來自應用程式的ODBC
函式調用進行應答,按照其要求執行以下任務:①建立與
數據源的連線;②向數據源提交請求;③在應用程式需求時,轉換數據格式;④返回結果給應用程式;⑤將運行錯誤格式化為標準代碼返回;⑥在需要時說明和處理游標。
以上這些功能都是對應用程式層功能的具體實現。驅動程式的配置方式可以劃分為以下兩種。
1)單層次(single-tier)這種方式下,驅動程式要處理ODBC調用SQL語句,並直接操縱資料庫,因此具有數據存取功能。這種配置最常見的是同一台微機之上異種資料庫通過ODBC存取,如在Powerbuilder中存取XBase、Excel、Paradox等數據檔案。
2)多層次(multiple-tier)這種配置中驅動程式僅僅處理ODBC調用,而將SQL語句交給伺服器執行,然後返回結果。這種情況往往是應用程式、驅動程式管理器、驅動程式駐留在客戶機端,而數據源和數據存取功能放在伺服器端。譬如用Foxpro或Excel存取SQL Server或Oracle上的數據。
有時在以上兩者之間加上
網關以解決
通信協定的轉換等問題,這時驅動程式要將請求先傳送給網關。
3.4數據源
由用戶想要存取的數據和它相關的作業系統、DBMS及網路環境組成。
4. 一致性級別
從應用程式觀點來看,最理想的情況是每個數據源和
驅動程式都支持同一套ODBC
函式調用和SQL語句。但是由於形形色色的DBMS在實現上有很大的差異,它們所依賴的系統和環境也各不相同,在對ODBC支持的程度上就不一致。一致性級別(Conformance Levels)建立了對眾多功能的標準劃分,為應用程式和驅動程式提供幫助和選擇的依據。它劃定了驅動程式所支持的ODBC函式和SQL語句的範圍,我們可以用SQLGetInfo、SQLGetFunctions、SQLTypeInfo三個函式獲知驅動程式所支持的功能集。
ODBC從API和SQL語法兩方面劃分級別。
4.1API的一致性
1)核心API 它包括了與SAG的CLI相匹配的基本功能,包括:分配與釋放環境、連線及語句句柄;連線到數據源;準備並執行SQL語句或立即執行SQL語句;為SQL語句和結果列中的參數分配存儲器;從結果中檢索數據,檢索結果的信息;提交和撤消事務處理;檢索錯誤信息。
2)一級API 它包括了核心API的全部功能,比如用特定
驅動程式的對話框連線到
數據源;設定和查詢語句值和連線選項;送部分或全部參數值;檢索部分和全部結果;檢索目錄信息;檢索關於驅動程式和數據源的信息。
3)二級API 其功能包括核心和一級API的全部功能;瀏覽可獲得的連線和可獲得的數據源列表;傳送參數值
數組,檢索結果數組;檢索參數個數及參數描述;套用可捲動的游標;檢索SQL語句和本機表格;檢索各種目錄信息;調用轉換DLL。
4.2SQL語法的一致性級別
從SQL方面可劃分為最小的SQL語法、核心SQL語法和擴展SQL語法三個等級。
ODBC現在看來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東西,在1996年左右就比較定型了,其最新的版本是 3.8,MICROSOFT也不打算對它做什麼大的更新。然而,正因為它是一個比較成熟和古老的規範,ODBC在大多數DBMS上都可以使用,可以說一個像樣的DBMS都應該支持ODBC 3.0或以上的版本。
5. 使用 ODBC 的示例
1)Access 前端使用 Oracle ODBC 驅動程式(Access 1.1 隨附)訪問 Oracle 後端的數據。
2)Visual Basic 前端使用 dBASE ODBC 驅動程式(它是 MS ODBC 資料庫驅動程式包的一部分)訪問 dBASE 後端的數據。
3)使用 C+ODBC SDK+Win SDK 編寫的 C 應用程式使用 Rochester Software 提供的 AS/400 ODBC 驅動程式訪問 AS/400 中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