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病房”,是一種設立在精神衛生專科醫院中不實行封閉式管理的病房。它隸屬於“心理科”,真正的名字是“心理治療病房”。專家認為,精神疾病專科醫院設立的“開放式病房”,為減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渠道和方式,值得提倡和推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放式病房
- 隸屬:“心理科”
- 真正的名字:“心理治療病房”
- 類型:病房
入住流程,入住特點,深度解析,謹慎入住,不適宜人群,
入住流程
儘管這個病房叫做“開放式”,但並不是有一些人想像的那樣,只要因為壓力過大、情緒低落就可以跑來要求入住“開放式病房”,必須要嚴格遵守相應的流程。
一般入院的流程:當你感覺某些不適心理或行為習慣甚至是“生理疾病”開始嚴重干擾正常的工作生活,需要疏導和治療時,可以先去心理科看門診,當醫生認為必要時會推薦你入住“開放式病房”;如果症狀較輕,程度較淺,則可能只需要進行階段性常規的心理輔導,無需入院。根據專家的經驗,由於畢竟這是治療“精神疾病”的醫院,人們在出現一些最初的不良情緒反應後,出於傳統認知對這類地方的排斥,可能不太容易會直接找上門來。前來問診的人,大部分都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神經症”症狀,比如堅信自己患有某種癌症或重病,出現強迫型反應,無法入睡等等。根據統計,比例最大的主要是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和厭食症。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五花八門的“病”,大部分都是“神經症”一類的,其中有很多都屬於“軀體形式障礙”。此外還有諸如失眠症、人格障礙等方面的患者。
入住特點
選擇住進“開放式病房”的人意識一般都十分清醒,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精神病”患者。他們大多只是因為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或者是某件應激性的刺激事件而形成了一些比較難以自我調節的心理問題。因此自願來到這裡,接受專業的心理輔導並尋求系統的環境支持。這裡基本上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因此,“開放式”病房不同於以往精神病院的一般病房,不設定強制隔離與24小時警戒監控,人們完全是自願入住。由於住在這裡的人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精神疾病,他們大多只是伴隨一定的心理問題。因此他們的日常起居並不受到監視與管束,平時都和醫護人員一起去食堂吃飯,自由出入病房,隨時可以回家,家屬也可以陪住。真正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深度解析
謹慎入住
專家建議慎住“開放式病房”
住病房可以把人從壓力中抽離出來選擇入住心身科病房的人,某種程度上也是出於對環境的專業化需求。傳統的旅遊度假減壓方式,雖然宜人的風景可能會對焦慮症患者放鬆心情有所幫助,但是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因為其自身識別“快樂”的能力已經減弱,即使面對再多的美好景色也無濟於事。如果選擇待在家中修整,可能依舊躲不過諸如探望、造訪之類的干擾,收效甚微。職業人士為了緩解生活中由於身份、地位和社會角色所造成的困擾,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入住專業精神醫療機構的開放式病房。一方面,由於醫院為患者的隱私嚴格保密,因此可以使人確實從社會交往和工作的壓力中抽離出來,實現真正的休憩和放鬆。另一方面,依託醫院正規專業醫護人員的診斷和系統引導,有助於對症下藥,使人儘早恢復到正常的生活工作狀態。但是,這種“住院”方式投入的金錢成本也較為昂貴,需要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才可以負擔和享受。
不適宜人群
“開放式病房”不適合易受心理暗示的人群居住
儘管這類“開放式病房”採取完全自願的原則,患者都是依據自身意願自覺入住的,但孫欲曉表示,精神病院的特殊氛圍和治療方式,並不符合100%的適用性原則,特別是那些心理極易受到暗示的人,尤其不建議通過此種方式減壓。這類人往往對外界環境的抗干擾能力很差,容易形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結果。比如一個抑鬱的人,如果與他同屋的人在情緒上都比他消沉悲觀,那么他的情況有可能得不到任何好轉,反而會惡化。過斌主任告訴記者,儘管近年來精神衛生事業不斷加大宣傳力度,但“精神病院”依然是被不少人諱莫如深的“特殊地點”。因此,當一個心理極易受暗示的人住進“開放式病房”後,雖然他的日常起居不受干涉,整個治療過程也純屬自願,但依然會隱約懷有某種“我住在精神病院,是否就是精神病患者”的擔憂。這種心理會使他背負更加沉重的壓力,直接影響到他和醫護人員的溝通以及後期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