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圍牆

開放圍牆

《開放圍牆》為獨立學者,詩人,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散文作品。作品收錄在散文小說集《從今以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開放圍牆
  • 作品出處:從今往後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靈遁者
作品正文
開放圍牆
——靈遁者
前些日子,看到人們在議論中央的關於逐步打開封閉小區和機關大院的新聞。簡單來說就是拆牆,讓人口密集的中國人,活動空間更大。我聽了後,格外高興,這是難得的好事啊。
一個懂的心理學的人,一定知道打開圍牆,不是簡單打開了圍牆,開放了空間,方便了生活,更是打開了人們心靈的圍牆。心裡也更舒暢了。畢竟誰也不希望處處碰“壁”,處處被“賭”。
人們喜歡登高遠望,是為什麼?眼睛看到的地方,就是界限。這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多么實在的一句話。登高遠望,萬千景物盡收眼底,平凡的人也感覺胸中有萬千感慨和志向。
古有曹操《觀滄海》詩篇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何其擲地有聲。更有王安石《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無懼無畏。
今有毛澤東先生《沁園春·雪》中“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是何其豪壯。古今“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情懷都是一樣的。
寫到這,想到很早之前還看到過一則研究報導說,人的創作力,想像力和屋頂的高度是有關係的。屋頂高,則更利於創作。我認為是正確的。
我去寫字樓或者別人家,總是喜歡樓道寬敞,屋頂高高的。不喜歡屋頂很低的樓。那樣是不舒服和壓抑的。風水上也是這么看的。
一位空巢老人,被孝順兒子接到了北京,可是沒有過多久,老人自殺了。令人唏噓不解。類似的空巢老人自殺事件,已經不新奇了。有好多起了。
眼睛看到的地方,就是界限。這對普通人說是多么實在的一句話。一個封閉的單元房,加上一個封閉的小區。一個外來的農村老人,在兒女忙碌的時候,會做什麼? 什麼都沒有的做。
有的事做,是好事。所以好多老人一會也閒不住,洗洗刷刷,縫縫補補,就是要做事,這是幸福的。
可是不認識人,沒有傾訴的對象,沒有事做的老人,注定是孤獨的。他對著牆壁,對著封閉的小區,狹窄的空間,只能越來越沉悶,最後變成抑鬱,然後是自殺。
所以打開封閉的小區和機關大院,對老人,孩子,我們中年人,都是好的。打開牆,可以看到更遠的地方,可以看到更多的人,可以增加交流的機會。所以這不是簡單的圍牆,更多的牆是圍在了人們的心裡,環境改變心境,環境影響心理,這是值得肯定的思路。
我所住的小區,就不大。我在一樓,我門前經常有一個大概50多歲的人,坐在台階上,跟保健品公司的行銷人員通電話,一通話就是半小時。有時候為保健品的療效,還發生過大聲爭吵。大多時候,老人又在說自己的身體情況,家裡情況等等。反正肯定不是和一個行銷員聊。
不久前,正好偶遇一個朋友。她就是做電銷的。我跟她說了這個事情。她跟著說:“這很常見。我有時候和一些老太太,老頭聊,一聊就是一個小時。他們什麼都說。說她兒子咋樣,女兒咋樣。家裡發生了什麼事。甚至做什麼夢都給我說。有時候覺得啼笑皆非,有時候覺得他們也挺可憐。”
我聽了良久沉默,這是多么缺乏傾訴,才會這樣啊。我門前那個老頭就是那樣啊。有時候跟業務員吵了,可是過幾天,又見他和另一個業務員開始聊了。我猜他每次都在外面聊的原因,是害怕被家裡人知道吧。
我在想,會抑鬱是一種能力,生為人的驕傲。畢竟一隻螞蟻,是不會抑鬱的。可是因為抑鬱,而喪失了生命。我又該如何去想?
孤獨,抑鬱,焦慮等等辭彙,都不是因為單一的原因而產生的。一個老人的抑鬱,可能來自於屋頂太低,可能來自於兒女關心太少,可能來自於自己內心沉默等等。
所以政府建議打開小區和大院,我是格外高興。但總會有一些圍牆不會拆,總會有一些心靈的牆堵在人們的心口,那就需要身為子女的我們,去關心老人了,去關心孩子了。去把堵在他們心口的石頭拿掉。去拉著他們的手,到公園走走,到海邊走走。吹吹風,曬曬太陽。
我一直說吹風不要錢,但無比重要。曬太陽,不花錢,但無比溫暖。我們的心靈,有時候不需要很好的其他物質的東西,就需要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
拆開圍牆,更多的風來了,更多的陽光來了,更多的人來了。更多的笑聲自然也會更多。抑鬱的人不需要被同化,但一定需要出口。傾訴也好,走出去也好,總之出口很重要。
開放圍牆
摘自獨立學者,詩人,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散文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