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猶太人的希伯來聖經

據史料記載,開封猶太人初入中國時帶有希伯來文的“摩西五經”抄本(稱為“大經”或“道經”),定居後將其珍藏在“禮拜寺”(即猶太會堂)的至聖所”內。“至聖所”中有13張案桌,陳放著13個罩以帳幔的經龕,內中藏有13部經卷,正中一部紀念摩西,兩旁各6部紀念以色列十二支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封猶太人的希伯來聖經
  • 外文名:Kaifeng Jews'Hebrew Bible
經卷用希伯來文寫在羊皮上。每逢安息日,他們便聚集於一處宣讀經文,讀經人臉上蒙一層薄紗,以仿效摩西在西奈山下蒙著臉宣讀“十誡”和其他律法。如同歐洲各國的猶太人,他們也將大經分為53段,每周讀一段,一年中讀完全書。他們對聖經極為珍重,不許外人摘抄,更不許盜賣,聲稱“出賣聖經即出賣上帝”。一旦經書有所缺遺,他們便千方百計地轉錄補足。開封猶太教又被稱為“教經教”,即教人尊奉聖經的宗教,由此足見珍重聖經的程度。但這些聖經古本卻未在中國流傳下來,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隨著開封猶太人日漸被同化,能讀希伯來文的猶太遺民越來越少。到19世紀初,最後一位猶太人拉比去世,此後再也無人能讀聖經。無人讀經,對經書的重視程度自然越來越低。
2、西方傳道士多次騙買了部分書卷。從17世紀初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開始,西方人便得知開封有猶太遺民,並藏有“摩西五經”的抄本。他們對這些古老抄本十分重視,很想把它們弄到手,以便進行比較研究,糾正西方聖經抄本中的錯誤。為此,1613年,義大利神甫艾儒略(Julius Aleni)前往開封訪問,此後,西方傳教士又接二連三地來到開封。1851年5月,“倫敦猶太人布道會”的兩位使者邱天生、蔣榮基用400兩銀子買出6卷“摩西律法”;1866年2月,美國傳教士丁韙良(W.A.P.Martin)又取走兩部經卷(其中一卷後來傳到紐約的“美國聖經公會”)次年,另外3卷也落在美國主教施約瑟(S.I.Joseph S.)手中。
3、黃河水患一再毀壞了聖經古卷。據載,1462年黃水泛濫,開封猶太人損失了原有的經卷,後由寧波與寧夏的猶太遺民提供一部;16世紀末再次因水災失去經卷,後又從一個陝西回回手中買來一部(此乃一位以色列人的遺物);1642年李自成圍攻開封時,守城的明統治者決開黃河大堤,使開封再遭水淹,猶太人損失各種經書達26卷。前述“倫敦猶太人布道會”的使者買去的6卷書中,有一卷就帶有水漬的痕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