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省開化中學
- 外文名:KAIHUA HIGH SCHOOL
- 簡稱:開中
- 校訓:關愛每一個學生,賞識每一個學生,成就每一個學生
- 創辦時間:1944年
- 類別:公立省二級重點高中
- 現任校長:余岳峰
- 知名校友:占旭剛
- 所屬地區: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
- 主要獎項:抗擊非典工作先進單位 浙江省綠色學校 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 地址:開化縣城關鎮江東南路8號
辦學規模
辦學成果
辦學方針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抗日戰爭尚未勝利,正是國家多事之秋,學校條件較差,但師生們勤學共勉,學風嚴謹,生活儉僕。如葉左文先生,以60多歲的高齡,每次從縣城家中到學校,都是手提行李,往返步行,不辭跋涉之勞。他還自編講義,組織課外輔導等,並以“勤奮讀書,誠懇為人,為民眾出力”為座右銘教育學生。葉老是一位熱情的愛國主義者,抗日戰爭勝利,他欣喜若狂,在慶祝勝利後第一個元旦時,他和一位年青教師吾宗彭合作寫兩幅對聯貼在學校的大禮堂中,其一:
浩浩神州,雞唱千門除舊歲;
桓桓多士,春陽萬里頌新年。
當時吾宗彭老師還寫了劇本《天亮了》,由吾導演,演員在師生中挑選,演出時,四鄉民眾紛紛前來觀看。
1945年,自上饒集中營中逃出的中共黨員楊慶繁同志潛來開化,並在開中教書,宣傳革命道理,不久離去,後教師張恭曾作《金鏤曲·籠鷹》送給他。1946年冬,鄭士魁(1938年加入中共黨員)離開國民黨的中央航空學校,返回開化,任簡師附小主任,並在開中兼課,給學校帶來了新的氣息。他主張並選用“五四”以來魯迅、茅盾的語體文作教材,並在教師中展開了一場“文白”之爭,國文教師余章瑞就寫了《請別唱老調了》的文章,對守舊觀點進行了駁斥。在鄭的倡儀下,學校組織並演出了吳祖光編寫的話劇《風雪夜歸人》,由鄭導演,演員在全校師生中遴選,排練了40多天,於1947年元旦在江西會館演出,由於情節精彩,一時轟動山城,在民眾的心田裡播下了進步的種子。
1946年秋,學校創辦了《開化新報》,由鄭祖范、林友刻寫油印,特別是“風雨聲”和“也是新聞”兩個專欄,以短小精悍的筆法,揭露舊社會的黑暗面,深受讀者歡迎,後不到一年,即被當局查禁。
1948年下旬,在全國性的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民主運動影響下,由鄭士魁秘密帶頭,學校教師和當時縣師範部、師範附小的同仁簽名,油印並散發了一份《宣言》。《宣言》中說:“……我們要和平,反對中國人打中國人;要吃飯,反對拖欠薪金;要自由,反對政府迫害……”在簽名的同時,一些教師還摘要翻印了一些宣傳品,寄送到各鄉鎮國小,並準備於6月2日舉行全縣性的罷課罷教,示威遊行,後因當局的恫嚇、彈壓,遊行半途流產。
解放初期,學校為配合鎮壓土匪、鬥爭惡霸、土地改革等運動,師生共同排練了《劉胡蘭》、《大榆林》等節目,到馬金、蘇莊等鄉下演出,受到民眾熱烈歡迎。解放後,學校取締了原以“三民主義”為宗旨的訓育制度,取消了“公民”、“童子軍”軍課程,重新調整並開設新課程,如開設政治課,有計畫、有步驟地在師生中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革命人生觀的教育。1950年秋季開始,學校根據教育部頒發的《中學暫行教學計畫(草案)》,開設了政治、語文、數學、英語、自然、化學、物理、歷史、地理、體育、音樂、美術十二門課程,其中英語課於1956年停開。1950-1951年,學校通過各科教學,配合各科課外活動向學生進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教育。1951年寒假,部分教師赴衢州專署參加“鎮壓反革命”的學習;1952年全校教師又赴杭州參加“思想改造”的學習。1954年張樹藩調到開中任副校長,並於1957年學校建立了黨支部。
因學校規模擴大,原來的天香書院校址已顯得陳舊擁擠,不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下,縣長、書記親自選擇學校新址,並組織人馬建設新校舍。1955年秋,學校遷入城北花山東麓的新校舍,校舍面積217m2,時有7個班級,學生308人,教職員工31人。1956年,學校開始使用新教科書,語文分為漢語與寫作兩門。1957年,學校規模迅速增至10個班級,學生520人,教職員工40人,校舍又進行了擴建,其中教學用房與生活用房共達3730餘平方米。是年,因反右運動擴大化,部分教師受到衝擊,有8名教師被劃為右派。
1962年,為了貫徹中央“調整、充實、鞏固、提高”的八字方針,對學校的辦學規模進行了調整與緊縮,是年共12個班級,學生人數降為404名,教職員工49人。
1964年,學校回響毛澤東提出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以政治課教學、共青團、少先隊為陣地,以雷鋒同志忠於黨忠於人民,立場堅定,愛憎分明,公而忘私,熱愛集體,助人為樂的共產主義道德風尚為榜樣,深入開展“學雷鋒、爭三好”的活動,湧現出不少雷鋒式的班級和個人。學校還組織老師到社會上宣傳雷鋒的事跡,其中許志衡老師講述雷鋒事跡,聲情並茂,影響很大,傳遍了全縣城鄉的各個角落。6月學校實施教育部重訂的《中學生守則(草案)》八條。通過一系列的整頓、充實,學校的教育工作得到了穩定、健康地向前發展。
文革始初,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就受到嚴重的衝擊,不久學生開始造反、串連、奪權,進行所謂的“停課鬧革命”,許多老師遭受批鬥,曾有三名教職工被迫害致死,學校處於癱瘓狀態。
1968年進入“複課鬧革命”階段,把初、高中的學制均由原來的三年改為兩年,教學秩序仍極不正常。
1969年9月,學校“下伸”,改稱為“開化縣城關鎮五七中學”,由城關鎮工、貧管會領導。原校部分教師跟著下伸到城關鎮五七中學,還有的教師下放到各公社中學。當時,學校的編制是國中8個班,高中1個班。城關鎮把桃坑一個叫姣池移民生產隊的房屋、土地計30餘畝劃給學校作為學農基地。
1971年5月,學校又歸縣領導,稱“開化縣五七中學”。這時,學校主要貫徹“以學為主,兼學別樣”的指示,開展學工、學農、學軍活動。學校相繼辦起電鍍廠、肥皂廠等。1975年,學校在桃坑建立了學農分校,上課勞動一個月。當時學校仿部隊編制,以排(相當於現代的班)、班(相當於現代的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
1970年到1973年教學工作基本正常。“批林批孔”運動開展後,1974年6月,工宣隊進駐學校進行管理。當時物理課改成了機電課,寫大批判文章代替了語文課等等,採用實用主義的教學方法。
十年,足以使一切毀滅殆盡。然而這十年過去,越來越多的教師回到千瘡百孔的校園。他們帶著重建希望的理想,在黨的領導下醫治滿目瘡痍,再次重申知識的尊嚴和力量。
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時,學校初、高中各8個班;
1978年秋,開始施行教育部重頒的《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加強思想工作,強調基礎知識教學;
初、高中學制先後在1978年、1981年恢復為三年制,這時學校國中、高中六個年級共24個班;
1981年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開化中學成為省重點中學,校名確定為“浙江省開化中學”。
學校在日常教學工作的基礎上,注重教學成果的積累。從1984年開始編輯《耕耘集》,這一本本薈萃了辛勤的園丁們晶瑩汗水成果的小冊子雖然看上去普普通通,但它們記錄著教師們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而踏出的篤實而閃光的足跡。
學校對校園認真規劃合理布局,在花山腳下六十四畝並不寬裕的土地上,教學區、活動區和生活區分布井然有序,互不干擾。
1985年竣工的教學實驗辦公樓,大大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樓內有10個理科實驗室、2個階梯教室,以及計算機房,語音實驗室,教師閱覽室和25間教學辦公室。1994年10月新的教學大樓竣工,共有16個教室。
動亂後的十年是學校恢復生機的十年,是開中人緊密團結奮發努力的十年。八字校風深入人心,蔚為風氣。
1989年,在教學第一線成長起來的教師走上了學校領導工作崗位。以傅夢德、程航琛、朱俊為核心的學校黨政新班子發揮有能力、有幹勁、年富力強的優勢,全力以赴推進學校建設。他們在“八字校風”的基礎上更具體、深入地提出並倡導由“一個宗旨,兩個提倡,三個講究”組成的“開中人精神”:
“一個宗旨”即以黨的教育方針為依據、結合開化縣及開化中學的實際提出“以教學為中心,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宗旨;
“兩個提倡”就是“提倡團結協作精神,提倡苦幹奉獻精神”;
“三個講究”是指“講究科學管理,講究教學實績,講究服務育人”。
學校黨政領導是“開中人精神”的倡導者。學校黨支部發揮了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戰鬥堡壘作用。支部生活正常開展,黨內民主氣氛活躍,教師政治學習經常化,制度化;學生思想工作開展得活躍而有效。事實證明,統一的指導思想、穩固的行政班子、正確有力的領導使學校教學秩序進一步穩定,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縣教委的具體指導下,投資180多萬元,加上學校勤工儉學投入的100多萬,使學校建設初具規模。學校檔案工作被評為省級先進,1993年學校實驗室工作被評為市級先進,1994年學校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
學校工會在加強學校工作民主管理,調動廣大教職工在教書育人過程中的積極性,發揮其主人翁精神,真正起到了“職工之家”的作用。1988年、1990年兩次被評為衢州市工會先進集體。
在校團委的指導下,學校團隊工作成效顯著,1986年,學校創辦了全市第一所“少年團校”。1989年,初二(1)、(4)中隊獲全國中學少先隊創造杯獎,校少先隊被評為“全國紅旗大隊”。
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十分重視體育教學。在抓好體育課教學的同時,學校長期堅持“兩操兩活動”,每年舉辦一屆大型田徑運動會。1984年、1986年、1988年三次被評省人民政府授予“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田徑、籃球運動先後成為學校體育傳統項目。
1994年,學校以校慶50周年為契機,狠抓校風校紀教育,搞好校園文明建設。開展“三禁、三查”活動(“三禁”,即禁止學生在校內抽菸,禁止學生外出打電子遊戲,禁止學生外出看錄像和進入營業性舞廳和卡拉OK廳;“三查”,即查無故缺曠課,查破壞公物,查賭博、鬥毆等違法違紀行為),校風校紀明顯改善。高考取得好成績,上省專科線人數達95人,其中餘江騰同學獲得市理科狀元。校友占旭剛獲得第12屆亞運會男子70公斤級舉重冠軍,全校上下為之歡欣鼓舞。因成功舉辦50周年校慶活動受到縣政府通報表彰。12月,成立了“開化中學校友獎學基金會。”
1997年1月,第二幢新教學大樓竣工驗收,並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愛護公物”專項治理工作。啟動“名師工程”,完成原看守所劃撥房整修工作,解決了14位教師的住房困難。召開軍警民共建單位領導座談會,使共建工作走向規範化、制度化。學校加大投入,添置教師辦公木摺椅和實驗室、會議室座椅。黨總支舉行“迎香港回歸,重溫入黨宣誓”儀式,2名高三學生成為中共預備黨員。高考上專科線人數突破200大關,達201人,再創輝煌。食堂“蒸飯制”改為“買飯制”。實行學校基層管理體制改革,由“教研組、年級組兩組並存,教研組集體辦公”改為“教研組、年級組兩組並存,年級組集體辦公,黨政工基層組織落實在年級組”。學校加強了對備課組的領導管理,教務處制定了《備課組工作手冊》。教研組進行了調整,化學組、生物組合併為生化組,政治組、史地組合併為政史地組,體育組、勞藝組合併為體藝組。9月,錢江電視台專題介紹我校。縣人大代表視察我校,高度評價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10月,投資近4萬元組建鋼管樂隊,程航琛同志被評為全國群體工作先進個人,並赴上海出席全國八運會。“金龍卡”售飯系統安裝完畢,投入使用。隆重舉行第2屆藝術周活動,展現全體師生精神風貌,展示素質教育成果。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實驗室、圖書室、電教工作。
1998年3-4月,學校廣泛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關心和幫助貧困生。5月,開展文明教師評比活動。中考成績斐然。高考上專科線人數161人。8月,首次赴溫州招生。在校生總數為1626人,班級25個,教職工108人。11月,省教委領導視察我校。省“普實驗收組”來我校檢查驗收。芹江鐘廠向我校捐贈一批時鐘。學校後山花園“國本園”開始新建,共投資近20萬元。
1999年1月,4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開工,至2000年9月啟用,總投資600餘萬元。省教委主任侯靖方來我校視察,充分肯定我校的辦學成就。我校召開第一屆教學工作會議,表彰了部分教師和學生。2月,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工會委員會。4月30日,衢州市重點中學校長聯誼會在我校舉行。高考上省專科線人數達179人。9月,在校生總數為1768人,班級31個,教職工為116人。學校投入近50萬元,大力改進電化教學設施,每個教室都安裝了雙向閉路電視,新購電腦83台,廣大教職工掀起學習電腦高潮。11月,全校首次集中召開了家長會,校長作電視講話,家長會開得很成功,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2000年1月,召開了第四屆教育教學研討會。3月,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江澤民《關於教育問題的講話》和人民日報社論《全社會都要關心支持教育事業》。針對“減負提質”工作,學校進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關於減負工作的八項規定。4月,成立心理諮詢室,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學習、成才、擇業、人際關係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和矛盾。學校多功能餐廳、學生公寓破土動工。校團委組織優秀團員、學生幹部考察錢江源社會實踐活動。6月邀請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康承彬老師來校講學,並作師德報告。高考上省專科線人數達211人。暑期學校工會組織教職工“夏門之旅”度假活動。9月,在校生總數為1936人,班級32個,教職工115人。9月,400米標準田徑場竣工,標誌著學校辦學條件有了根本性改變,改寫了開化縣沒有標準田徑場的歷史。10月,浙師大外語學院實習小組來我校教育教學實習。市青語會常務理事會在我校舉行。兩屆奧運冠軍占旭剛回母校,讚嘆母校的巨變。12月,省英語特級教師王三立先生來校講學。成功舉辦第5屆藝術周活動。
2001年組織學生學習《浙江省中國小安全工作暫行規定》,開展校園安全教育活動。6月,舉行“黨在我心中”師生徵文比賽,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文藝晚會。高考取得輝煌成績,上省專科線327人,上重點線102人。文科600分以上3人,理科600分以上34人,其中,余向榮同學獲得市文科狀元。中考500分以上76人,創歷史新高。自此開始,初、高中分離,國中停招新生,高中擴大招生規模。學校投入巨資搞建設,學生多功能餐廳、學生公寓先後竣工投入使用。建成並開通校園IP寬頻區域網路,先後建成學生腳踏車棚、學生浴室、中型多功能會議室和體育健身中心。加強校園綠化美化,綠化面積達近2萬m2,占校園總面積的40.3%。校團委組織開展“保護母親河”簽字捐款活動。學校聘任法制副校長,通過了省級文明單位複查驗收,學校檔案室達省二級標準,為衢州市教育系統首家。新進教師21人,學校推行新老掛鈎制度,大力培養年輕教師。
2002年,學校認真組織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和浙江省委《浙江省公民道德規範》,開展多種形式教育活動。學校被評為首批省浙江省綠色學校,程航琛被評為市首屆名校長,駱少華被評為市首屆名師。學校成功舉辦第5屆教育教學研討會,加強了課題研究工作,有省級立項課題2項,市級立項課題4項(含一項市重點課題)。程航琛校長主持、江成風老師執筆的《大語文教育觀的實踐與研究》被評為市重點規劃課題一等獎。開展整頓校風活動,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舉辦了兩屆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班,促進了教師學用現代化教育手段的積極性。有14人次在全國數理化競賽中獲獎。高考上重點線82人,本科線309人,專科線391人。學校建成第二個語音教室和新的電腦房,新建15張露天桌球台,裝修了新會議室、體操房、學生閱覽室,重建全校排水系統,加強校園基本建設。
2004年,學校進入了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學校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做大做強開中為目標,實現第三次創業的良好開局。學校實施名師工程,建立校內學科帶頭人制度,認真學習貫徹執行新課程標準,認真做好學校升級評估工作。9月,錢明生老師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0月份,受省教育廳委託,由市教育局領導、專家組成的評估組對我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督導評估,認定我校符合省二級重點中學的標準,已報省教育廳審批。學校積極做好60周年校慶工作,認真總結辦學經驗,積極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再塑開中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