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開元塔
- 地理位置:開平市長沙馬山
- 著名景點:開元塔、金章閣
- 修建時間: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
歷史由來,建設發展,
歷史由來
開元塔,位於開平市長沙馬山.,始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當時四川南溪人葉重秀到開平任知縣,見開平立縣百年而文化不興,科舉寂寂無名,於是提議在馬山頂修建五層高的”文筆“ 一座,寄望多出人才,以振興開平文化。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江西吉水人張幫泰任開平縣令,又將”文筆“增高兩層,使與蒼城學宮的地階相齊,成鳳凰展翅翔天之勢,同時將”文筆“改名為”開元塔“,規定不出狀元不許開塔門,另在塔左側建”文印“一座,取名”金章閣“,意為有”筆“有”印“,必出俊彥。但由於開平始終未出過狀元,所以底層塔門至今未開。

建設發展
開元塔和金章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雖為封建科舉時代產物,但對激勵歷代開平人勤學向上,勇於進取有著積極的作用,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然而,由於年久失修,開元塔龜裂百出,岌岌可危,金章閣也於1996年崩塌,實為一大憾事。199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先後投入700多萬元,按修舊如舊原則修復了開元塔,在原址重建金章閣,在閣內設”孔聖堂“,立3.8米高的孔子銅像一座,於閣之西門外立龜趺,刻《開元塔賦》於其上;另建有牌樓、台階、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一批。目前,又積極籌劃盤山而上建立"嶺南第一碑廊",薈萃海內外文人騷客詩詞墨寶,為"藝術之鄉"添勝景。開元塔公園的建立,是開平人尊文重教的傳統美德的體現,也是開平政府通人和、僑梓同心的象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