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民族精神的中國故事:先秦至辛亥革命

閃耀民族精神的中國故事:先秦至辛亥革命

《閃耀民族精神的中國故事:先秦至辛亥革命》是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蔣金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閃耀民族精神的中國故事:先秦至辛亥革命
  • 作者:蔣金鏘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1日
  • 頁數:532 頁
  • 開本:16 開
  • ISBN: 9787010129990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閃耀民族精神的中國故事:先秦至辛亥革命》運用行文與引詩結合,敘事與點評結合,從實與敘情結合的文體,力求通過有血有肉、生動鮮活、具體形象的人物故事,詮釋和把握中華民族精神
新世紀以來,隨著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們党進一步地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這是事關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事關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一項戰略任務。為了從感性和理性的結合上加深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了解,本書撰寫了自先秦至辛亥革命數千年中六十個有影響的人物故事,按愛國主義及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共五個章節加以編輯。在每章開頭簡要介紹了它的具體內涵、形成過程和地位作用,在每章結尾簡要說明了我們黨對民族精神的繼承和升華,以及新形勢下發揚民族精神的著力點和落腳點。本書運用行文與引詩結合,敘事與點評結合,從實與敘情結合的文體,力求通過有血有肉、生動鮮活、具體形象的人物故事,詮釋和把握中華民族精神。

圖書目錄

前言
一愛國主義: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理念
引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忠貞愛國的屈原
“過秦”為鑑“治安”有策——善為國謀的賈誼
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堅守氣節的蘇武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忘身憂國、嘔心瀝血的諸葛亮
赤膽忠心如鐵石智勇兼備成大業——為國效力的鐵勒人契苾何力
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盡忠報國的岳飛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氣浩然的文天祥
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蒙冤仍念守衛江山的袁崇煥
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收復台灣的鄭成功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近代反帝鬥爭先鋒林則徐
老弱饋食丁壯赴戰——以韋紹光等為代表的三元里廣大人民開展的反侵略鬥爭
慷慨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蒙古族愛國將領裕謙
誓守鎮江以身殉國——滿族衛國名將海齡
英勇善戰寧死不屈——太平天國傑出青年將領陳玉成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衛海英雄鄧世昌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捨身變法的譚嗣同
碧血橫飛浩氣四塞——遺絕筆書赴難的黃花崗烈士林覺民
立誓救國救民吹響革命號角——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
振興中華的先驅引領巨變的偉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結語
二團結統一:中華民族精神的鮮明特徵
引言
巾幗英雄第一人衛國定邊善三朝——嶺南冼夫人
效力統一功績長存——高頰為結束分裂一統中國作出歷史貢獻
謀華夷一統重安定人心——耶律楚材立制治國
為國事重不敢顧私——施琅為台灣回歸建功立業
被迫離鄉念祖國堅忍不拔萬里歸——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重投祖國懷抱的英雄史詩
舉國一統心之所向——五世達賴、六世班禪朝覲
心向祖國血染高原——十三世達賴與近代西藏軍民的反英侵略鬥爭
輿櫬出關衛國建功——左宗棠抗擊外敵、收復新疆
衛國土屢建戰功反割台浴血沙場——台灣徐驤率義軍英勇抗日
結語
三愛好和平:中華民族精神的價值取向
引言
止戈為帛和睦共處——魏莊子以德綏戎
聞道尋源使從此天路回——張騫開拓絲綢之路
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昭君出塞
致遠之路揚德之道——甘英出使大秦
和親萬里會柏海漢藏一家傳世代——松贊乾布和文成公主
歷經艱辛牽手文明——唐玄奘印度取經
交流之使友好之旅——鑒真和尚六次東渡
遠航奇蹟和平見證——鄭和七下西洋
放眼世界學通中外——嚴復譯述西學
結語
四勤勞勇敢:中華氏族精神的美德傳統
引言
南北船不斷五系水相通——自吳國夫差起修建數十代的京杭大運河
水利奇蹟福萬世天府之國緣此起——李冰父子率眾創建都江堰
勵志勤力質樸儉約——陶侃憂勞防逸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憂國憂民
秉正無私執法如山——包拯扶正鋤邪
不畏艱難勇於革新——黃道婆推廣紡織技術
剛直不阿清正廉潔——海瑞的志氣、正氣、勇氣
悲壯別故地披荊向前程——從田青說到走西口
艱苦卓絕的移民史奮勇開拓的創業歌——從朱開山說到闖關東
血淚工程惠及遠域——從李龍基老人接受道歉追記赴加華工修築鐵路事
結語
……
五自強不息:中華氏族精神的本質體現

作者簡介

蔣金鏘,原武警部隊副政治委員。先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任職。參加過浙東剿匪、志願軍入朝抗美援朝、藏區平叛。在團、師、軍、大區政治機關工作時間較長。曾進中央黨校省部級進修班(12期)和國防大學進修系(21期)學習並結業。長期堅持自學。退下後,曾被中宣部理論局聘為“五個一”工程優秀論文和全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討會、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研討會入選論文評審成員;被《人民日報》理論部聘為特約高級編輯;應邀參與過中宣部組織的重要理論問題的調研、《人民日報》撰寫的重要文章的研究和《求是》課題組韻研討。在《人民日報》理論版發表文章一百餘篇,在《求是》、《解放軍報》發表文章各十餘篇。著有《機遇論——鄧小平機遇思想與當代中國》、《進學新程》、《新旅紀學》、《江山增瑩寸草吟》(詩詞)、《論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合著)等書。

後記

本書力求通過歷史上(先秦至辛亥革命時期)有血有肉、生動鮮活、具體形象的人物故事,展示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由於時間跨度長,涉及人物故事多,如何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作出比較科學的評述,對編者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歷史研究碩果纍纍,需要我們充分學習運用。但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的沉渣泛起,攪亂了對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的科學評價,也需要我們進一步消除其不良影響。還有個別歷史人物和事件,尚缺乏明晰的評述,需要我們深人研究。
我們抱著以勤補拙的態度,花了近兩年時間,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學習重要的中國歷史著作,廣泛收集史料,除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內涵、形成過程和我們黨對民族精神的繼承與升華以及新形勢下發揚民族精神的著力點與落腳點等問題做了研究外,對每一篇人物故事都進行了數次研究修改,一般經三至四稿。我們盡力按照改革開放以來史學界形成的主流觀點,闡明自己的具體見解,“意合主流,言成一家”。對一些較為複雜、評價不完全一致的歷史人物和事件,主要取其符合中華民族精神的部分進行介紹,簡要指出其歷史局限,“提取精神,點明局限”。對一些與中華民族精神關係不大而又有爭議的問題,未去涉及。為了更好地聯繫人物故事展現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我們使用了行文和引詩結合、敘事和點評結合、從實和抒情結合的文體。本書參與撰稿者已在各章引言、結語和各篇人物故事後署名。由蔣金鏘修改和統稿,並與陳從本、田更新、邱培成、李永慶、張述兵對各篇有關人名、地點、時間和某些文字作了訂正。
在書稿形成過程中,我們聘請了張海鵬(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會長)、羅國傑(中國倫理學會原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李孝純(《求是》雜誌社文化編輯部歷史組組長、法學博士)等同志為本書顧問。
在書稿基本形成後,我們聘請張曉林(全國政協委員、《求是》雜誌社原總編輯)、呂虹(《求是》雜誌社評論部主任,法學博士、編審)同志對全書進行了審定。
以上各位學者的悉心指教,給了我們十分寶貴的幫助。
書中所列的參考書目和參考圖目,以及許多未能列上的書目和百度等網上提供的材料,給了我們很多啟迪和營養。
本書的編輯出版,還得到邵維正(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教授)、武將(解放軍報社政治部原副主任)、彭國華(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輯)和郭小平(武警部隊森林指揮部政治部主任)、白健(武警部隊政治部辦公室老乾辦副主任)等同志的大力支持。
對上述的指教、啟迪和支持,我們致以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不當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指正。
編 者
2013年11月18日

序言

黨的十六大報告號召“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明確指出:“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黨的十七大報告和十七屆六中全會的《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的部署。明確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用這種精神“鼓舞鬥志”。
黨的十八大報告就“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做出了部署,把“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放在首位,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進一步要求“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著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層面倡導的首先就是“愛國”。《報告》最後號召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在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讓青春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同志一再號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他在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時,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為中國精神的重要內容。他還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我們的文化血脈,是我們民族最大的軟實力,是我們民族振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我們的民族精神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新世紀以來,隨著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們党進一步地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弘揚民族精神,是事關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事關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一項戰略任務。為了從感性和理性的結合上加深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了解,我們組織撰寫了自先秦至辛亥革命數千年中一些有影響的人物故事,按愛國主義及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和自強不息五個章節加以編輯。在每章開頭簡要介紹它的具體內涵、形成過程和地位作用,在每章結尾簡要說明我們黨對民族精神的繼承和升華,以及新形勢下發揚民族精神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力求結合有血有肉、生動鮮活、具體形象的人物故事,感受、認識和把握民族精神,供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參閱。
古代至近代的數千年,在中華民族從發展、輝煌、衰落到復興的艱難歷程中,積聚、繼承、發揚我們民族精神的人物故事猶如繁星嵌空,本書所選一星半點,舉例而已。現選編60篇人物故事,第一章19篇,第二、三章各9篇,第四章10篇,第五章13篇。在選編過程中,我們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力求扣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這個主題,把握各自特點。沒有面面俱到地介紹各個人物,並不是要隱晦其過。對於歷史人物,應看到他們的歷史局限性,以自覺取其思想精華,為今所用。二是人物故事基本遍及各個朝代。但由於某些朝代有影響的人物多些,不作平均分配。三是近代的人物所占比例較大。因各民族在救亡圖存的共同目標和共同鬥爭中更為強化了不可分割的中華民族整體,把愛國主義推上了新的階段,對當代中國影響也更大。四是較多選入與現實聯繫密切的人物故事。如歷史上為維護台灣、西藏、新疆統一於祖國大家庭做出突出貢獻的那些入和事,以及黃岩島的發現者等。五是在每個人物故事的編寫中,適當展現與之有關聯的一些比較重要的人物,以彌補受篇幅所限,有些重要人物沒有專門編寫的不足。六是注意選入少數民族人物。有些少數民族人物看似缺少“名氣”,卻要重視宣傳。漢族和各少數民族人物融合一起介紹,有助於更好地體現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辛亥革命後的近100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100年,其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民族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就占了90年。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正以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編寫一部近百年來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人物故事,將有待於下更大的功夫。
編者
2013年10月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