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民族精神的中國故事:先秦至辛亥革命》是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蔣金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閃耀民族精神的中國故事:先秦至辛亥革命
- 作者:蔣金鏘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1日
- 頁數:532 頁
- 開本:16 開
- ISBN: 9787010129990
- 語種:簡體中文
《閃耀民族精神的中國故事:先秦至辛亥革命》是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蔣金鏘。
《閃耀民族精神的中國故事:先秦至辛亥革命》是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蔣金鏘。內容簡介《閃耀民族精神的中國故事:先秦至辛亥革命》運用行文與引詩結合,敘事與點評結合,從實與敘情結合的文體,力求通過有血有肉、生動...
東方古國曾經擁有的輝煌,也隨著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轟擊而煙消雲散,中國一步步墮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淵。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也由此開始了救國救民、富國圖強的抗爭之路。從洋務運動到維新變法,從太平天國到辛亥革命,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屢敗屢戰,終於認識到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
不久,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這首國歌也隨之壽終正寢。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曾徵集國歌,並在公報上刊登了一首歌詞擬稿,歌名為《五旗共和歌》,這首國歌反映了資產階級立國的理想。1915年5月,袁世凱政府把一首名為《中華雄踞天地間》的歌曲作為國歌。1920年,段祺瑞政府又以名為《卿雲歌》的歌曲作為國歌。193...
第六章 宋元時期,軍人愛國主義精神的高揚 第七章 明清時期(鴉片戰爭前),軍人愛國主義傳統價值的揚棄 第八章 鴉片戰爭時期,民族危機的開端與近代軍人愛國主義的萌發 第九章 甲午戰爭後,民族危機的加深與近代軍人愛國主義的興起 第十章 辛亥革命後,近代軍人愛國主義的發展 第十一章 新型軍隊,中國軍人愛國主義的...
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辛亥革命後的中西文化論戰》、《晚清國粹派與社會學》、《晚清國粹派的文化觀》、《論近代中國的文化民族主義》等學術論文數十篇。主要著作有《中國傳統文化漫談》、《中華民族精神研究》、《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在歐化與國粹之間》、《中國文化通史》(10卷本...
先秦時期,龍可以作為人名,也可以把人稱為龍,孔子就曾尊稱老子為龍。只是到了秦漢以後,龍才被封建帝王使用,皇帝自稱“真龍天子”,是奉上天之旨統治人民,龍被用來詮釋其統治地位的合法性。辛亥革命之後,“龍”返歸民間,中國人又有了以“龍的傳人”自稱的自由。隨著演變,龍文化傳遞著諸如“喜慶”、“團結...
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為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鬥爭。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一次次抗爭,但又一次次失敗。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但也未能改變中國...
1.先秦時期 2.秦漢至隋唐時期 3.宋元明清時期 二、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中國精神的轉型 1.反對外國侵略鬥爭時期 2.探索國家出路時期 3.辛亥革命與封建專制制度終結時期 三、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中國精神的重塑 1.中國共產黨成立及探索中國革命道路時期 2.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時期 3.為新中國而奮鬥...
12、中國第一代無產階級。13、黑色的傳教士。14、中法戰爭。15、甲午戰爭。16、瓜分狂潮。17、國中之“國”。18、戊戌維新。19、義和團運動。20、八國聯軍。21、日俄戰爭。22、暴風雨的前夜。23、孫中山早期革命。24、辛亥革命序幕。25、武昌起義。26、清王朝的覆滅。27、十三天皇帝夢。28、北洋軍閥。29...
孫中山畢生堅持“三民主義”,堅持民族、民主救中國和三民主義救中國的信念與理想。 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的“三民主義”理念。 倡導“權能區分”——“人民有權,政府有能”;推行“萬能政府”——“廣興福利,大有為式”。 注釋“人民之權”——政權應有“選舉、罷免、創製、複決”四項。
這次推出的《最新版上下五千年》,延續了老版以故事講歷史的經典形式,按時間順序編排了370多個歷史故事,脈絡清晰,通俗易懂。為了滿足小讀者進一步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閱讀需求,最新版在老版的基礎上增補了從辛亥革命到新中國成立這一段歷史,增補的內容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的專家與各大高校的教授、學者執筆,敘史...
《芬尼根的守靈夜》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創作的作品。該小說是愛爾蘭作家喬伊斯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書名來自民歌《芬尼根的守屍禮》。一位搬運磚瓦的工人芬尼根從梯子上跌落,大家都以為他死了,守靈時灑在他身上的威士忌酒香卻刺激他甦醒過來。人們把他按倒,叫他安息吧。故事以壹耳微蚵斷斷續續的夢境開始,...
及至辛亥革命(1911年)前後,由鄞縣邊文錦大居士發心捐資,始將佛教居士林從南門原址遷至現址,建立大雄寶殿、西方三聖殿等。沿至1959年與市區其他佛寺同遭毀廢,居士四散,香火中斷。1989年,在寧波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黨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的落實,原屬居士林的殿宇房舍現已全部收回,經來林義務參加各項籌建工作的...
辛亥革命後《卿雲歌》曾兩度被改編為中華民國國歌。第一次是1913年4月8日,首屆國會開幕時作為臨時國歌,歌詞為:“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歌詞後兩句為汪榮寶添加,由約翰·哈士東(Jean Hautstont)譜曲。1915年袁世凱當政時廢止。第二次是1921年,北洋政府對其...
1、我國採用的公元紀年是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元年的紀年方法,這種紀年方法把西方紀年標準當成了普遍的標準,不符合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所謂公元紀年的歷史並不很長,在8世紀以後才開始被西歐基督教國家採用,公元紀年成為世界主流也是歐洲殖民的結果。我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曆紀年,當時的中華民國...
辛亥革命的政治史研究力作 出版史研究的返璞歸真 《現代出版論叢》卷首語 作者就是出版社 出版教研及其他 推動編輯學科建設促進理論創新 對出版科學研究中心的十年回顧與展望 讓知識、智慧和道義永遠與你相伴 德業雙修學思並重 體系化的案例教學:編輯出版學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 對出版評論教學的若干思考 離任審計述職...
《中華文化集粹叢書風雲篇》是1991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劉澤華。內容介紹 序說 中國的歷史,像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長江,歷經九曲十八彎;衝決一切障礙,奔向世界性的浩瀚大海。中華民族的歷程同黃河、長江相比,似乎形成某種反差. 黃河、長江上、中遊歷盡艱難險阻,注入大海卻顯得格外順暢自如...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所選圖書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包括哲學、文學、歷史、藝術、科技等領域的重要典籍。萃取其精華,加以解讀,旨在搭建傳統典籍與大眾之間的橋樑,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提振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採取導讀、原典、注釋、點評...
《歷史意識在先秦時期的演進》,《河北學刊》2002年第4期 《歷史主義與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史學》,《史學理論研究》2001年第3期 《實證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河北學刊》2001年第2期 《作為自由故事的歷史》,《河北學刊》1999年第5期 《中國當代史學的困境與誤區》,《河北學刊》1996年第1期 《為歷史...
孫中山重建民族精神的追求及其價值;孫中山“大亞洲主義”演說新議;護法時期孫中山與唐繼堯的“電報戰”;“孫文發售債票案”及相關問題述論;如何尋找和認定孫中山的祖籍與家世;孫中山的修身觀簡論;論孫中山的貨幣銀行思想;論孫中山的民族復興思想;孫中山與國立廣東大學的創辦;孫黎交誼與辛亥革命初探;陳聽香...
189.《彝海結盟》雲南民族電影製片廠 190.《毛澤東去安源》瀟湘電影集團 191.《彈道無痕》八一電影製片廠 192.《劉少奇的四十四天》瀟湘電影製片廠 193.《辛亥革命》上海東方影視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194.《重慶談判》長春電影製片廠 195.《錢學森》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196.《鄧稼先》常州廣播電視總台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第一種是儒家主幹說,國內外有許多學者持此見解。自從漢武帝實行“罷黝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以後,直至辛亥革命之前,儒學一向是官學,是最正統的意識形態;依據儒家思想而建立的禮教制度和文化還支配著社會的教育、道德及民俗,所以儒學為百家之首。儒家主幹說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歷史真實的。第二種是道家主幹說...
時值辛亥革命,朱東潤先生的三哥因參加反對清王朝的武裝起義而被清軍殺害。三哥的就義,對朱東潤先生觸動很大,終其一生,他都抱愛國愛民、反對專制、追求民主之旨不移。1913年秋,朱東潤先生入留英儉學會,赴英留學,次年進入倫敦西南學院讀書,課餘從事翻譯,以濟學費。1916年初,朱東潤先生放棄學業,毅然回國參加反對...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所選圖書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包括哲學、文學、歷史、藝術、科技等領域的重要典籍。萃取其精華,加以解讀,旨在搭建傳統典籍與大眾之間的橋樑,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提振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採取導讀、原典、注釋、點評...
《百部經典》所選圖書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包括哲學、文學、歷史、藝術、科技等領域的重要典籍。萃取其精華,加以解讀,旨在搭建傳統典籍與大眾之間的橋樑,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提振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這套書採取導讀、原典、注釋、點評相結合的編纂體例,尋求優秀傳統...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所選圖書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包括哲學、文學、歷史、藝術、科技等領域的重要典籍。萃取其精華,加以解讀,旨在搭建傳統典籍與大眾之間的橋樑,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提振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採取導讀、原典、注釋、點評...
辛亥革命後,1912年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參議院,作為南京臨時政府的最高立法機構。4月5日,臨時參議院隨臨時政府遷至北京。1913年4月8日正式國會(參眾兩院)成立,臨時參議院解散。1924年10月北京政變後,國會解散。1925年改為北京法政大學。1927年後合併為京師大學法學科。民國政府兩院機構 清宣統二年(1910年)...
本書名“野史”,實際上大多言而有據。作者將那些散佚於民間或存錄於當事人回憶錄的傳聞趣談、奇事妙論與正史相互印證,編綴成一個個獨立成篇的精彩故事。既能反映出當時的世像民俗,又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特定歷史時期中國社會的真實面目。《野史》共分六輯:“辛亥拾遺”、“軍政軼聞”、“儒林外史”、“藝苑...
讓奧運精神永駐中國 要自覺為中央分憂 牛年之春我們走過三月 書香四溢足可傲世 祖國60華誕:翻天覆地一甲子 穿透時空的歷史告誡 我們又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深閱讀”是一種迫切現實的內在需求 人民子弟兵:傳統未丟本色依然 中國故事的魂魄與內涵 讓我們同歷史一起趕路 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