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從陳獨秀的北大聘書、李大釗的藤椅、《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到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的口哨,從陳覺、趙雲霄臨刑前的絕筆到紅軍謝志堅的繡球草鞋,從紅色特工李白的電台修理工具到革命烈士於白公館製作的五星紅旗。《獻給祖國》中歸國抗戰的華僑孔邁,向母親發出把自己獻給祖國的呼聲時,年僅18歲;《最後的囑託》中的陳覺、趙雲霄夫婦,臨刑前寫下遺書,和這個世界告別時,分別才21歲、23歲;《死牢中的大雁》里的郭綱琳,身在死牢,卻仍然想辦法宣告自己的理想與尊嚴,被秘密殺害時年僅27歲;《我們的黃河》中,不眠不休六個晝夜,創作出傳世經典《黃河大合唱》的冼星海,時年不過33歲。本片通過珍藏在博物館中的“革命文物”,在浩瀚的史料中,搜尋先烈們存留下來的個體記憶,讓文物背後的“犧牲”、“承諾”、“使命”與“信仰”再次鮮活。
分集劇情
第1集
1917年1月13日,經教育部批准,陳獨秀正式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新文化運動也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北京大學,陳獨秀遇到了當時中國最富朝氣的青年精英,李大釗、胡適、錢玄同等人陸續參與到《新青年》的編輯隊伍中來。思想的啟蒙、文化的革新、全新的方向,一切都在如火如荼地發展。
第2集
冷相佑,出身於山東郯城的一個富裕家庭。1924年春,經親戚保舉,進入黃埔軍校一期學習。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23歲的冷相佑隨軍出征。臨行前,他給家人寄回一隻木箱,並給出生僅4個月的孩子,留下了一個名字——“承備”,這是來自父親的禮物。
第3集
1928年10月,21歲的陳覺給妻子趙雲霄留下絕筆後,英勇就義。1929年3月,23歲的趙雲霄給她在獄中出生的女兒寫下遺書,悲壯赴死。投身革命的冷少農五年都沒有回過一次家,冷母多次寫信盼望自己的兒子早日回家,改變家庭困苦的命運,但冷少農在回信中沒有回答母親何時能夠回家。
第4集
1934年10月16日,在江西於都,中央紅軍開始戰略轉移,春秀來送別自己的戀人戰士謝志堅。前來送別的春秀專門為謝志堅親手做了雙草鞋,這是兩人愛情的信物。1951年春天,謝志堅終於歸來,但做草鞋的春秀卻已不在。春秀在1949年8月於都解放前夕被反動派殺害。
第5集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民族抗戰由此開始。在這危難之際,廣大海外華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浪潮。僑居印尼蘇門答臘島的孔仲明決意歸國抗戰。英雄母親鄧玉芬主動承擔了照顧八路軍傷病員的工作。數不清的八路軍傷病員在鄧玉芬家裡養好了傷,又重返戰場。
分集劇情參考來源
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全片從策劃創意到拍攝製作歷時一年多,行程數萬公里,攝製組奔赴國內多座博物館,深入採訪了革命烈士後代,經反覆挑選與深入挖掘,確定了20個紅色故事,並邀請國內一批黨史專家權威指導把關。
2021年5月25日,節目組工作人員來到醴陵,拍攝報導革命烈士陳覺、趙雲霄的革命事跡。5月26日,攝製組來寧波經濟開發區採訪拍攝張人亞守護黨的珍貴資料的紅色傳奇故事。
後期制酷應轎恥作
在解說詞的處理符囑婚上,本片將文獻記載資料和親歷者回憶錄,轉化為第三人稱講述和模擬當事人口述相結合的方式,有娓娓道來、情真意切之感。影像處理上,除了文物部分採用實拍,二維手繪動畫、情景再現、空鏡等視覺元素,皆以寫意的風格拓展了影像的想像空間。在對人物進行刻畫時,解說詞用克制的描述、精煉的表達展現出人物抉擇之艱難、情感之深厚、信仰之堅定。
主創團隊
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獲獎記錄
發行信息
作品評價
該片以革命文物之“小”,展示了百年黨史之“大”,在重大歷史題材的厚重質感與個體化視角的真摯情感之間,達到了平衡,做到了“小切口,大剖析”。對革命文物背後故事的追溯,跨越幾十年的時間厚度,不僅賦予“小”紀錄片氣象宏大的歷史視野,也成功塑造了鮮活生動的故事情節,讓革命歷史成為可視、可感、可親、可愛的人和物。每一件革命文物的背後,是一段段革命先驅鮮活而獨特的個人記憶,既包含著動盪歲月中的家國情懷,也寄託著先烈個人的埋妹嫌翻溫度和信仰。讓這些文物講出自己的故事,成為一件必要,卻也有著不小挑戰的事情。(《新民晚報》評)
紀錄片通過對青年革命者的描繪,為當代年輕人樹立了一道精神航標。這些血肉豐滿的形象塑造,這些貼近年輕人的內容設計,讓遙遠的革命故事立刻鮮活起來,走進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心中。(《錢江晚報》評)
分集劇情參考來源
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全片從策劃創意到拍攝製作歷時一年多,行程數萬公里,攝製組奔赴國內多座博物館,深入採訪了革命烈士後代,經反覆挑選與深入挖掘,確定了20個紅色故事,並邀請國內一批黨史專家權威指導把關。
2021年5月25日,節目組工作人員來到醴陵,拍攝報導革命烈士陳覺、趙雲霄的革命事跡。5月26日,攝製組來寧波經濟開發區採訪拍攝張人亞守護黨的珍貴資料的紅色傳奇故事。
後期製作
在解說詞的處理上,本片將文獻記載資料和親歷者回憶錄,轉化為第三人稱講述和模擬當事人口述相結合的方式,有娓娓道來、情真意切之感。影像處理上,除了文物部分採用實拍,二維手繪動畫、情景再現、空鏡等視覺元素,皆以寫意的風格拓展了影像的想像空間。在對人物進行刻畫時,解說詞用克制的描述、精煉的表達展現出人物抉擇之艱難、情感之深厚、信仰之堅定。
主創團隊
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獲獎記錄
發行信息
作品評價
該片以革命文物之“小”,展示了百年黨史之“大”,在重大歷史題材的厚重質感與個體化視角的真摯情感之間,達到了平衡,做到了“小切口,大剖析”。對革命文物背後故事的追溯,跨越幾十年的時間厚度,不僅賦予“小”紀錄片氣象宏大的歷史視野,也成功塑造了鮮活生動的故事情節,讓革命歷史成為可視、可感、可親、可愛的人和物。每一件革命文物的背後,是一段段革命先驅鮮活而獨特的個人記憶,既包含著動盪歲月中的家國情懷,也寄託著先烈個人的溫度和信仰。讓這些文物講出自己的故事,成為一件必要,卻也有著不小挑戰的事情。(《新民晚報》評)
紀錄片通過對青年革命者的描繪,為當代年輕人樹立了一道精神航標。這些血肉豐滿的形象塑造,這些貼近年輕人的內容設計,讓遙遠的革命故事立刻鮮活起來,走進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心中。(《錢江晚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