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克里斯托弗·莫利作品)

《門》是美國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創作的一篇哲理性散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門
  • 作者:克里斯托弗·莫利
  • 國家:美國
  • 類型:散文
原文,賞析,作者簡介,套用,

原文

開門和關門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動作。在一扇扇門內,隱藏著何等樣的奧秘!
沒有人知道,當他打開一扇門時,有什麼在等待著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時鐘滴答響著,天已傍晚,爐火正旺,也可能隱藏著令人驚訝的事情。也許是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時已經來過,把漏水的龍頭修好了。也許是女廚的憂鬱症突然發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聰明的人總是懷著謙遜和容忍的精神來打開他的前門。
我們之中,有誰不曾坐在某一個接待室里,注視著一扇門的謎一般意味深長的鑲板?或許你在等待申請一份工作,或許你有一些你渴望做成的“交易”。你望著那機要速記員輕快地走出走進,漠然地轉動著那與你的命運休戚相關的門。然後那年輕的女郎說:“克蘭伯利先生現在要見你。”當你抓住門的把手,你就會閃過這樣的念頭:“當我再一次打開這扇門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有各種各樣的門。有旅館、商店和公共建築的轉門,它們是喧鬧的現代生活方式的象徵。還有古怪的吱吱作響的小門,它們依然在變相的酒吧間外面晃動,只有從肩膀到膝蓋那樣高低。更有活板門、滑門、雙層門、後台門、監獄門、玻璃門……然而一扇門的象徵和奧秘在於它那隱秘的性質。玻璃門根本不是門、而是一扇窗戶。門的意義就是把隱藏在它內部的事物加以掩蓋,給心兒造成懸念。
開門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當侍者用托盤端給你晚餐時,他歡快地用肘推開廚房的門。當你面對上門推銷的書商或者小販時,你把門打開了,但又帶著猜疑和猶豫退回了門內。彬彬有禮、小心翼翼的僕役向後退著,敞開了屬於大人物的壁壘般的橡木門。牙醫的那位富於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女助手,打開通往手術室的門,不說一句話,只是暗示你醫生已為你作好了準備。一大清早,一扇門猛然打開,護士走了進來?是個男孩!
門是隱秘、迴避的象徵,是心靈躲進極樂的靜謐或悲傷的秘密搏鬥的象徵。沒有門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無論一個人在哪兒,只要他在一扇關著的門的後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關著的門內,頭腦的工作最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馬群。
開門是一個神秘的動作:它包容著某種未知的情趣,某種進入新的時刻的感知和人類煩瑣儀式的一種新的形式。它包含著人間至樂的最高閃現:重聚,和解,久別的戀人們的極大喜悅。即使在悲傷之際,一扇門的開啟也許會帶來安慰;它改變並重新分配人類的力量。然而,門的關閉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終判決的表白。每一扇門的關閉就意味者一個結束。在門的關閉中有著不同程度的悲傷。一扇門猛然關上是一種軟弱的自白。一扇門輕輕關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劇性的動作。每一個人都知道把門關上之後接踵而來的揪心之痛,尤其是當所愛的人音容猶在,而人已遠去之時。
開門和關門是生命之嚴峻流動的一部分。生命不會靜止不動井聽任我們孤寂無為。我們總是不斷地懷著希望開門,又絕望地把門關上。
一扇門的關閉是無可挽回的。至於另一扇門是不存在的。門一關上,就永遠關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時間脈搏的另一個入口是不存在的。

賞析

門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物,開門和關門是最為平常普通的動作。但是美國作家莫利正是從這極平常的不被注意的動作中發現了隱蔽其中的奧秘,他的《門》就是揭示這一奧秘的一篇極富智慧和哲理的散文。
不即不離,托物言理
門的作用:迴避和隱秘,開門預示著新的開始,希望,期待;關門意味著結束,失敗,告別。作者將人生道理附著在具體的物象——門的特點和功用上,使得說理不空洞,文章言之有物。但作者又不拘泥於門的特點和含義,延展到門的種類、開門關門的方式、動作,進而聯想到人生和生命的門。作者的構思既不拘泥於物象(門)又不脫離物象(門),即“超以象外,得其圜外”。所以,惟其“不離”才有真實感;惟其“不即”,才有新鮮感。托物言理,才能形象生動、委婉含蓄地表達出深刻的思想和人生哲理,意味深長,給人以思考。
聯想豐富,善於鋪陳
沒有聯想和想像就沒有文學藝術。而本文的聯想尤其豐富。比如,第二段,在“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也可能隱藏著令人驚訝的事情”一句的統領下,用了三個“也許……”以猜測的口吻聯想到打開一扇門之後可能出現的種種“令人驚訝的事情”來說明“門”的不可預知性和隱秘性。第三段寫人們在開門之前的種種期待和好奇。第四段一一列舉了“各種各樣”的門,為下文觀點鋪陳;第四段繪聲繪色地列舉了“多種多樣的”“開門的方式”。三、四兩段合起來歸納出:“門的意義就是把隱藏在它內部的事物加以掩蓋,給心兒造成懸念”。“這既豐富和拓展了文章的內容,又是本文的點睛之筆,精闢地指出了門的象徵意義。
善用比喻,蘊涵深遠
文中有很多比喻句,蘊涵深遠,意蘊豐富。這也是本文是難點和重點。讀時要善於抓住這些地方認真研讀。對於疑難句意的探究,首先不可脫離具體語境,其次要結合句子特點解析。試舉幾例說明: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馬群”。人與馬有本質的區別:人有精神追求,他還需要靜思默想,需要審視靈魂,所以要關上生活之門來“隱秘和迴避”,甚至需要心靈之門使“心靈躲進極樂的靜謐或與悲傷秘密搏鬥”。
“生命並不象一斗菸絲那樣持續很久,而命運卻把我們象菸灰那樣敲落。”生命是極其短暫的,而命運卻會捉弄人,讓人如菸灰般低賤輕微,不經意間就耗盡了一生,生命脆弱得是那么不堪命運的一擊。
“一扇門的關閉是無可挽回的。它象突然扯斷了系在你心上的繩索。重新打開它,是徒勞的,至於另一扇門是不存在的。門一關上,就永遠關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時間脈搏的另一個入口是不存在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就永遠不會再回來。你的牽念一下就沒了,心裡會很失落。是啊,時光流逝不能再復,消亡了的人和事永遠不可能再回來,心情是沉重悵惘的。因為既是如此,我們就應該珍惜親友,珍愛生命,灑脫看待“關門”,積極主動“開門”,認真走好每一步。
“狗也知道門的意義和痛楚。你可曾注意過一隻小狗依戀在一扇關閉的門邊?這是人生的一個象徵。”將狗與門的意義和人與門的意義兩者類比,說明開門關門的意義:即將擁有的時希望和欣喜;失去的失望和痛楚,連對家最忠實的狗都懂。不得不迴避,希望被接納,渴望得到機會和希望抑或愛和親情;不希望被機會之門拒絕,或失去門裡的愛。這些心理和情感,狗和人是相同的。
“一扇猛然關上的門是一種軟弱的自白,一扇輕輕關上的門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劇性的動作。”“猛然關上”可能是憤怒發狂的表現,,即向人宣告自己的無能。也可能預示著突然的被拒絕或失去,是驟不及防的。而“輕輕”關上,這個動作卻透露出告別,或是明白門那邊的一切已不可能再擁有,意味著無可挽回的失去。這是一種清醒的痛苦。因而是最具悲劇性的。這兩個暗喻句子,意味悠長。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弗·莫利(5月5日,1890年- 1957年3月28日)是一個美國小說家,散文家和詩人。克里斯托弗莫利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哈弗福德。他的父親,弗蘭克·莫利,是哈弗福德學院數學系教授。他的母親莉蓮·珍妮特·伯德是一位詩人和音樂家,為他後來的愛情文學和詩歌提供了基礎。在1900年,全家搬到了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克里斯托弗在1906年進入哈弗福德學院,在1910年畢業的畢業生代表。他接著到新學院,牛津大學,學習現代歷史,獲三年羅氏獎學金。莫利在1913年完成他在牛津大學的研究,並搬到了花園城,紐約。1914年6月14日,他娶了Helen Booth Fairchild(與他有四個孩子)。首先,他們住在斯特德,然後搬到皇后村。然後,他們搬到了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並於1920年,他們搬了最後一次家,搬到紐約的Roslyn Estates一間他們稱為“綠色逃逸”("Green Escape")房子。他們在那裡度過了餘生。1936年,他在自己的房子後面建了個小屋,從此開始堅持他對寫作的研究。莫利在1951年中風,大大減少了他的長篇文學作品。他於1957年03月28日去世,被埋葬在紐約拿騷縣(Nassau County)的羅斯林公墓。

套用

該文曾被選作2001年高考全國卷語文試卷,並被選入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教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