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納勞斯(Menelaus of Alexandria),生卒年代約公元70年~公元140年,古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門納勞斯
- 外文名:Menelaus
- 國籍:古希臘
- 職業:數學家、天文學家
- 主要成就:梅涅勞斯定理
- 代表作品:《球面學》
對門納勞斯的生平知之甚少,但猜測他的青年時期是在亞歷山大度過,之後搬到羅馬。他被亞歷山大的普洛克魯斯和梅內拉烏斯稱為亞歷山大的門納勞斯,普魯塔克記錄了他和盧修斯在羅馬的交流。
據托勒密(Ptolemy)的《天文學大成》和他人記載:門納勞斯在公元100年前後活躍於亞歷山大和羅馬。阿拉伯學者伊本納迪姆的《數學家名錄》中列出了門納勞斯的著作:《球面命題篇》、《不同物體的重量及分布知識》、《幾何原理》、《三角形篇》。還有一些阿拉伯學者推測門納勞斯編過星表,而帕普斯(Pappus, (A))說他寫了一部關於黃道十二宮降落的著作,可惜這些著作均已散失,流傳下來的只有阿拉伯譯本的《球面學》,此書是門納勞斯的傑作,由此他也被譽為“三角學的奠基者”,而且是第一個使三角學脫離天文學成為獨立學科的人。 《球面學》共分3卷。卷Ⅰ主要是比較球面與平面三角形的異同,力圖使之平行於《幾何原本》,建立相應的球面三角形命題。卷Ⅱ建立對天文學有用的命題,一般不超出西奧多修斯(Theodosius)的《球面學》的內容,有些在原來基礎上加以推廣.卷Ⅲ是這本書的主要部分,重點是對球面三角學的闡述,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球面的門納勞斯定理。現今在平面幾何及射影幾何中有平面的”門納勞斯“定理:如果一條直線與△ABC的三邊AB、BC、CA或其延長線交於F、D、E點,那么AF/FB×BD/DC×CE/EA=1。此命題並非門納勞斯所創造,只因不知其出自何處,才稱為門納勞斯定理。門納勞斯把平面上的此定理推廣到球面上:設X,Y,Z分別是球面三角形ABC三條邊BC,CA,AB或其延長線上的點,則此三點共大圓的充要條件是sinXB/sinXC×sinYC/sinYA×sinZA/sinZB=1。此公式是用現代符號來表達的,而當時還沒有三角函式,只有希帕霍斯(Hipparchus)的弦表,即不同圓心角所對弦長的表。他用弦長表示此公式,實質上與正弦相同.門納勞斯還從這個公式出發推出一些有用的新定理,對三角學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月球上有以他名字Menelaus命名的隕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