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泉石村

門泉石村

北京市延慶縣井莊鎮門泉石村是一個山地村,東南距白龍抗2公里,南偏西距碓臼石村2公里,西距蓮花灘村2.2公里,地處延慶山區,位於溝谷地,地勢較高。土壤為淋溶褐土。種植玉米、高粱、穀子、蔬菜、油料等糧食為主,有杏樹、楊樹200多畝。199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約11.6萬元,人均收入約656元;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6. 6萬元,人均收入7879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門泉石村
  • 所屬地區:延慶縣井莊鎮
  • 地理位置:位於延慶城東南約14.4公里處
  • 面積:6285.6畝
  • 人口:共72人
  • 戶數:36戶
  • 海拔:約650米
簡介,農業經濟,新農村建設,社會建設,

簡介

最早清代有村,村民多為200多年前從各地流落的人在此會集定居而成,村名無考,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游擊隊曾於此村設辦事處。
該村位於延慶城東南約14.4公里處,東南距白龍抗2公里,南偏西距碓臼石村2公里,西距蓮花灘村2.2公里,地處延慶山區,位於溝谷地,地勢較高,海拔約650米。土壤為淋溶褐土。
截止到2010年,門泉石村共有居民36戶,共72人,其中黨員9人。1983年建村委會,轄域面積6285.6畝,其中耕地有220畝,其餘多為山場面積(6065.6畝)。村內主街呈“直”字走向。目前,全村居民36戶,共72人,有漢、滿兩個民族。姓氏以朱、王、武、吳、馮為主,先祖從何處遷此定居,無考。村黨支部建於1948年。

農業經濟

種植玉米、高粱、穀子、蔬菜、油料等糧食為主,全村耕地90多畝,有杏樹、楊樹200多畝。199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約11. 6萬元,人均收入約656元;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6. 6萬元,人均收入7879元。2011年經濟總收入116萬元,人均收入8988.4元。本村旅遊業起步較晚,山腳下有部分民俗旅遊接待戶剛剛起步,現有外來投資養豬場一處。
門泉石村的經濟發展在井莊鎮屬於中等水平,產業以種植業、林業為主,有耕地90多畝,歷來以種植玉米、高粱、穀子、蔬菜、油料等糧食為主,有杏樹、楊樹200多畝。山腳下有部分民俗旅遊接待戶剛剛起步,現有外來投資養豬場一處。2010年底完成了產權制度改革,成立了門泉石村股份經濟合作社,2011年末我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共分紅60萬餘元。
2011年共有外出務工人員35人,年勞務總收入100多萬元,2010年該村共有外出務工人員28人,年勞務總收入85萬元,2009年該村共有外出務工人員20人,年勞務總收入60萬元。

新農村建設

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後投入近31萬多元完善鄉村公路硬化、排水、防護欄、護村壩等設施;安裝太陽能20盞,投入42萬元完善食水工程,通過打機井,使村民不再飲用河道水,並完成了自來水安裝工程,村民不再挑水吃。投入60萬元,建成數字影廳。2010年,投入30萬元建文化大院,完善了文體設施。為30戶家庭進行改廁,修建洗澡間。目前,村里正在為爭取成為北京首善之區京郊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新亮點而繼續努力中。
門泉石村

社會建設

社會保險:近幾年,全村72戶村民62人上了醫療保險,重大節日為村民發放福利(油、米、麵粉等),有生態護林員20名,保潔員3名,45歲以上男性和40歲以上女性全部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公共建設:近幾年,在村大隊附近安裝了健身器材6件,包括漫步機一個,健騎機一個,桌球台案一個,轉腰器一個,仰臥起坐機器一個,跑步機一個,極大的方便了村民的體育文化生活,進一步增強了村民的體質和豐富了其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管理:新中國成立後,門泉石村的文化管理由村黨支部或行政領導班子負責,或由村班子臨時指定專人負責管理。2010年,門泉石村設民眾文化專管員,2012年4月更名為民眾文化組織員,全職負責村裡的文化工作。民眾文化組織員 劉秀苹 任職自2010年12月至今
益民書屋:益民書屋設在大隊部,有房間一間,建築面積20平方米左右,有書籍1500冊,每周一至周五全天開放,村民們積極學習,文化科技知識逐步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