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刺鰕虎魚,Acanthogobius elongata (Fang,1942),鰕鯱魚科刺鰕鯱魚屬的一種魚類。腸道內岐口福斯特吸蟲(Faustula qikouensis)種群動態的研究發現,隨著宿主體長的增加,其平均密度、感染強度及感染率均呈上升趨勢;在宿主體長小於26.5cm時,其種群平均擁擠度、擴散性指標隨著魚體長的增加而增大,分布參數k值則呈減小趨勢。在夏、秋、冬季,吸蟲在宿主體內的感染率、平均密度和平均感染強度變化不大,但在春季均顯著增加。頻率分布表明,大量的岐口福斯特吸蟲寄生於少數宿主腸道內,多數宿主感染少量的岐口福斯特吸蟲;岐口福斯特吸蟲種群在不同體長的宿主和不同季節均呈聚集性分布。
鰕虎魚生活在河海洄游型,以藻類碎片、浮游生物、水生昆蟲幼蟲、小魚蝦為食,體型較小,一般體長100毫米左右,大者可達300毫米以上。壽命普遍較短,大部分只有一年。是水庫、港養魚蝦苗的天敵。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體刺鰕虎魚
- 拉丁學名:Acanthogobius elongata (Fang,1942)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鱸形目
- 亞目:鰕鯱魚亞目
- 科:鰕鯱魚科
- 亞科:鰕鯱魚亞科
- 屬:刺鰕鯱魚屬
- 種:長體刺鰕虎魚
-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 拉丁科名:Gobiidae
- 拉丁亞科名:Gobiinae
- 拉丁屬名:Acanthogobius
- 拉丁種名:elongata
- 命名人及年代:Ni et Wu,1985
基本資料,分布,棲息生態,
基本資料
命名時間:1985
數據顯示:
長期以來,國內絕大多數有關研究者將海鮎屬Arius中齶骨齒單側3群的個體鑑定為海鮎A·thalassinus。基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標本館館藏海鮎標本的研究發現,標本中存在兩種齶骨齒的分化類型;經文獻查證,其中一種應為雙線海鮎A·bilineatus,該種在我國尚未見有研究報導,為一新記錄種。雙線海鮎與海鮎外形相似,但前者吻較鈍,唇薄,齶骨齒於前部相連,游離脊椎骨數目較多(46-51vs38-43),臀鰭鰭條數較多(15-18vs13-16),無囟門溝,從而可與後者相區別[動物學報51(3):423-430,2005]。
分布
亞洲,美洲,歐洲
棲息生態
長體刺蝦虎魚為冷溫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棲息於淡海和河口鹹、淡水水域。個體小,數量少,無經濟價值。體長60—80mm。數量少,為易危物種(W1nerable),已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