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陵位於今天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官莊村南,現存兩個大型封土,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長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長110米。兩冢相距約100米,當地俗稱"大小冢"。比較大的一座,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陵墓,小一些的,是他的第三位皇后,文昭皇后高氏的陵墓。
基本介紹
概要,陵墓介紹,生前功績,
概要
魏孝文帝長陵,孟津縣朝陽鎮官莊村東南800米處。,底部周長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長110米。兩冢相距約100米,當地俗稱"大小冢"。分別為北魏高祖孝文帝長陵和文昭皇太后之陵。2001年6月25日,魏孝文帝長陵及文昭皇后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孝文帝拓跋宏於太和十七年(493)率軍南下,翌年決定由平城(今大同)遷都洛陽。他實行漢化政策,並規定死後葬洛陽。魏孝文帝的文治武功可以稱得上是一代英主,最後卻在英年病死在南伐途中,年僅33歲。
陵墓介紹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這個歷經1400多年滄桑的巍巍墓冢一無所知。孟津縣文管辦文保科負責人徐有欽介紹,史書中雖然記載了孝文帝葬在洛陽附近的長陵,但要在邙山上眾多墓冢中準確找出長陵,談何容易?直到1946年2月,《文昭皇后高照容墓誌》(文昭皇后墓誌)在大小冢的小冢內出土,考古人員才終於解開了大小冢的神秘“身世”之謎。 文昭皇后高照容(公元469年~496年),是孝文帝的貴人、魏宣武帝元恪之母。她為孝文帝生了兩男一女,即宣武帝元恪、廣平王元懷、長樂公主元瑛。公元496年,高照容殞喪在前往洛陽的路上,諡號文昭貴人;宣武帝元恪追尊其皇后之位,後來孝明帝元詡更追尊其為皇太后。高照容初葬終寧陵(即今瀍河回族區盤龍冢村附近之盤龍冢),後遷至孝文帝長陵。《文昭皇后高照容墓誌》的出土確定了小冢即文昭皇太后之墓冢,根據墓誌上記載的“祔高祖長陵之右”,人們才明白,小冢東南的大冢就是那位遷都洛陽、推動民族大融合的魏孝文帝的長陵。
魏孝文帝墓
據有關專家介紹,魏孝文帝長陵封土經過歷史的變遷,才縮小至現在的規模。2004年,洛陽市文物工作者對長陵陵園進行了勘探調查。勘探表明,北魏孝文帝長陵陵園為長方形,其夯土圍牆東西長440米、南北寬390米,陵園總面積達17萬餘平方米。長陵就位於陵園的中部偏北,圓形封土。根據長陵的封土形狀、墓道朝向等特點,文物工作者認為,它繼承了東漢的皇陵葬制,與少數民族葬制有明顯區別,這也直接印證了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生前功績
魏孝文帝推行文治,在親政之初,即整頓吏治。對官吏實行三年一考,經三考,“升賢明有績者,退庸劣無功者”。他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吏由他親自考核。六品以下的官吏由吏部會同地方考核。“上上者遷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這種整頓,改變了官吏冗散的狀況,使百官勤於政事,對完備封建國家封建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公元485年魏孝文帝又頒布了均田令,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起來,保證了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他還提倡思想解放,帶頭學習漢族文化知識,採用漢族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與漢族通婚,在他遷都洛陽後,又下令改穿漢服,一年後他又下令改去鮮卑姓,自己首先改姓元,按一元復始的講究,作為全國第一姓。
魏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現了歷史上的北魏盛期。在他遷都洛陽之後大規模營造了龍門石窟,為人類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