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鋼志(1947-2007)》是《長鋼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鋼志(1947-2007)
- 作者:《長鋼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冶金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04月
- ISBN:978-7-5024-4244-6
- 編纂人員:李旭紅、李裕慶、韓紅衛、段忠賢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起訖時間為1946~2007年初,共60餘年。 二、本志採用述、志、圖、表、傳、錄諸體例。志為主體,總計十編,每編以章、節、目排序,橫排門類,縱述始末,遠略近詳,力爭縱不斷線,橫不缺項;志首設“概述”,以統領分設各編,簡略論述發展歷程。志末有“附錄”一篇,輯錄重要歷史文獻資料;並設“大事記”,縱貫今昔,窺見時事變化。各編析之可獨立成篇。
作品目錄
封面
長鋼志
《長鋼志》編纂委員會
題詞
一九五六年五月周恩來總理視察太鋼時的指示
上將李德生題詞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副會長劉振江題詞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顧問吳溪淳題詞
長治市市委書記郭海亮題詞
長治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歌題詞
圖片
長鋼地理位置圖
長鋼主廠區平面圖
長鋼新工業園區一角
1994年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和長鋼幼兒體操隊在一起
山西省省委書記張寶順(中)視察長鋼
2004年7月,山西省副省長靳善忠(前排中)視察長鋼
2004年7月,山西省副省長牛仁亮(前排中)視察長鋼
1976年11月,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中)來長鋼講授優選法
1987年5月,故縣鐵廠創始人、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總工程師陸達(前排右五)和鄭漢濤將軍(前排左四)等老兵工在一高爐前合影
1993年10月,山西省省委書記胡富國(中)視察長鋼
2003年10月,山西省省委書記田成平(右)視察長鋼
1990年山西省省長王森浩(前排左三)視察長鋼
1995年7月,山西省省長孫文盛(前排右三)視察長鋼
2004年8月,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彭致圭(右)視察長鋼
2002年5月,山西省副省長王顯政(左二)視察長鋼
山西省政協副主席閻愛英(中)視察長鋼
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呂日周(中)視察長鋼
1987年5月,故縣鐵廠創始人、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總工程師陸達(中)視察長鋼
2004年8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吳溪淳(右一)視察長鋼
2006年10月,長治市市委書記郭海亮(左)視察長鋼
長鋼建廠40周年之際老兵工在一起合影
長治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領導班子
1947年11月,故縣鐵廠一高爐建成
故縣鐵廠一高爐建設工地
1947年5月,20噸高爐從陽泉搬遷至故縣途中
1948年1月10日,故縣鐵廠一高爐流出第一爐鐵水
1947年軍工一廠立功獎章
1949年10月,故縣鐵廠全體職工合影
故縣鐵廠料場
故縣鐵廠生產的60、82毫米迫擊炮彈
故縣鐵廠小寒山窩礦
故縣鐵廠大本營——故縣村二仙廟
1949年3月,故縣鐵廠第一任廠長陸達(中排右三)、第二任廠長李寶慶(中排左二)與生產技術骨幹合影
故縣鐵廠工人學文化
故縣鐵廠技術員李樹仁創造的磚砌管式熱風爐
故縣鐵廠一高爐木棧橋
農民鐵礦運輸隊
故縣鐵廠石灰窯
故縣鐵廠耐火材料廠
故縣鐵廠大車隊
1950年6月,棗臻焦化廠工人自製的華北地區第一台機車
1949年棗臻焦爐建設工地
建成後的棗臻焦爐
20世紀50年代西安里水溝礦場
“大躍進”時期的小煉鐵爐群
“大躍進”時期的小手搖土轉爐群
1954年煉鋼車間建成投產
1956年小型軋鋼車間建成投產
20世紀50年代故縣鐵廠街景和四工地家屬院
1953年的故縣鐵廠工人禮堂
長鋼20世紀80年代的橫列式軋機
長鋼20世紀90年代的模鑄工藝
長鋼第一座300m3高爐
20世紀80年代長鋼街景
長鋼大街新景
20世紀80年代長鋼辦公大樓外景
新世紀初,長鋼開展“如何發展、如何快速發展”大討論
2002年11月,長鋼進行人力資源結構調整
2003年9月,長治冶金工業協會成立,黨歌當選為協會會長
2002年11月,長鋼與德國斯波雷堡公司簽訂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2001年11月,長鋼與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簽訂合作協定
2003年8月,長鋼與德國西馬克·梅爾公司簽訂H型鋼生產線設備供貨契約
2002年12月,長鋼兼併長治鍛壓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12日,長治市政府在北京舉行長鋼產權轉讓簽字儀式
2005年12月30日,改制後的新長鋼舉行揭牌儀式
復熱式搗固焦爐
從2002年起,長鋼不斷掀起技改高潮,建設了工藝裝備水平較高的新工業園區
1080m3高爐
200m2燒結機
2萬m3制氧機
異型坯連鑄機
全連軋棒材生產線
熱軋H型鋼生產線
百萬噸礦渣超細粉水泥生產線
220kV變電站
鍛壓機械製造生產線一角
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的長鋼理化實驗室
快餐生產線
復興花園小區建設工程奠基
復興花園小區
H型鋼
熱軋帶肋盤條
熱軋帶肋鋼筋
連鑄坯
熱軋圓鋼
熱軋圓盤條
無縫鋼管
異型耐火磚
礦渣矽酸鹽水泥
卷板機
“漳澤湖”牌飲料
環保牆體材料
附圖:獎狀
《長鋼志》編撰人員合影
序
凡例
目錄
概述
概述
軍工服務時期(1939~1952年)
坎坷發展時期(1953~1965年)
“文革”前後時期(1966~1978年)
經濟轉軌時期(1979~2000年)
快速發展時期(2001—2006年)
2007——大慶之年
第一編 地理環境
第一章 長鋼廠區地理環境
第一節 地理位置
第二節 地質地貌
第三節 氣候狀況
第二章 西安里鐵礦地理環境
第一節 地形及氣候
第二節 地質構造
第三節 鐵礦分布及儲量
第二編 上黨鋼鐵基地建設
第一章 創建太行軍工
第一節 八路軍總部修械所
第二節 黃崖洞兵工廠
第二章 建設上黨鋼鐵基地
第一節 籌建初期
第二節 搬遷高爐
第三節 高爐建設
第四節 配套工程建設
第三章 工廠管理和職工生活
第一節 生產經營管理
第二節 職工生活
第四章 移交地方
第一節 調整轉產
第二節 學習培訓
第三節 恢復生產
第三編 建設與技改
第一章 規劃與設計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長鋼各個時期的規劃情況
第三節 主要項目設計
第二章 技改工程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計畫投資管理
第三節 施工管理
第四節 施工進度與建設質量
第三章 主要生產、輔助系統建設與改造
第一節 礦山
第二節 耐火
第三節 焦化
第四節 燒結
第五節 煉鐵
第六節 煉鋼
第七節 軋鋼
第八節 無縫鋼管
第九節 動力
第十節 鐵路運輸
第十一節 計量
第十二節 “小三線”建設
第四章 新工業園區建設
概況
第一節 60萬t搗固焦爐
第二節 100萬t礦渣超細粉水泥生產線
第三節 200m2燒結機
第四節 1080m3高爐
第五節 80t氧氣頂吹轉爐
第六節 H型鋼生產線
第七節 原料場
第八節 16.5萬m3煤氣櫃
第九節 兩萬m3制氧機
第五章 公共、後勤服務設施建設
第一節 機關辦公建築
第二節 文體活動場所
第三節 餐飲服務建築
第四節 文教、衛生建築
第五節 商業建築
第六節 住宅建設
第七節 交通、街道建設
第八節 廠外單位公共及後勤服務設施建設
第四編 生產經營單位
第一章 主要生產單位
第一節 焦化廠
第二節 燒結廠
第三節 煉鐵廠
第四節 H型鋼廠
第五節 煉鋼廠
第六節 軋鋼廠
第七節 無縫鋼管廠
第八節 動力廠
第九節 鐵運部
第十節 第二工程建築公司
第二章 產業型單位
第一節 第一工程建築公司
第二節 附屬企業公司
第三節 金屬製品公司
第四節 第四工程建築公司
第五節 民用建築公司
第三章 經營性公司
第一節 倉儲公司
第二節 礦業公司
第三節 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第四節 機械運輸公司
第五節 鍛壓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第六節 瑞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第七節 瑞達焦業有限公司
第八節 瑞昌水泥有限公司
第九節 瑞盛水泥公司
第十節 燃氣公司
第十一節 房地產開發公司
第五編 企業管理
第一章 管理體制
第一節 國家對長鋼的管理體制
第二節 各時期內部領導體制和管理體制
第三節 各時期主要生產、管理機構設定情況
第四節 業務流程再造
第五節 人力資源結構調整
第六節 “三三三”末位淘汰
第二章 經濟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計畫種類及編製程序
第三節 生產經營計畫
第四節 經濟責任制編制及考核
第五節 統計工作和原始記錄
第六節 商標管理
第七節 全面預算管理
第三章 技術、質量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生產技術管理
第三節 技術進步與科技成果
第四節 新產品開發
第五節 工程技術隊伍
第六節 鋼鐵研究
第七節 標準化管理
第八節 科技信息(科技情報)管理
第九節 質量管理制度及職責
第十節 全面質量管理
第十一節 主要產品質量標準
第十二節 質量月活動
第四章 生產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生產作業計畫的編制和實施
第三節 生產調度
第四節 現場治理
第五節 能源管理
第五章 安全、環保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安全生產管理
第三節 安全教育
第四節 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活動
第五節 勞動保護工業保健
第六節 重大人身設備事故實錄
第七節 環境保護和管理
第八節 環境污染治理
第九節 環境監測
第六章 財務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成本管理
第三節 經濟核算
第四節 固定資產管理
第五節 歷年基建、技改投資情況
第六節 各項專用基金的提取管理和使用
第七節 內部銀行
第七章 勞動、工資、人事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職工隊伍
第三節 工資管理
第四節 社會保險
第五節 勞動管理
第六節 人員招聘與配置
第七節 職工就業與再就業
第八章 物資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物資採購及供應
第三節 物資管理
第九章 設備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設備採購
第三節 長鋼歷年主要設備分布情況
第四節 設備管理
第五節 資產管理
第十章 產品銷售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產品銷售
第三節 銷售信息
第四節 產品定價
第五節 貨款結算
第六節 資源管理及物流配送
第十一章 計量、通訊、微機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計量和檢測設備
第三節 計量器具管理和量傳管理
第四節 數據傳輸網路管理
第五節 語音通訊管理
第六節 工業控制自動化管理維護
第十二章 對外經濟協作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輸出商標、技術、管理團隊
第三節 招商引資項目
第四節 其他對外合作項目
第五節 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第十三章 機關事務、檔案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總裁辦公室事務
第三節 檔案管理
第十四章 社會職能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職能
第二節 老幹部和離退休職工管理
第三節 社區管理
第四節 人口普查
第五節 清欠工作
第六節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第七節 支農
第十五章 管理督察
第一節 職能
第二節 督察情況
第十六章 體制轉換
第一節 機構與職能
第二節 1996年長鋼公司制改造
第三節 2005年長鋼整體改制過程
第四節 新長鋼和員工重新簽訂勞動契約
第五節 完善整體改制後續工作
第六節 成都新天通涉嫌虛假注入股金及抽選出資
第六編 黨群工作
第一章 長鋼黨委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歷屆黨委班子組成情況
第三節 黨委辦公室
第四節 機關黨委
第二章 黨的組織工作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基層組織建設
第三節 黨員的教育與管理
第四節 幹部管理
第五節 落實幹部政策
第三章 黨的宣傳工作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理論教育工作
第三節 宣傳教育工作
第四節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第五節 企業精神文明建設
第六節 企業文化建設
第七節 統一戰線工作
第八節 普法及依法治企工作
第九節 《長鋼報》
第十節 長鋼廣播電視
第十一節 印刷廠
第十二節 長鋼網站
第四章 黨的紀律檢查工作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紀律檢查
第三節 審計及法律訴訟
第五章 工會工作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長鋼職工代表大會
第三節 會員代表大會制度
第四節 民主管理
第五節 勞動競賽
第六節 職工技術技能比賽
第七節 女工工作
第八節 勞動保護與保險工作
第九節 工會財務管理
第六章 共青團工作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組織建設
第三節 團的工作
第四節 歷屆團代會
第七章 公安武裝保衛工作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治安管理
第三節 刑偵工作
第四節 消防工作
第五節 經濟民警
第六節 民兵工作
第七節 徵兵工作
第八節 人民調解
第七編 科教文體
第一章 文體活動
第一節 文體設施
第二節 民眾文化
第三節 體育活動
第四節 長鋼文聯
第二章 科技大學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中專技校
第三節 黨校
第四節 職工培訓
第五節 外培與委培教育
第三章 子弟中學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教學
第四章 子弟國小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教學
第八編 醫療衛生
第一章 疾病預防與治療
第一節 職工總醫院
第二節 醫療管理制度
第三節 衛生預防
第四節 婦幼保健
第五節 疾病治療
第六節 廠外醫療機構
第二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工作簡況
第三節 獎懲制度
第九編 後勤生活服務
概況
第一章 服務機構與設施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食堂、快餐廠
第三節 乳品飲料廠
第四節 職工澡塘、浴室
第五節 液化氣供應站
第六節 招待所、賓館
第七節 農場
第八節 託兒所、幼稚園
第九節 療養院(點)
第十節 其他社會服務機構
第二章 福利待遇
第一節 職工亡故
第二節 職工子女接班
第三節 職工退休、病退
第四節 家屬落戶
第五節 職工休假
第六節 互助救濟
第七節 津貼、補貼
第八節 職工療養
第三章 物業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土地管理
第三節 房產管理
第四節 生活區管理
第五節 水、電、汽管理
第六節 單身宿舍管理
第七節 職工住宅管理
第八節 住房制度改革
第十編 人物 榮譽
第一章 人物
第一節 長鋼已故主要領導簡介
第二節 長鋼出席長治市歷次黨代會及省市人代會名錄
第三節 省級以上勞模簡介
第四節 獲省級以上其他個人榮譽
第五節 長鋼獲長治市歷屆勞模名錄
第六節 長鋼歷屆勞模名錄
第七節 軼聞
第二章 集體榮譽
第一節 長鋼獲國家級集體榮譽
第二節 長鋼獲省級集體榮譽
第三節 長鋼獲冶金系統集體榮譽
附錄
要記
周恩來總理稱讚故縣鐵廠
李德生題寫“長治鋼鐵公司”廠名
“故縣村”小考
重要文存
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給軍工部領導及故縣鐵廠的賀信
軍工部領導給故縣鐵廠的賀信
上黨軍工基地的發展歷程
陸達在慶祝建廠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重修二仙廟碑記
長治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改制人員安置方案
舊印章集錦
大事記
《長鋼志》撰稿人員
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