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水湖鎮南孔國小

長豐縣水湖鎮南孔國小是一所農村完全國小,始建於解放初期,由原大周、張疃兩所初小合併而成,於一九五八年遷址現南孔村窪戶自然村境內,更名為“閆湖國小”,覆蓋李圩、閆湖、南孔、大周等行政村,一度成為原水湖鄉中心國小至文化大革命初期。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國小都下放到村辦,南孔國小的教學區也只有南孔一個行政村了。改革開放後,由於黨和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南孔國小的辦學條件得到了長足發展。一九九七年遷入現在的新址,建起了教學樓上下共十八間,綠化、道路等齊全,順利通過了九八年的兩基驗收。多年來,南孔國小為各條戰線,各行各業培養了大批人才,有部隊幹部,縣、鄉、村幹部,有工程師,大、中、國小教師,特別是為當地培養了有文化的新型農民,他們為經濟的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歷任校長,德育課堂,備註,

歷任校長

1958.8----1963.8 朱克日
1963.9----1964.8 毛傳球
1964.9----1966.8 金傳永
1966.9----1969.8 孔凡凱
1969.9----1975.8 陳惠芬
1975.9----1977.8 李世華
1977.9----1984.8 劉鳳瑤
1984.9----1999.8 孔林
1999.9----2003.8 閆興周
2003.9----2007.8 黃正甫
2007.9---- 至今 李錦林

德育課堂

鄧小平同志對學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各級教育領導部門也都強調必須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人,以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所以學校教育必須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擺在首位,尤其是在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則顯得更加重要。因為隨著商品的流通,人們原有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受到了衝擊,產生了變化。這種衝擊和變化也直接影響到青少年一代。因此,擺在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務是如何搞好學校德育工作,以取得更為明顯的成效。
國小的德育主要是養成教育。即讓小學生從小養成懂得守紀律、關心他人、尊敬師長、保護公物、勤儉節約、不怕困難、勇於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而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筆者認為,課堂教學既是學校傳授文化知識和技能的陣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陣地,應該在這個陣地上充分傳授知識和技能,積極滲透品德教育,充分發揮每一學科的德育功能。
為培養合格的一代新人,我國在《教育法》、《教師法》和《義務教育法》上體現了德育的內容,在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要使學生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美、山河壯麗、人民勤勞聰明;了解和熱愛革命領袖及中國共產黨……其它學科包括數學、自然、音樂、體育、美術等教學大綱中也都明確提出了思想教育的內容和任務。
要使這一思想教育落到實處,首先要熟悉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號,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輸。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除了學習有關法律、法規,還必須深入學習教學大綱和教材,積極挖掘教材內容的思想性。其實,各學科的思想內容是十分豐富的,不僅思想品德、語文、英語課的思想教育內容充實,其它學科的潛在思想教育內容也不少。如數學課必須適當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培養科學的思想方法;自然課可利用自然現象和實驗引導學生保護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為人類服務,並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美術、音樂可結合實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只要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把思想教育內容科學地,靈活生動地融會於教學過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為課堂教學中一個任務來完成。其次,教師要結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結合課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詞句,深挖其思想精華,科學地滲透品德教育。當然,品德教育還必須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寓思想教育於有趣的教學活動和課外活動之中,使學生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受到教育,規範行為,形成良好習慣。我們完全可以結合班級實際和學校的中心工作來進行。例如,學校抓校風建設時,教師可以結合班級中存在的新問題和違紀現象,引導學生去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區分好壞,明辨是非,從而增強學生的“免疫”力。假如學生無法分辨或意見不統一,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切忌過早下結論和簡單地灌輸。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根據學生的特徵和授課的內容,相應地開展主題班會、集體遊戲,參觀旅行等一系列的課外活動,深化教學內容。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能。

備註

資料整合:王西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