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裸蜥魚

長裸蜥魚

長裸蜥魚(學名:Lestidium prolixum)隸屬仙女亞目裸狗母科、裸蜥屬,體延長,頭中大,口較大,眼前方無小黑點,鼻孔位於上頜骨後端前方或上方,輔上頜骨短片狀。前頜骨齒小,下頜齒2行,其中1行尖長,可倒伏。齶骨齒前方2行與下頜齒同形,後方1行具6-9個固定齒。除側線外,頭體無鱗,背鰭9-11,臀鰭26-33,胸鰭小,11-13,腹鰭位於背鰭前方或下方。頭和腹鰭之間的腹中線上具1行縱行發光器,脊椎骨75-91。體淡黃色,背緣自頭至尾柄有1淡褐色縱帶。分布於西北太平洋的日本和中國。棲息於亞熱帶深海域,棲息深度200~620米。長裸蜥魚全長27厘米,側線鱗約150~155體淡黃色,背緣自頭至尾柄有1淡褐色縱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裸蜥魚
  • 拉丁學名: Lestidium prolixum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燈籠魚目
  • :裸狗母魚科
  • :裸晰魚屬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地區,

形態特徵

背鰭10;臀鰭31~33;胸鰭12;匙姜戒腹鰭9;尾店備定鰭10+1+17~19+1+10。側線鱗約150~155。
長裸蜥魚
體長為體高11.2~12.5倍;為頭長4.6~4.9倍。頭長為吻長1.8~2.1倍,為上頜長2.1~2.3倍,為眼徑5.6~6.6倍,為眼間隔8.8~10倍。
體低而延長,頗側扁。自峽部至臀鰭前腹部正中具1明顯皮褶。頭鑽朵狹長,側扁。吻長而尖。眼中大,側位。眼間隔平,有縱嵴,其寬小於眼徑。兩鼻孔緊接,僅以1鼻膜相隔,位於上頜骨後端前上方,前鼻孔小,後鼻孔稍大,口大,前位,上須邊緣由前頜骨組成漏市拳,上頜骨後端達鼻孔與眼之間下方;下頜正中上翹,口閉時包在上頜內。牙發達,前頜骨正中無牙,前端兩側各具3可倒伏小尖牙,後方1個較大,其後邊緣密具1行後彎的固定小牙;下頜有7~11可倒伏大犬牙,其外側各附1固定小尖牙。犁骨無牙。齶骨前半部具4~5可倒伏大犬牙,外側各附1固定小尖牙,後半部有固定牙7~9。舌上有2行平行小牙。咽鰓骨牙叢卵圓形,約有20~25可倒伏犬牙,呈不規則4縱行排列。鰓孔大。鰓蓋膜與峽部不連。假鰓發達。鰓耙短小,每一鰓耙有3~5小齒頭(少數1~2),形成1列鰓齒。鰓蓋條骨8。
除側線外均裸露無鱗。側線管大,側線鱗特化,埋於皮下,每一側線鱗的上下邊緣各具5小孔,外側4,內側1;中央具1小孔。側線向後達尾基,前半部側線鱗大,至臀鰭基底前1/3處側線鱗急劇變小,排列緊密。
背鰭1個,頗小,位於體後半部,起點在腹鰭後方,頭長為背鰭至腹鰭間距的3.5~5倍。脂鰭在臀鰭後部基底上方。臀鰭位於體後部,基底長。胸鰭小,位低。腹鰭小,位於體中央後方,鰭端幾達背鰭起點下方。尾鰭分叉,尾鰭前副鰭條多。尾柄短小。肛門位於腹鰭內側鰭條端部之間。
體淡黃色,背緣自頭至尾柄有l淡褐色縱帶。吻前部背側及戀企妹汽下頜前部邊緣深褐色。尾柄僅上下有色素,中央無色素。,腹部皮褶有色素。臀鰭及腹鰭基部有符愉匪小黑點。尾鰭暗色。鰓腔褐色,鰓蓋條膜深褐色。

生活習性

長裸蜥魚全長27厘米,側線鱗約150~155體阿棗盼舟淡黃色,背緣自頭至尾柄有1淡褐色縱帶。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的日本和中國。棲息於亞熱帶深海域,棲息深度200~620米。
隸屬仙女亞目裸狗母科裸蜥屬,本屬眼前方無小黑點。臀鰭條23~33根。頭和腹鰭之間的腹中線上具1縱行發光管。
裸狗母科體側扁,甚長;腹部中央具1明顯皮褶。眼間隔窄。背鰭小;有脂鰭。自頰部至腹鰭的腹中線有時具1~2縱行細長發光管。無鰾。有12屬約56種。我國產2屬2種。

分布地區

分布於中國日本,我國產於東海。

分布地區

分布於中國日本,我國產於東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