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葉香茶菜

長葉香茶菜

多年生草本,常具匍匐莖。莖高40—60厘米,不分枝或具分枝,上升,基部近圓柱形,節間短,基部以上四棱形,具淺槽,被栗色串珠狀具節的短柔毛或鱗枇狀短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葉香茶菜
  • 拉丁學名:Rabdosia stracheyi (Benth. ex Hook. f.) Hara
  • 別稱:四方草
  • :植物界
  • :唇形科
  • :香茶菜屬
  • 分布區域:產廣東,廣西西南部,雲南南部;生於水邊或林下潮濕處。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文獻來源,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常具匍匐莖。莖高40-60厘米,不分枝或具分枝,上升,基部近圓柱形,節間短,基部以上四稜形,二具淺槽,被栗色串珠狀具節的短柔毛或鱗粃狀短毛。莖葉對生,狹披針形,長2.4-7.5厘米,寬0.6-2.1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狹楔形,邊緣自中部以上具疏或密的鋸齒,紙質,上面欖綠色,脈上被鱗粃狀短硬毛,其餘部分無毛或多少粗糙,下面淡綠色,滿布紫褐色腺點,脈上被鱗粃狀短硬毛或近無毛;葉柄短,長0.2-1.2厘米,有時近無柄。圓錐花序生於主莖及側枝頂端,長4-30厘米,寬2.5-6厘米,由聚傘花序組成,聚傘花序3-15花,極叉開,具梗,總梗長0.4-1.4(2.8)厘米;下部的苞葉葉狀,向上漸變小而呈苞片狀,苞片卵形,披針形或線形,遠較長3-6毫米纖細的花梗為短。花萼小,鐘形,花時長約2毫米,直徑約1.6毫米,明顯10脈,被褐色腺點,脈上被鱗粃狀短毛或近無毛,萼齒5,略短於萼筒,二唇形,後3齒小,前2齒較大,均為卵形,果時花萼長約3毫米,略俯垂,下唇明顯較上唇長,長約1.1毫米。花冠粉紅或白色,長6-7毫米,冠筒直,長3-3.5毫米,基部直徑約1毫米,向上增寬,至喉部直徑約2毫米,冠檐上疏被紅色腺點,二唇形,上唇具紫色斑點,長僅為冠筒長之半,具4圓裂,裂片卵形,極外反,下唇與冠筒近等長,狹卵形,伸展,扁平。雄蕊及花柱長長地伸出。小堅果極小,卵形,略扁。花期11月至翌年1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60米的水邊林下潮濕處。

分布範圍

產於滇南(西雙版納,普文)、我國廣東、廣西西南部亦產。印度,緬甸亦有分布。
長葉香茶菜的草本圖片長葉香茶菜的草本圖片

文獻來源

文獻來源:Rabdosia stracheyi (Benth. ) Hara (1972).
PIectranthus stracheyi Benth. ex Hook. f. (1885); Dunn (1915); Merr. (1927); Hand. - Mazz. (1939); excl. syn. ; Pl. veronicifolius Hance (1885); Baker (1886); Pl. brandisii Prain (1890); Pl. striatus auct. non. Benth. : Dunn (1913); Isodon stracheyi (Benth. ) Kudo. (192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