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芒棒頭草
- 拉丁學名:Polypogon monspeliensis (Linn.) Desf.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禾本目
- 科:禾本科
- 亞科:早熟禾亞科
- 族:剪股穎族
- 屬:棒頭草屬
- 分布區域:生於海拔3900米以下的潮濕地及淺的流水中。熱帶、溫帶地區。
- 命名來源:SP Pl 1: 61. 1753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一年生。稈直立或基部膝曲,大都光滑無毛,具4-5節,高8-60厘米。葉鞘鬆弛抱莖,大多短於或下部者長於節間;葉舌膜質,長2-8毫米,2深裂或呈不規則地撕裂狀;葉片長2-13厘米,寬2-9毫米,上面及邊緣粗糙,下面較光滑。圓錐花序穗狀,長1-10厘米,寬5-20毫米(包括芒);小穗淡灰綠色,成熟後枯黃色,長2-2.5毫米(包括基盤);穎片倒卵狀長圓形,被短纖毛,先端2淺裂,芒自裂口處伸出,細長而粗糙,長3-7毫米;外稃光滑無毛,長1-1.2毫米,先端具微齒,中脈延伸成約與稃體等長而易脫落的細芒;雄蕊3,花葯長約0.8毫米。穎果倒卵狀長圓形,長約1毫米。花果期5-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900米以下的潮濕地及淺的流水中。
分布範圍
產我國南北各地。廣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地區。模式標本采自法國。
本種分布廣,植物體的體態及大小變化較大。例如產青海興海縣的個體(王生新241號),桿呈毛髮狀,葉線形,花序僅含4-20個小穗,與典型的個體相比,則判若兩種。這種變異顯然是生態條件引起的。
國內分布:產我國南北各地。
國外分布:廣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地區。模式標本采自法國。
海拔:below 3900
模式采自: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