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長興堡鎮轄2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5個行政村為:長興村、榔木村、花保村、岩科村、白底村、天堂村、鳳花村、桃坪村、施把村、五里村、麻塘村、裡屋村、寨雲村、大坪村、大花村、白竹村、大寨雲村、白果村、三八村、大地村、壩路村、中壩村、燈陽村、小地村、楊柳村。
1個居委會:長興堡鎮居委會。
地理環境
位於東徑109°11′30″,北緯28°19′08″,鎮政府駐地海拔630米,最高處安塘坡930米,為低山丘陵地貌。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4.5℃,年均降雨量1390毫米。
自然資源
在境內還蘊藏著相當豐富的碳酸美(鈣)和
大理石,具有開發利用價值;同時還是松桃縣的主要商品糧食生產基地,以苗族為主體的長興各族人民勤勞勇敢,在這塊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鑄就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水能資源
長興堡鎮的地下井、泉水、洞水共408處,地下徑流3.14萬立方米,多數地下水為優質泉水,含有多種人體需該鎮屬溫暖的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平均海拔650米,平均氣溫14.5℃,年均降雨量
1390毫米。要的微量元素。有的泉水還達到了生產國際飲水的標準。
林業資源
在鎮內,有被列為國家二級級保護的植物如蕙蘭等近幾種,以馬尾松、油茶林為主;
土地資源
在鎮內,主要以紅壤土為主,pH值在5.5-6.5之間。
經濟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長興堡鎮黨委政府的領導班子以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眼光,加快了新型農村發展步伐,使全鎮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5個行政村通電、通公路、目來水,長興堡鎮列入小城鎮建設。教育衛生得到空前發展,全鎮有中學2所,在校生職工300餘人;衛生院一所,病床30餘張,村級衛生室25個,衛生人員50餘人;全鎮地面衛星接收站80個,文化站1個。土地肥沃,盛產優質
大米、
玉米、
小麥及署類農作物;經濟作物有金秋犁、
油桐、油菜、
花生、
茶葉、優質烤菸等。
2007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600.9萬元,財稅收入快速增長,財政收入達到160萬元,同比增長58%;農民收入達1120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938萬元,同比增長17%,第二產業增加值為928萬元,同比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250萬元,同比增長13.5%,實現農業總產值4960萬元,平均年增長11%。
民俗文化
在這片紅土地上,曾是紅二·六軍團長征戰鬥過的地方,所建的烈士陵園1996年被縣委、縣政府確定為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清朝乾嘉民族起義英雄
石柳鄧遺址。
長興堡鎮是一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很久以前,
苗族的祖先就在這裡生息繁衍,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優秀燦爛的苗族文化:“春社活動”、“嘗新節”、“
二月二”、“
三月三”、“
四月八”、“
六月六”、“趕秋節”等苗族
傳統節日,讓世人領略苗族歌舞優美的韻律和深邃的內涵;以及“苗族的四面鼓”、“儺戲”、“苗族蠟染等民族民間藝術和絕技”。“上刀梯”、“下火海”、“撈油鍋”等獨特技藝展示著苗家人的熱情奔放、勇敢強悍;有苗族文化“活化石”之稱的“儺戲”,一直久唱不衰,沉重地訴說一個民族悲壯的生存繁衍史,那巧奪天工維妙逼真的刺繡,如行雲流水般的蠟染,無不透視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旅遊景點
苗王湖休閒遊
東方紅水庫
趕集
苗族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