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長腳秧雞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黃褐色斑駁型秧雞。上體灰褐,羽乾黑色成粗大縱紋,翼上有寬大的棕色塊斑。眼先、頰部、耳區和眉紋為灰色,眉寬呈灰色,過眼紋棕色,頭頂、背、初級飛羽,一直到尾均為暗褐色,具黑色斑紋和寬的赭色羽緣和灰色羽端。頦偏白,喉部、前頸和腹部為灰白色,翅上的覆羽和翅下的覆羽均為栗色。兩脅白色具棕褐黃色的和紅褐色橫斑。初級飛羽赭褐色,翅上覆羽,翼下覆羽,腋羽栗色或赭棕色。尾下覆羽黃褐色具栗色及黑白色橫斑。飛行時銹褐色的長翼為明顯特徵。飛行時振翅無力,雙腿下懸。
幼鳥較成鳥下體有更多赭色,兩脅橫斑較弱。
大小量度:體重♂155克;體長♂256-290毫米,♀240-280毫米;翅♂127-147毫米,♀1228-138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森林、草地、荒野、半荒漠和農田等各類生境中,常在河岸、湖邊高草叢和灌叢中活動。
生活習性
長腳秧雞在中國為
夏候鳥,春季於4月下旬遷來我國,秋季於10月份遷走。善於藏匿,白天多躲藏在草叢或灌叢中,早晨、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並且經常鳴叫,叫聲清脆洪亮,很遠都能聽見,鳴叫時常常向前伸長脖子並且左右來回擺動。在地面上奔跑時迅速而敏捷,所以常常通過疾速奔跑來逃避敵害。在危急時和通過開闊的水面時也能飛翔,但飛翔的速度不快,兩個翅膀扇動緩慢,常常飛不了多遠又迅速落入草叢中。由於腳長,又有很長的腳趾,所以在濕地上行走十分方便,但在起飛和飛翔的時候,兩條長長的腿只好懸垂在下面。
雜食性,主要以各種昆蟲、蠕蟲、草籽和穀粒等為食。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丹麥、埃及、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衣索比亞、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希臘、匈牙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共和國、馬拉威、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荷蘭、挪威、阿曼、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沙烏地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南非、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葉門、尚比亞和辛巴威。
區域滅絕:法羅群島。
遊蕩:阿富汗、安哥拉、百慕達、波札那、喀麥隆、查德、象牙海岸、厄利垂亞、加彭、加納、格陵蘭、冰島、賴索托、利比亞、馬里、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塞席爾、索馬里、烏干達和越南。
起源不確定:幾內亞。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配偶為一雄一雌制。通常營巢乾岸邊富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河谷地帶的濕草地上,也在湖邊沼澤和森林中營巢,有時甚至營巢在耕地或原野附近的灌木叢或高草叢中。巢的大小為直徑12-14厘米,深-7厘米。每窩產卵6-14枚,通常為7-12枚。卵的形狀為橢圓形,顏色為淡赭色,被有紅褐色的斑點,卵在大小為34-6.1毫米×24.1-29.6毫米。雌鳥孵卵。孵化期為14-15天。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有關長腳秧雞在中國新疆分布的訊息是1934年發表的。之後的半個多世紀,中國一直無人記錄或採集到長腳秧雞的標本,各種論著均沿襲和引用1934年發表的那份報告,乃至所有的文獻記錄都大同小異。
在1998-2000年,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進行了近3年的野外調查,並欣喜地得出以下結果:長腳秧雞在新疆有廣闊的分布區域,初步估計其存在新疆的種群數量為1500-3000隻。在野外調查中發現,長腳秧雞不僅在
伊犁地區、
阿勒泰地區、昌吉州等地有所分布,而且在烏魯木齊市郊也有出沒。
長腳秧雞在全球種群估計在545-972萬隻,種群處於穩定趨勢。儘管在世界上分布較廣,但由於歐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過去大量的割草和放牧,致使生境遭到破壞,種群長期以來一直處於衰減狀態,中國由於分布區的範圍較小,數量更為稀少。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