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翅稻蝗

長翅稻蝗

長翅稻蝗(學名:Oxya velox)是斑腿蝗科、稻蝗屬昆蟲。體型中等偏大,勻稱。頭較大,顏面傾斜,顏面隆起縱溝明顯。觸角細長,絲狀。複眼卵形,其縱徑為眼下溝長的2.5倍。前胸背板中隆線明顯,無側隆線,三條橫溝均明顯,溝前區略長於溝後區。前胸腹板突錐形,頂端略尖。前翅較長,略不到達後足脛節中部(雄)或到達後足脛節基部1/3處(雌)。雄性肛上板短三角形,具側溝;尾須細錐形,端部近1/5處明顯趨細,頂細銳。雌性腹部第2、3節背板後下角缺刺。腹基瓣片內緣缺齒;下生殖板後緣中央1對齒較分開。產卵瓣較長,上產卵瓣略長於下產卵瓣,上產卵瓣的上外緣和下產卵瓣的下外緣具細齒,各齒彼此近乎等長。體色變異較大,呈綠色、黃綠色、褐綠色或背面黃褐色,側面綠色。複眼之後沿前胸背板側片上緣具明顯的褐色縱條紋。前翅褐綠色或前緣褐色,臀域綠色。

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緬甸、印度、泰國、巴基斯坦;在中國分布於東北、華北、山東、浙江、江西、廣西、四川、雲南、西藏。長翅稻蝗棲息於稻田及濕度較大的河邊、水庫周圍。該蟲取食稻葉和嫩穗。為害嚴重時的葉片被吃光,只留一束束中肋。山區的中晚稻常有此現象。10月中旬後,成蟲產卵越冬後陸續死亡。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主要價值,物種為害,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雄性:體型中等,體表具有細小刻點。觸角細長,22~26節,其長到達或略超過前胸背板後緣,其中段一節的長度為寬度的1.4倍左右。頭頂寬短,頂端圓弧形,其在複眼之間的寬度約等於其顏面隆起在觸角之間的寬度。顏面隆起略寬,縱溝較淺,兩側緣近乎平行。複眼較大,為卵形。前胸背板略平,兩側緣幾乎平行;中隆線明顯,線狀,缺側隆線;3條橫溝均明顯,後橫溝位近後端,溝前區略長於溝後區。前胸腹板突圓錐形,頂端較鈍。中胸腹板側葉間之中隔較狹,中隔的長度明顯地大於其寬度。前翅較長,常到達或超過後足股節的頂端;後翅長等於前翅。後足股節勻稱,上隆線缺細齒,內、外下膝側片的頂端均具有銳刺;後足股節近端部之半的上側內、外緣均擴大成狹片狀,頂端具有外端刺和內端刺;跗節爪間的中墊較大,常超過爪長。肛上板為較長的三角形,基部中央具中縱溝,其長到達中部;兩側中部缺突起,由中縱溝頂端至兩側緣各具短側隆線。尾須為細錐形,較直,端部近1/5處明顯趨細,頂端細銳。陽具基背片橋部較狹,缺錨狀突;外冠突較長,頂端略彎;內冠突較大,緊挨著外冠突。陽具複合體的色帶瓣為向上彎曲的粗大圓柱形,頂端略膨大;陽具端瓣較細長,向上彎曲,幾乎包在色帶瓣板之內。
雌性:體型較大於雄性。觸角略較短,常不到達前胸背板的後緣。頭頂寬短,其在複眼間的寬度明顯寬於顏面隆起在觸角間的寬度。前翅的前緣具稀疏的弱齒。腹部第2、3節背板側面的後下角缺刺。上產卵瓣較直,外緣具齒,各齒不等長,各齒之間具1或2個小齒。下產卵瓣基部腹面的內緣缺齒。下生殖板表面後半部分具一寬縱凹溝,在其兩邊各具側隆脊;後緣寬空處具一對分開的刺。
體色:褐綠色,或背面褐色,側面綠色,頭部在複眼之後,沿前胸背板側片的上緣具有明的深褐色縱條紋。前翅褐色;後翅透明淡暗色,翅脈為深色。後足股節綠色或褐色,膝部為暗褐色。後足脛節青綠色,基部和端部暗色,脛節刺頂端為黑色。
體量大小
性別
體長
前胸背板
前翅
後足股節
雄性
14.8~21.2毫米
3.2~4.7毫米
13.5~17.6毫米
9.5~11.7毫米
雌性
22.0~28.0毫米
4.1~5.9毫米
16.0~23.0毫米
12.0~17.0毫米

生活習性

長翅稻蝗棲息於稻田及濕度較大的河邊、水庫周圍。在巴基斯坦於5月,10月出現,危害棉花、甘蔗、谷、玉蜀黍等;在印度危害蓖麻、椰子、胡瓜、竹小麥、豆、粟和落花生等,出現日期有3月、4月、6月、8月、10月和11月;緬甸由9月到12月;泰國於4月份出現;在中國雲南3~4月已出現,西藏於3月、7月、10月、11月都有出現。該蟲取食稻葉和嫩穗。為害嚴重時的葉片被吃光,只留一束束中肋。山區的中晚稻常有此現象。10月中旬後,成蟲產卵越冬後陸續死亡。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緬甸、印度、泰國、巴基斯坦;在中國分布於東北、華北、山東、浙江、江西、廣西、四川、雲南、西藏。
長翅稻蝗
長翅稻蝗分布圖

繁殖方式

在廣西每年可發生2代,以卵越冬。成蟲喜在低濕向陽、土質疏鬆的田梗和草地上產卵。產卵時,分泌膠質物粘連草屑土粒結成卵囊,斜立於約3厘米深的土中。卵聚產在囊內,初孵若蟲大多在雜草上活動和取食,至3齡以後才侵入稻田。

主要價值

成蟲可以入藥。味辛、甘,性溫。歸肺、肝、腎經。具有止咳平喘,滋補強壯,止痛,解毒透疹。主治百日咳,支氣管哮喘,小兒驚風,咽喉腫痛,疹出不暢;外用治中耳炎。

物種為害

一年發生1-2代,以其卵在上中的卵中過冬,次年5月間孵化為跳填(若蟲)。晝夜活動。主要取食中稻葉片;據報導也會危害茶樹。

防治方法

在經常發生嚴重的地區,可用以下方法:①早春結合修田埂,剷除田埂上4厘米深的草皮燒灰或漚肥,消滅蝗卵。②結合春耕耙田,撈淨水面浮渣,把浮在水面的蝗卵消滅。③蝗蝻發生時放鴨入田,捕食蝗蝻,但鴨子不能吃得太飽。④藥劑噴殺:掌握蝗蝻期用90%敵百蟲加水1000倍稀釋液噴殺;或每667平方米(1畝)用80%敵敵畏乳油75~100毫升加水噴殺,或用菊酯類農藥噴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