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羽針茅(Stipa kirghisorum P. A. Smirn.)是禾本科、針茅屬多年密生草本植物。鬚根堅韌。稈高可達60厘米,具節,葉鞘長於節間,粗糙或具細刺毛;基生葉端鈍,具緣毛,稈生者先端漸尖,葉片縱卷如針狀,粗糙或具細刺毛,圓錐花序常為頂生葉鞘所包,先端絲芒狀,外稃背部具漸成條狀的柔毛,基盤尖銳,密被短柔毛,芒兩回膝曲扭轉,芒針彎曲,內稃與外稃近等長,花葯黃色,5-9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新疆。蒙古及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也有分布。常生於海拔350-2400米的石質山坡、準平原面或沖積扇處。
長羽針茅在草原地區放牧場和刈草場的一種牧草,品質中等。
(概述圖參考來源:國家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密叢草本。鬚根堅韌。稈高35-60厘米,具3節,基部宿存少量的略有光澤的枯葉鞘。葉鞘長於節間,粗糙或具細刺毛;基生葉舌長1-1.5毫米,端鈍,具長1-2毫米的緣毛,稈生者先端漸尖,長可達4毫米;葉片縱卷如針狀,粗糙或具細刺毛,基生葉長為稈高2/3或與植株等長。
圓錐花序常為頂生葉鞘所包,長10-15厘米;穎長4-6厘米,先端絲芒狀,具3-5脈;外稃長1.5-1.6厘米,背部具漸成條狀的柔毛,基盤尖銳,長約4毫米,密被短柔毛,芒兩回膝曲扭轉,第一芒柱長5-6厘米,第二芒柱長1-2厘米,芒針彎曲,長1.2-1.8厘米,具4-5毫米的淡黃色的羽狀毛;內稃與外稃近等長,具2脈;花葯黃色,長約5毫米。花果期5-9月。
生長環境
長羽針茅為旱生密叢型下繁禾草,是草甸草原和草原草場的優勢種,亞優勢種或主要伴生種。它適應於夏季溫和,冬季寒冷而多雪的氣候。一般年均氣溫在2-5℃,降水量在250-500毫米。適宜的土壤為黑鈣土、暗栗鈣土。長羽針茅在新疆常見於伊犁谷地和天山北坡海拔1600-1800米的低山帶,分布於博樂和溫泉山地1300-1800米的範圍內。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中山帶,則多呈零星分布。以長羽針茅為建群種所組成的山地草甸草原中參與有大量的雜類草,常見的草場類型有長羽針茅+鳶尾+雜類草。群落中主要伴生雜草有蓬子菜、山地糙蘇等。草層高度30厘米,群落蓋度為50-60%。在伊犁谷地和海拔稍高的天山北坡山區的針茅+溝羊茅草原草場中,長羽針茅常作為亞優勢種或主要伴生種出現,在天山東段的博格達,海拔2300-2800米的山地草甸草原中,長羽針茅為常見的主要伴生種。在新疆瑪納斯河上游的草地有時也可成為優勢種。群落蓋度為40-45%,禾本科草葉層高度10-20厘米,生殖枝高達60厘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新疆(富蘊、布爾津、哈巴河、奇台、烏魯木齊、沙灣、博樂、伊寧、鞏留、特克斯、巴里坤、和靜等地)。蒙古及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長羽針茅在中國新疆春季萌發較晚,5月返青,6月下旬至7月抽穗開花,8月結實。
主要價值
長羽針茅在草原地區放牧場和刈草場的一種牧草,品質中等。
長羽針茅莖細,葉柔軟,鮮綠,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各類家畜均喜食,馬最喜食。耐牧,冬季殘存尚好,成為各類家畜冬季採食的主要牧草。分櫱力強,再生速度快,株叢生長茂密,葉量亦很豐富,適於放牧利用。由於長羽針茅在種子成熟時芒柱很易與稃體分離,對綿羊不會造成危害。結實期乾草在閹牛瘤胃中48小時的損失率為64.75%。所含營養物質較高。
長羽針茅營養成分 | ||||||||
生育期 | 水分 | 粗蛋白質 | 粗脂肪 | 粗纖維 | 無氮浸出物 | 粗灰分 | 鈣 | 碘 |
果實 | 8.01 | 11.72 | 1.87 | 24.7 | 48.45 | 5.25 | 0.44 | 0.16 |
枯黃 | 8.21 | 10.69 | 2.56 | 29.14 | 43.25 | 6.15 | 0.38 | 0.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