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穗魚尾葵學名魚尾葵(Caryota ochlandra Hance),又名青棕、假桄榔和果株,棕櫚科魚尾葵屬植物。喬木狀,高10-15(-20)米,莖綠色,被白色的氈狀絨毛,葉長3-4米,幼葉近革質,老葉厚革質,佛焰苞與花序無糠秕狀的鱗秕,花序長3-3.5(-5)米,具多數穗狀的分枝花序,花瓣橢圓形,黃色,果實球形,成熟時紅色,花期5-7月,果期8-11月。魚尾葵喜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中性土壤,不耐鹽鹼和乾旱,也不耐水澇,喜溫暖,生長適溫為25-30℃,越冬溫度要在10℃以上,耐蔭性強,忌陽光直射。魚尾葵產我國,亞熱帶地區也有分布,常生於海拔450-700米的山坡或溝谷林中。魚尾葵是優良的庭園觀賞植物與街道綠化樹種;同時,魚尾葵莖含大量澱粉,可作桄榔粉的代用品;邊材堅硬,可作手杖和筷子等工藝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魚尾葵
- 拉丁學名:Caryota ochlandra Hance
- 別稱:青棕、假桄榔、果株、長穗魚尾葵
- 二名法:Caryota ochlandr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目:初生目 Principes
- 科:棕櫚科 Palmae
- 亞科:檳榔亞科 Arecoideae
- 族:魚尾葵族 CARYOTEAE
- 屬:魚尾葵屬 Caryota
- 種:魚尾葵
- 分布區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繁殖技術,栽培方法,病蟲害防治,
形態特徵
喬木狀,高10-15(-20)米,直徑15-35厘米,莖綠色,被白色的氈狀絨毛,具環狀葉痕。葉長3-4米,幼葉近革質,老葉厚革質;羽片長15-60厘米,寬3-10厘米,互生,罕見頂部的近對生,最上部的1羽片大,楔形,先端2-3裂,側邊的羽片小,菱形,外緣筆直,內緣上半部或l/4以上弧曲成不規則的齒缺,且延伸成短尖或尾尖。佛焰苞與花序無糠秕狀的鱗秕;花序長3-3.5(-5)米,具多數穗狀的分枝花序,長1.5-2.5米;雄花花萼與花瓣不被脫落性的氈狀絨毛,萼片寬圓形,長約5毫米,寬6毫米,蓋萼片小於被蓋的側萼片,表面具疣狀凸起,邊緣不具半圓齒,無毛,花瓣橢圓形,長約2厘米,寬8毫米,黃色,雄蕊(31-)50-111枚,花葯線形,長約9毫米,黃色,花絲近白色;雌花花萼長約3毫米,寬5毫米,頂端全緣,花瓣長約5毫米;退化雄蕊3枚,鑽狀,為花冠長的1/3倍;子房近卵狀三棱形,柱頭2裂。果實球形,成熟時紅色,直徑1.5-2厘米。種子1顆,罕為2顆,胚乳嚼爛狀。花期5-7月,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魚尾葵喜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中性土壤,不耐鹽鹼,也不耐乾旱,也不耐水澇;喜溫暖,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5-30℃,越冬溫度要在10℃以上;耐蔭性強,忌陽光直射,葉面會變成黑褐色,並逐漸枯黃,夏季蔭棚下養護,生長良好;喜濕,在乾旱的環境中葉面粗糙,並失去光澤,生長期每2天澆水,並向葉面噴水。
分布範圍
產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省區。生於海拔450-700米的山坡或溝谷林中。亞熱帶地區有分布。
主要價值
魚尾葵是優良的庭園觀賞植物與街道綠化樹種,莖幹挺直,葉片翠綠,花色鮮黃,果實如圓珠成串,富有熱帶風光情調,通常不作盆栽觀賞。同時,魚尾葵莖含大量澱粉,可作桄榔粉的代用品;邊材堅硬,可作手杖和筷子等工藝品。
栽培技術
繁殖技術
栽培方法
栽植:魚尾葵實生苗生長緩慢,以2-3年生、株高1-2米時上盆栽植效果最好。盆的大小視植株高低確定。株高1米選盆徑30厘米的盆,株高1.5米選盆徑40厘米的盆,株高2米選盆徑50厘米的盆。栽植時盆底先墊3厘米厚粗粒土或純淨石礫作排水層,然後再裝培養土(園土2份、腐葉土2份、沙1份的混合土)進行栽植。栽後澆透水,放存背陰處,並且每天葉面噴水數次。待恢復生長後正常管理。最初幾年,每年換土1次。3年後換“水桶”盆,可2-3年換土1次。換上時應除去部分舊盆土,並剪去一部分老根和枯根。
光照與溫度:魚尾葵適宜生長溫度為15-25℃。在中國南部熱帶地區,可露地栽培和室外越冬。在中國北部地區,冬季溫度低,應放在溫室越冬,若家庭有供暖條件的,可放室內越冬,溫度宜保持在10℃以上,並給予充足的光照,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如果長期低溫和光照不足,葉片會受凍害變黑。夏天在室外時,用50%-70%的遮光網遮蔭,或放在大樹下疏蔭處或背陰處。在烈日下暴曬,或受到陽光直射,葉片會變色枯黃,降低觀賞價值。
澆水與施肥:夏季生長旺季,應增加澆水次數和澆水量,每天澆1次水,並數次葉面噴清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冬季減少澆水,掌握見乾見濕的原則,忌澆水過多過勤,以免根系腐爛而造成植株死亡。除栽植時施人適量基肥外,生長期內還應每月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也可以每月施1次300倍尿素、過磷酸鈣和氯化鉀的液肥。施肥最好在傍晚進行,次日早晨再澆水。
整形修剪:魚尾葵生長到一定程度,下部葉片枯萎,影響觀賞價值,應及時剪去,促進新葉生長。對於下部過密枝、交叉枝應疏除,以保持通風透光。每次施肥前都要進行疏土,利於土壤透氣,促進根系生長。
病蟲害防治
灰霉病 症狀:常從葉片葉緣發病,病部組織變淺褐色,溫室內漫漫時,可見到受害處生有灰霉色。病原:秋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淺褐色至深褐色。多隔、透明,直且長,有時分枝1-5個,分生孢子簇生於梗頂部的小柄上。圓或圓形。防治方法:可用50%氟嗎啉-錳鋅可濕粉(國光三治)400-600倍液,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國光綠青)1000-1500倍,50%國光異菌脲可濕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國光松爾(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7-10天一次,連續2-3次,要注意交替使用藥劑,以防產生抗藥性。
葉斑病 症狀:葉上病斑赤褐色,不規則形,周圍有水漬狀黃色暈圈,病斑易癒合,中部病斑上生黑色小粒點,嚴重時葉片枯焦死亡。病原:掌狀擬盤多毛孢,分生孢子盤杯狀,集生,初埋生後外露,黑色或暗褐色,較大,直徑215~426微米。分生孢子梗細短,無色。分生孢子紡錘形,直或彎曲,有4個隔膜5個細胞,中間3個褐色,兩端細胞小而無色,13.1-17.6微米X5.1-7.5微米,頂端有2-3個根附屬絲。發生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盤在病葉、病落葉殘體上越冬,次年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多從傷口侵入,有再侵染。偏施氮肥加重發病。防治方法:施足腐熟的有機肥,提倡酵素菌漚制堆肥,增施磷鉀肥,勿偏施氮肥;清除病殘體,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化學防治,發病初期,病初期噴灑25%咪鮮胺乳油(如國光必鮮)500-600倍液,或50%多錳鋅可濕性粉劑(如國光英納)400-600倍液。連用2-3次,間隔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