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石(中藥)

長石(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藥名。別名方石《本經》,直石《吳普本草》,土石《別錄》,硬石膏《綱目》。為硫酸鹽類硬石膏族礦物硬石膏。我國山西、甘肅、青海、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雲南、西藏等地勻有產出。具有清熱瀉火,利小便,明目去翳之功效。主治身熱煩渴,小便不利,目赤翳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石
  • 化學式:CaSO4
  • 分子量:136
  • 晶系:斜方晶系
  • 顏色:白灰,或帶淡紫、淡紅及灰黑色等
  • 光澤:玻璃或脂肪樣
  • 透明度:透明或微透明
  • 條痕:白色
  • 硬度:3-3.5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90g
  • 毒性:無毒《別錄》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鑑定,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硬石膏。

性味

味辛、苦,性寒。

歸經

入肺、肝、胃、膀胱經。

功效

清熱瀉火,利小便,明目去翳。

主治

身熱煩渴,小便不利,目赤翳障。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90g。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挖取後,去盡附著泥沙、雜石,洗淨曬乾。
二、炮製方法:研細末,水飛過用。

鑑定

藥材形狀:本品為扁塊狀或塊狀,有棱。淺灰色、灰色或深灰色。條痕白色或淺灰色。體較重,質堅硬,指甲不易刻劃成痕。但可砸碎,淺色者斷面對光照之,具閃星樣光澤,深色者光澤暗淡。無臭,無味。以色淡、有光澤者為佳。

形態特徵

晶體結構屬斜方晶系。晶形成板塊或短柱狀,惟不多見,一般呈塊狀或粒狀集合體,偶見纖維狀。顏色為白灰,或帶淡紫、淡紅及灰黑色等。條痕白色。透明或微透明,玻璃或脂肪樣光澤。性脆。硬度3-3.5。三組相互垂直解理。相對密度2.95-3.0。遇鹽酸不發生氣泡。

生長環境

產於沉積岩層、熱液礦脈、或成熔岩及接觸交代礦床中。

相關論述

《新修本草》:“此石狀同石膏而厚大,縱理而長,文似馬齒。今均州遼坂山有之,土人以為理石者,是長石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