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島的炮台群是廣州古城的防禦門戶,多處炮台遺蹟至今依稀可見往日雄姿。
長洲島位於獅子洋進入廣州的咽喉要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鴉片戰爭時期,清政府便在當地設定了長洲炮台。清光緒九至十年(1883-1884)中法交戰,張之洞、彭玉麟以長洲島7個山岡自北向南排成扇面形,築炮台7座,置德國洋炮15門,常駐兵勇千餘人,這些炮台分布在長洲島東南方向的七個山岡上,全長近兩公里,由北而南成扇形分布,各炮台均配備數量不等的大炮和各種輔助設施。每年春季,各台試炮三響,江面死魚浮漂,鄉民爭相捕撈,引為一時盛事。
長洲炮台於1938年秋日軍占領長洲後被拆除,炮管被風割化鐵。目前,島上基本保持原貌並進行了保護的只有白兔崗炮台和白鶴崗炮台,其它炮台僅留存遺蹟或已遭破壞。
該炮台為一平面圓形的露天台,直徑約五六米,花崗岩石砌築,炮台正中陳列著一門巨大的鐵炮,約一人高,三四米長,但炮身卻已布滿“皺紋”。
據介紹,該炮是1996年仿製的,原炮於光緒九年(1883年)由德國克虜伯廠製造,1938年秋,日軍占領長洲被拆除。原先的白兔崗炮台,共置有炮位2座,炮2尊,其中一座直徑6.35米,兵勇宿舍成平行四邊形,巷道寬1.2米,高2米,壁厚1.45米,山腳設有發電房,炮台上設有探照燈16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