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民間廟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長沙自古廟宇林立,香火盛旺,由廟宇產生的大小廟會多不勝數,形成了舊時長沙城鄉廣大勞動人民的民間文化生活。廟會既是匯集民族風物和民間文藝的一種形式,又是古代傳統市集的一種形式。舊時長沙城鄉的廟會中,陶公廟會是規模大、影響遠的廟會之一。該廟位於長沙縣榔梨鎮臨湘山上。廟會期間,商賈雲集,買賣和交換物資的生意十分紅火。一時間,香火鞭炮不絕,香客、戲客人涌如潮,熱鬧非凡。具有獨特的傳統藝術風格,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沙民間廟會
- 國家:這個
- 屬性: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
- 地點:長沙
簡介,風俗文化,長沙特色,廟會影響,廟會活動,發展歷史,傳說,
簡介
每逢兩個陶公菩薩生日----農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善男信女們都要舉辦盛大的廟會,以慶陶公菩薩的壽誕。廟會每次時間長達10天左右。前來趕廟會、朝拜的香客成千上萬,其中有來自川、鄂、豫、浙、閩、贛、粵、桂等地的香客。他們對陶公菩薩虔誠至極,用“朝肉香”的形式(將小香爐用線吊於手肘皮下)頂禮膜拜。每次廟會,古戲樓上照例是好戲連台,長沙城裡的戲曲名角都登台演出,有湘劇,也有京戲,整天整夜的連演連唱。唱得精彩時,有錢人爭相往台上拋賞錢,窮人家則為之喝彩…….廟坪里,玩龍、舞獅、羅漢舞、竹馬燈等競相上聲,廟會成了百藝匯集之所。
廟會期間,商賈雲集,買賣和交換物資的生意十分紅火。一時間,香火鞭炮不絕,香客、戲客人涌如潮,熱鬧非凡。這自然促進了陶公廟四周的經濟繁榮。人們因為廟會的需要,結廬成市,首先形成了“三仙街”,接著逐漸形成了今日的榔梨鎮。因此,有民謠云:“榔梨街上不作田,兩個生期吃一年”。 長沙地區除陶公廟會外,還有其它許多廟會。這些廟會與陶公廟會比較,只是在內容和規模上有所不同而已。如望城縣沱市鄉經前的轄神廟,清道光、鹹豐(1821--1850)年間已具相當規模,廟內戲台設計巧妙,音響效果好,藝人們的道白、唱腔都非常宏亮。每年農曆7月12日為轄神菩薩在各鄉週遊一圈。廟會開始後,按廟規,每個香客朝拜之時,都得先在廟門前殺一隻公雞敬神。每逢廟會得邊疆唱戲10天,白天10台戲,由廟開支,晚上9台戲由當地行會開銷。長沙省城的湘劇名角,如小生吳少芝、老生歐雲霞、花臉廖松柱、小丑李少成、老旦蓋梅先和花旦“六歲紅”等都是這裡的常客,給廟會更添熱鬧氣氛。廟會期間,鎮上小商小販眾多,前來看戲的人山人海,既有農民,也有鄉紳,還有城裡來的闊太小姐。
各地廟會在內容上雖有所不同,但作用是相同的,如果剔除封建迷信的糟粕,留下它豐富勞動人民文化娛樂生活,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的積極作用,那么它仍不失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好的傳統風俗。
風俗文化
廟會既是匯集民族風物和民間文藝的一種形式,又是古代傳統市集的一種形式。
據和記載,陶公廟建於505年(南朝梁天監四年),距今1491年,是當地士民景仰東晉太尉、長沙郡公陶侃的後代陶淡和陶桓的清名盛德而興建的。陶淡和陶桓是叔侄,兩人棄家修道,結廬修練於榔梨臨湘山,後羽化成仙,成為知萬事,醫百病,求晴得晴,祈雨得雨,能退兵災,應萬事的仙人肉身菩薩。陶公廟正因此而聞名於世。歷史上每次陶公菩薩出巡,都是由官府迎送,其中有4次是由巡撫大人親自迎送。1688年(康熙二十六年),長沙大旱,湖南巡撫趙申喬親赴榔梨陶公廟迎接陶公真身菩薩進城求雨。還真為陶公菩薩碰中了,儀式過後,果真“天忽大雨,水盈尺”。因此,陶公廟從建廟起,就一直受到歷代王朝的重視和保護。清鹹豐皇帝還封陶淡和陶桓為“孚佑真人”和“福佑真人”並下旨將陶公廟祀列入禮部春秋祭祀名單。
每逢兩個陶公菩薩生日----農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善男信女們都要舉辦盛大的廟會,以慶陶公菩薩的壽誕。廟會每次時間長達10天左右。前來趕廟會、朝拜的香客成千上萬,其中有來自川、鄂、豫、浙、閩、贛、粵、桂等地的香客。他們對陶公菩薩虔誠至極,用“朝肉香”的形式(將小香爐用線吊於手肘皮下)頂禮膜拜。每次廟會,古戲樓上照例是好戲連台,長沙城裡的戲曲名角都登台演出,有湘劇,也有京戲,整天整夜的連演連唱。唱得精彩時,有錢人爭相往台上拋賞錢,窮人家則為之喝采…….廟坪里,玩龍、舞獅、羅漢舞、竹馬燈等競相上聲,廟會成了百藝匯集之所。
長沙特色
長沙三大特色——廟會、茶館、皮影戲
長沙廟會
長沙自古廟宇林立,香火旺盛,由廟宇產生的大小廟會多不勝數,形成了舊時長沙城鄉廣大勞動人民的民間文化生活。 舊時長沙城鄉的廟會中,陶公廟會是規模大、影響遠的廟會之一。該廟位於長沙縣榔梨鎮臨湘山上。直至今日,每逢兩個陶公菩薩生日--農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民眾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拜祭活動,廟裡香火灼天,鐘鳴鼓響,進香信眾,摩肩接踵,成為一大勝景。陶公廟的春秋廟會,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繁榮,陶公廟也於1986年初定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
我國盛行上茶館飲茶的城市首推重慶,其次廣州,再次長沙。重慶人坐茶館主要是擺龍門陣;廣州人是以品嘗茶點為主;長沙人坐茶館既要名茶美點,還要聆聽彈詞、評書作為消遣。
長沙茶館大都是清一色的方桌板凳。桌上一把茶壺,4個杯子,泡一壺茶可供四個人飲用,時間不限。通常的點心是包子、燒麥、鍋餃、湯包、酥合等。長沙人愛喝早茶,茶館在8點鐘左右進入尖峰時段,此時茶客滿座,煙霧瀰漫,聲音嘈雜,一派融融泄泄的景象。
長沙皮影戲
長沙皮影戲形成於明朝萬曆(1573-1619)年間,舊時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流行於長沙、湘潭、瀏陽、望城、寧鄉等地。 長沙皮影戲用湘劇和花鼓戲唱腔,一般為三人班,3人都具有吹打彈唱的藝術能力。演出方式有整本和散句之別:整本的節目主要有 、《水滸傳》、《岳飛傳》、 等;散句的節目有《五更勸夫》、《山伯訪友》、《小姑賢》、《哪吒鬧海》等。藝人在演這些散句時,必加雜戲,即選取一些發生在觀眾中的趣聞秩事,編排成戲,插在中間演出。
解放前,長沙廟宇甚多,大廟及會館都建有戲台。在這些地方,長沙皮影戲常演壽期戲,如二月初二的土地戲,三月十五的財神戲等。另外,在街巷鄉間,如某家失火,就演兩本影子戲以謝火神;農村秋收後,就演“禾苗戲”。農閒時,就演整本,一家一本,一個屋場連一個屋場,連續演一個多月。
由於長沙皮影戲製作和演出簡單,戲中內容又多為老百姓喜聞樂見,因而深受城鄉民眾歡迎。長沙地區尚存皮影戲班100來個,藝人400人左右。
廟會影響
廟會旨在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保護文化遺產,廟會以火神廟會的形式進行,邀請佛教高僧為汶川地震災區人民祈福頌經,並由湖南省木偶皮影劇團演出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木偶戲曲《貴妃醉酒》、《東郭先生與狼》等六個劇目,以及申報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火神廟會》、《風味小吃》歷史文化、製作技藝的圖片文字簡介。仿古工藝品、糖畫、面人、棕編、手飾等手工技藝攤擔,傳統的舞龍舞獅都將一一亮相,再現長沙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風采,展示湖湘文化無窮魅力。
廟會本來就是人們利用長假愉悅精神之所,它寄託了豐富的精神內涵,人們在這裡感受到悠久的傳統文化,找到傳統、現實和未來的連線點。對於商業化運作的廟會,政府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引導,使廟會真正體現中國傳統民族文化,讓年輕一代在傳統民族文化中找到自己的歸屬。同時,廟會也應體現“公益性”,讓市民尤其是一些低收入的市民能夠有條件觀賞到有品位、有特色的民俗表演。“只有堅持廟會的文化品位,弘揚傳統民俗文化中的精華,廟會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而不僅僅是一個賺錢的工具。”
廟會活動
除了花燈以外,還有各種戲燈:
(一)龍燈。它是龍門傳統而古老的戲燈,和全國各地的龍燈一樣,象徵著龍門人民是龍的傳人。龍門的龍燈有橋龍、兜水龍、柴箍龍等。最有特色的是橋龍,底部有木板串成,木板上面做龍身,每節長約1.5米左右,總長為50-100節,整條龍身用竹編和各種顏色的彩紙和綢布做成。龍頭龍尾製得特別精緻,裡面裝有蠟燭燈具,夜間觀看光彩迷人。 舞龍燈有規定的時間:正月十三開始,先到祠堂、廟宇、烈士墓舞;正月十五則在周邊村莊和古街商店串走,正月十六至十八在單位企業和村內各座廳堂舉行。
(二)竹馬。也是龍門傳統的表演形式。馬分頭尾兩部分。用竹製成,外麵糊上彩紙。跳竹馬時將馬頭馬尾放置在人的前後,人在中間如騎在馬上一般。龍門的竹馬和別地不同之處在於,它由傳統戰馬沿襲而來,跳時呈作戰陣勢,一般有八匹馬組成一支隊伍,令旗帶路,逐對的上陣和下陣。正月十五夜裡表演時增加兩匹大紅馬,稱“掃馬”,跳演節目都為三國故事。
(三)舞獅。獅頭用竹、獅身用綢緞布料製成,獅有大小之分。大獅由兩人聯袂跳,小獅一人一隻,一人持繡球引路。跳獅子者多為年輕人,它技術要求高,十分耗費體力,變化多端地表現了獅子的情態,更增添了古鎮鬧元宵的活潑氣氛。
(四)魁星。即文曲星,又稱文魁,是一個用竹和綢緞精製的神像。他手持毛筆作點狀元狀,祝願讀書人奮發努力,得中狀元。跳魁星著要跑遍每座廳堂、店鋪、民居,給人送去祝福。因其變化甚多,無比活躍,需要有豐富經驗的人去跳,其表演往往令圍觀者開懷大笑。
發展歷史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根。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民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民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於記載。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原來屬於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裡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民眾聚會的場所了。 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民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於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於近代。
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於是過年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但各地區廟會的具體內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傳說
直至今日,每逢兩個陶公菩薩生日--農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民眾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拜祭活動,廟裡香火灼天,鐘鳴鼓響,進香信眾,摩肩接踵,成為一大勝景。陶公廟的春秋廟會,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繁榮,陶公廟也於1986年初定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