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3年11月的,鄱陽湖乾旱依舊。在裸露的湖底上,會時不時見到羊群在低頭吃草。近十幾年來,特別是1998年大洪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降雨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但未低於歷史最低值。鄱陽湖上游五條大河的流量,在1998年之後也呈下降趨勢,而它們是鄱陽湖的主要水源。
背景,原因,管理,
背景
受近期降水偏少影響,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相繼發生嚴重旱情。10月30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僅為8.19米,逼近8米極枯水位線。此前幾天,贛江南昌段出現12.27米的低水位極值,打破了2012年1月2日12.34米的歷史最低紀錄。
“自9月份起,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旱季,降雨量顯著減少。據多年平均計算,10月至次年1月的降水只占全年總降雨量的16%。”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張奇日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解釋說。
儘管季節因素為長江流域的湖泊水位衰退找到了“開脫”的藉口,然而,年甚一年的旱情還是引發了專家關於河流湖泊治理的深度思慮。
原因
水位十年持續走低
“近十幾年來,特別是1998年大洪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降雨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但未低於歷史最低值。鄱陽湖上游五條大河的流量,在1998年之後也呈下降趨勢,而它們是鄱陽湖的主要水源。”張奇表示。
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金章東則認為,近年來,由於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偏西,致使我國的降雨帶一直向北推進。
“北方一旦降水偏多,南方就會幹旱,上述地區發生旱情的主要自然原因就在於此。”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孔繁翔向《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說。
此外,在專家看來,長江中下游地區水位的持續走低,同10年來長江自身的變化密切相關。
“從三峽大壩2003年開始試蓄水以來,下游地區江湖水位變化就十分明顯。”張奇表示,以兩湖(鄱陽湖和洞庭湖)為例,二者均屬通江湖泊,長江水位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出入湖流量的大小,如果長江水位降低,其“拉空”作用會導致湖泊水位隨之下降,湖泊水面面積退縮。
“目前三峽仍處於蓄水階段,正在向175米高度衝刺,因此對於下遊河流湖泊的水位必然產生一定影響。”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鄱陽湖濕地生態系統研究站副站長張路告訴記者。
孔繁翔還表示,長江流域河流、湖泊的不斷退縮,其影響絕不僅限於局部地區。“它一方面會令當地居民失去淡水資源,同時會改變周邊地區的氣候條件,更加容易引發旱澇災害。”
退水背後的人禍
“鄱陽湖的旱情嚴重並不僅僅是氣候問題,還有人為因素的影響。”作為湖泊專家,孔繁翔對鄱陽湖近年來的悲慘遭遇痛心疾首。
他向記者回憶說:“鄱陽湖地區的淘沙規模簡直可怕極了。站在岸邊,噸級的大船排著長長的佇列在湖面上輪番作業,一眼望不到邊,場面極其壯觀!”
受利益驅使,淘沙已在當地形成了產業鏈。“尤其在當前建築行業發展如火如荼的階段,淘沙者只需要支付一些很低的人工成本,便可獲得非常可觀的收入。”孔繁翔說。
張奇告訴記者,采砂活動會把原來的湖盆地形破壞掉,使局部區域湖盆下降。
“當四五月份鄱陽湖水位很高時,這種負面影響還不是很明顯。而在秋冬季湖泊水位較低時,這種疊加效應便會立刻顯現。”張奇強調說,哪怕是僅僅降低半米,都會對湖泊帶來很大影響。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當地政府已準備在鄱陽湖出口處修建水閘,希望通過減少“支出”的方式將湖水留住。
“這是很奇怪的做法,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孔繁翔認為,儘管當地政府也在慢慢控制和規範淘沙活動,但難度頗大,“因為這畢竟涉及到很多人的生計問題”。
管理
“合則立,分則豫。”在經歷了種種“水患”之後,專家再次將矛頭指向了長江流域多年來的管理亂象。
“目前長江的狀態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一段幹流一個事兒,一個湖一個事兒,完全是割裂的。”孔繁翔強調,長江及其支流和湖泊原本就同屬一個大的水系,分布在幹流和支流上的各個重大水利樞紐工程一定要統一規劃、統一調配,不可各自為政,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實不可取。
張奇對此表示認同。他進一步指出,不可否認,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水利工程對於我國發展經濟和滿足能源需求的確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我們應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注重長江流域水利工程群的聯合調度與最佳化運行,從全局出發,發揮水利工程的防洪、抗旱功能,減緩中下游地區的乾旱程度,維護水量和水生態安全。”
此外,針對兩湖地區未來的研究,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劉元波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目前兩湖地區的水文及相關生態環境已處於與前期不同的節律變化階段。
“如何改善或者恢復原有的自然節律變化,首先需要水文部門、氣象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公開歷史觀測數據,並發布逐日觀測數據。”劉元波表示,由於數據不夠公開,研究人員對於兩湖地區水文氣候變化過程的研究仍然受到很多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