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短尾蝮的鼻間鱗形狀與斑紋和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和日本蝮(G. blomhoffii)相似,鱗片變化範圍也有很大重合。全長雄性414+64 mm,雌性344+48 mm,背面淺褐色到紅褐色,有兩行深棕色圓斑,左右交錯或並列,圓斑中央色淺,外側常開放呈馬啼形,有的標本還有一條紅棕色脊線;眼後有一呈色眉紋,其上緣鑲以黃白色邊;尾後段黃白色,但尾尖常為黑色。吻棱明顯;鼻間鱗外側尖細笛向後彎;背鱗中段21行;腹鱗+尾下鱗167-196,平均180。有頰窩,有管牙,有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江短尾蝮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爬行綱
- 目:有鱗目
- 科:蝰科
基本信息,種群分布,生活習性,體形特徵,
基本信息
中 文 名 長江短尾蝮
俗名別名 七寸子(長江以北)、土蝮蛇(陝西洋縣)、土夫蛇(四川東北)、土公蛇(皖北)、土巴蛇(皖南)、麻七寸、爛肚蛇、土地跑(江西)、反鼻蛇、地扁蛇、虺蛇、白花七步倒(江蘇)、狗屎塔、狗屎蝮、草上飛、土公蛇、爛塔蛇、灰鏈鞭、得地灰撲(浙江)、土虺蛇(上海)。拉丁學名 Gloydius brevicaudus siniticus
種群分布
地理分布 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國外分布於朝鮮半島。
繁殖方式 卵生。
生活習性
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春秋兩季多集中在墳堆草叢冬眠場所附近活動;夏季秋初多分散活動於稻田、耕地、溝渠、路邊、村舍、園林捕吃鼠類、蜥蜴、蛙、魚、蛇等,白天晚上都見外出活動。在浙江每年11月到翌年3月初為冬眠期,在活動期的5及6月和10月分布有兩次活動高峰。卵胎生,5月及9月曾見交配,8月到9月產仔2~20條,初生仔蛇全長140~170 mm。垂直分布從沿海低地到秦巴山區海拔1100 m。數量多,無確切統計。
體形特徵
食 性 鼠類、蜥蜴、蛙、魚、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