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軍團"干政是民初軍閥政治的獨特形態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巡閱使
- 外文名:Yangtze River patrol envoy
- 相關人物:張勛、倪嗣沖
"督軍團"干政是民初軍閥政治的獨特形態之一。
"督軍團"干政是民初軍閥政治的獨特形態之一。長江巡閱使,初為袁世凱中央安置政治異己的臨時職務,張勛、倪嗣沖先後任該職後,均兼任過皖省督軍,為此,張、倪一度分別成為民初"督軍團"干政的領袖、干將,長江巡閱使使署則成為"督軍...
一類是地區性的,不轄具體省區,如長江、南洋、海疆等巡閱使。有的巡閱使還配置有副使,如有長江巡閱副使、南洋巡閱副使、蘇皖贛三省巡閱副使、直魯豫三省巡閱副使,但並不普遍設立。巡閱使的職權,在理論上說主要是節制、調遣轄區內的軍隊,事實上則兼管軍隊諸務,具有省以上的大行政區軍政長官的性質。巡...
9月被免去安徽督軍兼長江巡閱使本兼各職。1924年7月12日病逝於天津。人物生平 倪嗣沖,1868年2月6日出生於安徽省潁州府(今阜陽市)西南三塔鎮倪寨村(今屬阜南縣境)。父親倪淑,原為袁世凱嗣父袁保慶幕府,倪嗣沖隨父就讀時,得識袁世凱。1893年捐班授任山東省某知縣。1899年12月,袁世凱奉旨署理山東巡撫,...
旋被袁世凱授為將軍府定武上將軍,任江蘇督軍,調往徐州,轉任長江巡閱使,移駐徐州。1915年,擁袁世凱稱帝,被封為一等公爵,但內心仍一意維護清廷。兵變復辟 1916年,袁世凱去世,黎元洪當上大總統,實權掌握在國務院總理段祺瑞手中。不久,黎元洪和段祺瑞在所謂“參戰”問題上發生矛盾,段祺瑞主張對德宣戰,黎元洪和...
張勛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風雲人物,以導演1917年為期12天的“清帝復辟”而揚名天下。張勛墓位於宜春奉新縣城東南5公里的陶仙山西坡。人物 “辮帥”張勛字紹軒,江西奉新人,北洋軍閥。根據記載,張勛清末任雲南、甘肅、江南提督;辛亥以後曾任江蘇督軍,長江巡閱使。1917年發動政變,企圖恢復帝制,被段祺瑞所擊敗,...
1920年兼任長江巡閱使,同年10月裁撤後,改任蘇皖贛巡閱使,均不受。旋即猝死於江蘇督軍公署(一說自殺)。人物生平 供職清廷 李純是直隸人,生於清同治六年八月十五日(1874年9月12日)。李純幼讀私塾,22歲時入天津武備學堂第二期。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卒業後投袁世凱主持的新建陸軍(即後來的北洋軍),任...
但是,所謂招討使者,是個空架子,僅有的兵力就是他的兒子二式從湖南帶去的兩營人。譚宋交誼 譚人鳳到東京不久,就結識了宋教仁。章太炎撰《前長江巡閱使譚君墓志銘》,說他”與孫、黃好尚異,獨重桃源宋教仁,以為雋才。”這是事實。1910年春,廣東新軍起義失敗,宋教仁深為嘆息,經常找譚人鳳商量整頓辦法...
倪嗣沖,北洋軍閥,曾任長江巡閱使兼安徽督軍,1920年下野後寓居天津,共有三處住宅。景點簡介 倪嗣沖在天津有寓所有三處 倪嗣沖在天津有寓所有三處 第一處在原意租界三馬路(今河北區進步道)西段南側,是一幢非常講究的大樓.左鄰就是王郅隆的住宅,對面是意國醫院(今市立第一醫院).第二處在原英租界圍牆道(今...
1917年6月7日,時任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的張勛奉總統黎元洪之命,以調解黎與國務總理段祺瑞之間因對德參戰問題發生的“府院之爭”為名,打著維護京城治安旗號,率辮子軍10個營4000餘人,由江蘇徐州開赴北京。14日,張勛率辮子軍抵京後,邀集保皇派康有為等策劃清帝復辟。30日晚,張等潛入清宮,召開“御前會議”...
辛亥革命後,清將張勛盤踞徐州長達五年,道台衙門是其大搞復辟活動的“大帥府”。1911年底,南京光復,長江巡閱使張勛兵敗南京退守徐州。1912年初,革命軍北伐徐州,張勛北竄兗州,2月11日徐州光復,第二天清帝宣布退位,南北統一。1913年春,二次革命失敗,張勛率領“辮子軍”再次盤踞徐州,開始大肆迫害、捕殺革命...
《歷朝通俗演義——民國演義Ⅳ宣告北伐》是2015年萬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部以宣統三年(1911)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開始,至民國九年(1920)江蘇督軍兼長江巡閱使李純自殺案為止,有三集,以四十回為一集,合共一百二十回。第二部續以民國九年(1920)江蘇督軍兼長江巡閱使李純自殺案起,至民國十七年(1928)...
民國3年(1914)徐寶山遇刺身亡,第二軍縮編為第四師,楊瑞文之混成旅被編為長江巡閱使張勛統帶的定武軍第八路軍,楊任第八路軍中將纏住,駐防海州,後調查壽州(今合肥)。張勛任安徽督軍後,陰謀推動清室復辟,楊瑞文勸其萬不可逆潮流而動。民國13年,皖省局勢變化,楊受排擠,解甲歸里,從事商業活動。其雖...
1913年8月,袁世凱封張勛為定武上將軍、安徽都督兼長江巡閱使,所部稱定武軍,蘇錫麟為統領之一,駐防灌雲、連水一帶。1917年6月7日,張勛以調停黎元洪、段祺瑞的“府院之爭”為藉口,率定武軍統領蘇錫麟、李輔廷及10營士兵北上。8日,部隊暫駐天津河北車站附近,蘇隨張住進了張在德租界的公館(在今蒲口道...
《歷朝通俗演義——民國演義Ⅱ袁氏復辟》是2015年萬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第一部以宣統三年(1911)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開始,至民國九年(1920)江蘇督軍兼長江巡閱使李純自殺案為止,有三集,以四十回為一集,合共一百二十回。第二部續以民國九年(1920)江蘇督軍兼長江巡閱使李純自殺案起,至民國十七年(...
威振海隅碑位於連雲港市連雲區宿城街道留雲嶺子午亭南側10米一石碑上,與“海邦砥柱”德政碑並列。文物歷史 民國十二年,蒼梧北鄉紳學農商暨法起寺公立。”白寶山(1877-1941),字峻青,晚號瑞石老人,河北寧河蘆台鎮人。1913年11 月受長江巡閱使張勛派遣,以武衛前軍統領率部來海州剿匪,1915年12 月任海州鎮守...
反張勛復辟之戰指的是1917年7月段祺瑞為反對復辟而引發的一系列戰爭。段祺瑞採用集中兵力分割在京辮軍,控制鐵路,阻敵增援等戰法,擊敗張勛部隊。後以“再造民國”功臣自居,重掌北洋政府大權。1917年6月7日,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張勛奉總統黎元洪之命,以調解黎與國務總理段祺瑞之間因對德參戰問題而發生的“府...
民國2年(1913年)張任江蘇都督,惲即奉調徐州,任長江巡閱使署參謀長。民國6年7月,張勛復辟,率軍隊入宮,假傳諭旨,擅改國體。段祺瑞等在馬廠出兵,直指北京,歷10天即攻進天壇,張於炮火中潛逃,避匿於荷蘭公使館。張勛復辟失敗後,長江巡閱使署人員由代總統馮國璋派員至徐州進行遣散,惲禹九則赴滬避居...
人民國,因長江巡閱使張勛保薦,程任長江稅務局局長多年。解職後,客居南京,以吟詩作畫自娛自樂。1937年抗戰爆發,攜家屬返江西,被聘為江西省政府秘書。1940年,國民黨省政府在泰和縣橘園村設立江西通志館,聘請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吳宗慈為館長,他與辛際周、周性初、蔡敬襄等人被聘為協修,編纂新建縣人物誌數卷...
原清政府的江南提督、袁世凱政府的江蘇都督、長江巡閱使張勛,一貫嚮往帝制,他的軍隊繼續留著清朝的髮辮,號稱“辮子軍”,他自稱“辮帥”。民國五年(1916年)六月,袁世凱死後,張勛不僅自成一個軍閥派系,還在徐州成立“十三省區聯合會”(督軍團),旨在策劃復辟。此時北洋政府內部明爭暗鬥,1917年段祺瑞被黎元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