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亞洲最大的河流,6300公里的旅途,從一小滴水到汪洋大海,從蒼茫藍天到巍巍群山,從三峽水電站到少數民族。演員阿部力將帶領你游悠久長江,品風土人情。壯大的美景,獨特的風光,還有別致的文化。 從一個旅行者的視角,帶你領略21世紀的中國風光!
——《長江天地大紀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江天地大紀行
- 外文名稱:長江天地大紀行
- 國家/地區:日本 中國
- 導演:竹內亮
- 主持人:阿部力
- 播出時間:2010
- 每集長度:90
- 播出狀態:已完結
- 集數:3
背景,分集劇情,
背景
2010年,竹內亮導演與阿部力一起來到中國,
拍攝了一部關於長江的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
“我想知道中國這片土地的一切一切,因此我開始了這段旅程。但是我體會到的是,
中國大地看不盡的蒼茫遼闊,
以及海納海川的胸懷。我根本無法完全了解中國,越了解越覺得中國無窮無盡,我將銘記,我出生在 這樣的恢弘的大地,我將勇敢活下去。謝謝!”
中國大地看不盡的蒼茫遼闊,
以及海納海川的胸懷。我根本無法完全了解中國,越了解越覺得中國無窮無盡,我將銘記,我出生在 這樣的恢弘的大地,我將勇敢活下去。謝謝!”
——阿部力
分集劇情
第一回 西藏大峽谷與理想之國
天空之旅來自翱翔空中的飛鳥視角” | |
“陸地之旅來自可接觸沿岸人們的旅行者視角” |
第一回 西藏大峽谷與理想之國 |
“她並不是冰川,她是從地里長出來的雪蓮花,是獻給雪山的花 | |
在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中,將冰川比作雪蓮花,並向她禱告祈禱。 |
在這裡,阿部力受到村民們的熱情款待,體驗了酥油茶和民族服裝。 | |
告別西藏, 阿部力一行來到了香格里拉。 |
空中攝影師多胡的加入,讓這段香格里拉的浪漫之旅增添了更多美麗的景色。從動力滑翔機上看到的香格里拉,水流潺潺,樹木蒼翠蔥鬱,讓人不禁感嘆,高原上竟有如此鬱鬱蔥蔥的美景! | |
在香格里拉,阿部力遇到了一位藏族女孩——次姆在香格里拉的景區 和遊客拍照便是她的工作。 |
作為一個虔誠的信徒的她,一天要做兩次早晚課,每兩周要去當地寺廟參拜。 | |
這樣虔誠的她,在被問到想去拉薩還是上海時,還是果斷選擇了上海。對於沒有出過遠門的次姆來說,果然還是上海更充滿吸引力。 |
第二回 活在當下的少數民族女子
第二回 活在當下的少數民族女子 | |
長江流域最美的湖泊——瀘沽湖在這附近, 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村落,這裡的人被稱為摩梭人。 |
這裡仍是母系氏族制,一般是女性掙錢養家, 更有讓人目瞪口呆的婚姻形式——走婚 夫婦不住在一起,丈夫到第二天早上便回到自己家。 |
瀘沽湖近年來遊客激增,原本在北京酒吧駐唱的拉措,也為了拉動家鄉的發展,放棄了夢想,毅然回到了家鄉。 | |
雖說這裡是她最愛的土地,但是對於拉錯來說,大城市仍然是她嚮往的地方。 |
元謀縣,一個生產亞熱帶水果的城市, 由於元謀水果的名氣為卻來越多人所知,當地人也頗為受益,房屋也由以前的平方變成寬敞樓房,生活水平也大有改善。 在這裡阿部力遇到了一個女孩兒--楊芹會。 | |
楊芹會,因為一直幫忙家事,15歲才開始上國中。她想要參加中考,上高中,成為女兵。“為什麼想當女兵?”“我也不知道,就是想當。”阿部力之後來到了楊芹會的父母家。 |
但她父母希望她國中畢業後出去打工。家裡由於乾旱,收成不好,根本付不起高中的學費。 住在長江邊上的人,也不是所有都能享受到長江的恩惠。 |
第三回 三峽改變中國
第三回 三峽改變中國 | |
三峽大壩的建成,不僅解決了國家很大一部分的用電問題,也給長江沿岸人民的生活帶來很大改變。 |
原本就是港口城市的重慶,三峽大壩建成後, 大型貨船也能通航,目前港口的貨船數猛增。 | |
阿部力坐上從重慶到上海的貨櫃貨船,前往三峽大壩。 |
雖說船上的船員們的工資稍高於平均工資,但是他們基本上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船上,非常辛苦。 | |
三峽在帶給大部分利益的同時, 也給一小部分人帶來了災難。 為了建設三峽大壩,很多地方都被洪水淹沒,成為一片廢墟,很多人被迫離開家園。 |
終於到達三峽大壩了。 貨船要經過五次穿過閘門,才能完全通過三峽大壩。 這個過程總共花費了六個小時。 看著閘門一個個打開,船緩緩行駛,讓人不禁感嘆三峽工程師們的智慧與偉大。 | |
由於近年貨輪的增多, 長江的噪音污染十分嚴重,然而生活在長江中的江豚對噪音很敏感,江豚的數量當時已經減少到了1000頭。 |
沿著長江順流而下, 阿部力一行終於到了上海。 在這裡,阿部力和那位藏族姑娘再次相逢了。 | |
“我們是要去地下嗎?不是吧?”“好像要飛起來了呢” “它好像要衝我倒下來一樣” 對於次姆來說,上海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與不真實。 |
三個月後,阿部力收到了次姆的來信, 信中除了感謝,還非常樸實的描述了自己曾經夢想以及她新的夢想。就是將自己的家改為民宿, 接待來到香格里拉的遊客,也期待與阿部力的再次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