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摘要
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經濟中心、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全球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我國率先躋身世界級城市群地區,已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經濟區之一。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區記憶體在的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江海岸穩定性等重大地質問題,成為制約經濟一體化發展瓶頸。
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8年設定了“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地質環境綜合調查評價與區劃”計畫項目,主要目標任務是開展經濟區地質環境背景狀況調查,查明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分布、發育現狀和成生機理,進行地質環境質量評價與功能區劃,為城市建設布局、重大工程建設與災害防治等提供科學依據。
項目累計投入縱橫向經費6217萬,由14家地調、科研機構和院校百餘人共同參與,組成產學研聯合團隊,系統開展了經濟區地質環境綜合調查評價,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
1.基本查明經濟區地質環境條件,建立長江以北地區第四紀地層結構、含水層結構和工程地質結構模型,建立長江入海口近海海域第四紀地層和工程地質結構模型,劃分出100m以淺9個工程地質層和40個亞層,為深入研究本地區環境地質問題奠定了基礎。
2.基本查明經濟區地面沉降、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江海岸穩定性等重大環境地質問題現狀、成因機理和發展趨勢,創新開展場地地下水和土壤有機污染地質雷達和高密度電阻率物探方法示範獲成功,創新利用“光纖技術”監測地面沉降和地裂縫位移量、利用土體孔隙比率指標評價土層壓縮潛力取得顯著進展,為區域國土規劃、城市布局和規劃提供了地質依據。
3.基本查明港口岸線、地下水、灘涂、地熱、地質遺蹟等地質資源分布、資源量和利用現狀,創新性利用遙感定量反演長江入海口懸浮泥沙變化規律,提出了沿江長江大橋、港口碼頭、過江隧道等工程適宜性岸段開發利用對策建議。
4.創新提出一套區域地質環境承載力評價和地質環境功能區劃方法體系,開展了平原深覆蓋城鎮重點規劃區多層、高層和超高層建築和地下三層空間開發利用工程建設地質環境適宜性評價試點,為地質環境調查評價服務於城市和土地規划起到示範作用。
5.編制了經濟區地質環境綜合調查評價與區劃系列圖件,建立了地質環境綜合調查評價與功能區劃信息系統。形成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軟體著作權等11項智慧財產權。
該成果獲2015年度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科技一等獎,部分成果獲2011年度中國地質學會十大地質科技進展獎。成果已在環保、國土、水利、工礦企業、院校和研究所等相關部門得到廣泛套用,如清華、同濟等著名高校套用了本項成果;環保部門和發改委採納了項目提出的3個污染治理場地及1.2億元治理投資額;編制的城鄉規劃區相關技術規定已納入上海城市規劃管理流程。項目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顯著。項目成果將在長時期內對經濟區地質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地質環境保護具持久性影響,相關技術方法為今後開展類似工作提供了參考和借鑑,並對推動城市地質學和環境地質學科科技進步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