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地區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成果

《長江三角洲地區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成果》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浙江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擔任主要完成單位,陳國光,劉紅櫻,張明,梁曉紅,田福金,郭坤一,馮小銘,何中發,廖啟林,宋明義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三角洲地區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成果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浙江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主要完成人:陳國光,劉紅櫻,張明,梁曉紅,田福金,郭坤一,馮小銘,何中發,廖啟林,宋明義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40034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4-2-23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在相繼完成浙江、江蘇、上海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以後,為進一步深化調查成果,設立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系列圖編制”項目。主要目的:進行長三角地區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系列圖編制,為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提供基礎圖件和資料,為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為農業、環境和衛生等領域提供服務。主要任務:編制長三角地區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系列圖集;進行區域異常評價,提出防治對策和規劃性建議;研究制定土壤污染地球化學標準。項目主要成果如下: 一、編圖成果 1、首次系統編制了長三角地區表層土壤、深層土壤54個元素或指標地球化學圖。實現了三省(市)界之間的無逢拼接。首次系統編制長三角地區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圖、有益元素營養元素豐缺圖、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估圖等套用性圖件。 2、專門編制了反映長三角地區沉積環境、時代、岩性的第四系地質圖;長三角地區遙感影像圖、土壤類型圖、土地利用圖、主要城市城區擴張圖;系統構建長三角地區地球化學研究基礎,起到了示範作用。 3、依據長三角地區地球化學基準值特徵,首次編制了F-Cl-Br-I-Ca-Mg等疊加圖件和比值圖件,進一步突出了地球化學對沉積環境的指示信息。 二、理論探索成果 4、在長三角地區表層與深層土壤地球化學元素關係研究的基礎上,厘定了土壤地球化學基準值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求取方法,獲取了本區土壤地球化學基準值、背景值。 5、通過本區及其它地區的土壤污染等級劃分試驗,明確了土壤污染等級劃分的基本概念、含義、劃分原則,建立了土壤污染等級劃分方案;指出長三角地區Hg、Sn污染最為嚴重。 6、提出Sr、Ca等具有環境指示意義。利用Sr、Ca等的地球化學分布特徵結合古海岸帶變遷分析,確定了江都-泰州-姜堰-海安一線貝殼堤的位置,劃分了海相和陸相沉積的界限。 三、科學認識成果 7、對長三角地區土壤環境質量狀進行了總體評價,指出沿江土壤污染區、城市及周邊地區土壤污染、湖州—蘇州酸化區是本區主要的區域性污染區,本區多數重金屬元素呈累積富集趨勢, Cd的富集趨勢最為明顯。 8、發現沿江土壤中Cd以自然成因為主,且活動態含量高。Cd活動態受土壤的pH值、CEC等影響;通過沿江鎘安全評估模型評價,認為沿江Cd以低風險為主。 9、通過主要城市的地球化學時、空變化特徵分析,發現多個城市老城區存在高強度的Hg污染;在同一城市中,老城區表層土壤污染相對較重,但深層土壤含量基本未受污染。 10、首次系統圈定了長三角表層土壤酸化區,提出了CEC、S、N等是影響酸化的重要因素。 11、對本區土壤污染生態效應進行了機率分析,結果表明:隨土壤環境質量的下降、隨酸度增加,農產品超標的元素及其超標率有增加的趨勢。 四、套用性成果 12、劃分出了長三角地區富硒土並進行分級評價,提出了:長三角建立生態綠色農業區的建議、加強科學施肥的建議、加強土壤污染監測的建議等。 各項成果受到各有關部門的廣泛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