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 InSAR 監測2012 年度成果報告》是由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王 艷、張 玲、葛大慶、郭小方、李 曼、王 毅、劉 斌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InSAR監測2012年度成果報告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 主要完成人:王 艷、張 玲、葛大慶、郭小方、李 曼、王 毅、劉 斌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20190396 |
成果名稱 |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 InSAR 監測2012 年度成果報告 |
第一完成單位 | 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
主要完成人 | 王 艷、張 玲、葛大慶、郭小方、李 曼、王 毅、劉 斌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2-01-01 |
研究終止日期 | 2012-12-01 |
主題詞 | 長江三角洲地區, 地面沉降,InSAR |
成果摘要
本項目項目取得成果: (1) 長三角地面沉降insar監測全覆蓋:完成2012年度統一基準覆蓋全區的地面沉降insar成果 一張圖 ,面積 4. 48萬平方千米,查明江蘇省北部蘇北空白地區的調查:連雲港燈部分地區地面沉降狀況,總計約10萬平方千米,發現江蘇北部沿海地區以縣城、新興工業區鎮為沉降中心的多個沉降漏斗(阜寧、射陽等)。(2) 實現了區內五個主要沉降區及其局部變化的動態監測:對之前區內五個沉降區實現了年度動態監測,結果表明:五大顯著沉降區中,除浙江省內的王江涇沉降區沉降明顯減緩,浙江省平湖、嘉善沉降基本消失,其餘均有保持或加劇態勢。(3)編制了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insar監測成果圖件。(4) 克服了新數據源radarsat-2 技術問題:工作解決了新據源大區域地面沉降監測遇到的問題:單幅干涉紋圖區域傳遞誤差較大,且軌道誤差明顯。通過實際的海量數據處理,改進處理技術方法,最終完成大區域跨軌道跨圖幅地面沉降信息提取與後期製圖工作。,本項目項目取得成果: (1) 長三角地面沉降insar監測全覆蓋:完成2012年度統一基準覆蓋全區的地面沉降insar成果 一張圖 ,面積 4. 48萬平方千米,查明江蘇省北部蘇北空白地區的調查:連雲港燈部分地區地面沉降狀況,總計約10萬平方千米,發現江蘇北部沿海地區以縣城、新興工業區鎮為沉降中心的多個沉降漏斗(阜寧、射陽等)。(2) 實現了區內五個主要沉降區及其局部變化的動態監測:對之前區內五個沉降區實現了年度動態監測,結果表明:五大顯著沉降區中,除浙江省內的王江涇沉降區沉降明顯減緩,浙江省平湖、嘉善沉降基本消失,其餘均有保持或加劇態勢。(3)編制了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insar監測成果圖件。(4) 克服了新數據源radarsat-2 技術問題:工作解決了新據源大區域地面沉降監測遇到的問題:單幅干涉紋圖區域傳遞誤差較大,且軌道誤差明顯。通過實際的海量數據處理,改進處理技術方法,最終完成大區域跨軌道跨圖幅地面沉降信息提取與後期製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