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朝斗岩

長汀朝斗岩位於福建長汀城南1.5公里山麓,因山有一巨石,面朝北斗而得名。岩上古木參天,環境幽靜,奇石異洞,飛閣臨空,稱“朝斗煙霞”,是“長汀八景”之一。從山麓沿石階而上,過半山的“兆手泉”,不遠即可見“朝斗煙霞”的門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汀朝斗岩
  • 位置福建長汀城南1.5公里山麓
  • 別稱:朝斗煙霞
  • 得名由來:因山有一巨石,面朝北斗
幽美景色,建造歷史,

幽美景色

朝斗岩上有馭風亭、水雲庵、呂仙樓、五十四可亭等獨特亭樓,還有石塔、石如來佛、石桌、石凳等景物,皆為天然形成。岩石又有觀音閣突兀於陡崖之上,前後奇崖斷絕,如懸空中,登上閣樓,汀州古城與汀江景色盡收眼底,而閣中又有楹聯一副,其云:“風聲水聲鐘鼓聲,聲聲入妙,“色山色煙霧色,色色皆空。”
所以,古人曾有“一門勝景愛幽岩抄的頌章,且有詩曰:“朝斗清幽景物華,樓台寺宇鎖煙霞。泉聲滴滴咽岩石,野色蒼蒼籠水沙。絳影朝隨紅日上,彩虹晚掛夕陽斜。與眸北闕風雲起,燈火星辰照萬家。”明、清時期朝斗岩下曾有千株梅花在臨溪玉立,冬春之際花香四溢。春夏之交,綠葉成蔭,掩映於水光山色中,地上有苔厚寸許,作鴨頭綠,當時有遊客題詩:“鄞江抱郭向丁流,江上園林夾路幽。五里梅花香不斷,凌風底事說楊州。

建造歷史

建於明代的水雲庵,位於山崗的最高處,殿內有一反坐菩薩。有聯曰:“問菩薩為何反坐,笑世人不肯回頭”。殿右數十步有馭風亭。殿後有一石洞,可納十數人,內供有石雕彌勒佛,洞頂水珠終年滴在石佛身上,故又俗稱“雨漏佛”。1933年,福建省委在朝斗岩佛殿內,召開了第四次“反圍剿”緊急會議。朝斗岩下南寨廣場,是1929年3月紅四軍首次入閩召開萬人大會的廣場。翌年紅第三、第四、第十二軍即在此進行“南寨整編”。
長汀朝斗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