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橋

長橋

萬安橋又稱長橋、龍江公濟橋,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木拱廊橋。該橋位於福建省屏南縣長橋鎮長橋村,始建於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橋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
  • 占地面積:432.08公里
  • 著名景點:上海植物園
萬安橋,杭州西湖,徐匯區,長橋鄉,地理概況,經濟建設,

萬安橋

據史料記載:“長橋宋時建,兩溪相接,亘如長虹,疊石為墩,五構亭其上。”現能證明宋代遺構的是正中橋墩上存有一塊嵌入橋墩的石碑,碑文為:“弟子江稹舍錢一十三貫又谷三十四石,結石墩一造,為考妣二親承此良因,又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元佑五年庚午九月謹題。”後幾毀幾建,現存橋為1932年重建。傳說在這次重建中有一個工匠從拱架上跌落河中而安然無恙,所以更名為“萬安橋”。現橋長98.2米,寬4.7米,橋屋杉木立柱152根,37開間,雙坡單檐懸山頂。橋面用杉木板鋪設,兩旁設長凳、靠背欄桿,外置擋雨板。橋墩前尖後方呈半船形,橋堍、橋墩均用塊石砌築。該橋跨度大,橋孔多,技術性強,用材量大,僅拱與立柱就使用杉木長材430多根,充分體現了古代造橋工匠的高超技藝和智慧。該橋跨長橋溪,四周溪流開闊,樹木青翠,風光秀麗。遙望該橋,形似長虹臥波,雄偉壯觀。清貢生江起蛟頌詩曰:“千尋縞帶跨滄州,陽羨橋應莫比幽。月照虹彎飛古渡,水搖鰲背漾神州。漢家墨跡留中砥,秦洞桃花接上流。錦渡浮來香片片,令人遙想武陵游。”橋上還有13幅楹聯,盛讚了長橋飛架的景觀。1991年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杭州西湖

“孤山不孤,斷橋不斷,長橋不長”被譽為西湖三絕。長橋與斷橋一樣,都是情人橋。長橋主要有兩個愛情故事,一是南宋江南名伎陶師兒與書生王宣教的愛情故事,一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
長橋
長橋不長,指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兩人在橋上送別,依依不捨,你送過來,我送過去,來回送了十八次。橋雖不長情意長,故民間有長橋之稱。長橋九曲十八盤,為西湖三大情人橋之一,每逢春暖花開,長橋邊上會閃動著許多美麗的蝴蝶。徜徉其中,美不勝收,情濃之際,橋須臾便盡,真乃長橋不長也。

徐匯區

上海市徐匯區長橋街道位於徐匯區南部,東隔黃浦江與浦東新區三林鎮相望,北與漕河涇街道接壤,西與梅隴鎮接壤,南與華涇鎮、曹行鎮鄰近。向南與閔行區相鄰,東與浦東新區相鄰,向西南方向15—20分鐘可以抵達莘莊鎮,向北20—25分鐘可抵達虹橋鎮(虹橋路),東南方向即徐浦大橋。
在上海市徐匯區長橋街道境內,有著名的上海植物園,也有上海市最著名的高級中學上海中學。在交通方面,向東南即龍吳路立交橋——楊高南路立交橋(A20);東面即交通要道龍吳路;西有虹梅路、虹梅南路上中西路;西北即滬閔高架路;向北為漕河涇街道的石龍路,以及上海長途客運南站,軌道交通1、3號線。在境內的交通方面:最南有羅秀路,東接龍吳路,西接虹梅南路、龍里路;與羅秀路相接的老滬閔路曾經為上海市區——閔行的一條交通大動脈,老滬閔路除了南接羅秀路,它向北還連梅隴路、石龍路,向北偏西北方向與桂林路相通,導入吳中路;還有在長橋街道的西部的凌雲路,它也南接羅秀路,並且北接梅隴路,與虹梅南路、上中(西)路(中環路)相近;嘉川路與凌雲路交叉,西接虹梅南路,東接龍州路;梅隴路西接虹梅南路,東通百色路,導入龍吳路;上中路為中環線路,向西導入上中西路,與虹梅南路相接,在向西與龍里路相接;龍吳路為交通要道,向南直入閔行區南部,向北接石龍路,再向北接龍水南路,導入中山西路,入內環高架路。向西北通過虹梅南路到錦江樂園。

長橋鄉

地理概況

位於縣境西南,距縣城30公里,古田溪上游長橋溪穿中而過。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建造天寶寺1座(後幾經復建,今尚存)。宋代建龍江溪的萬安橋,又稱虹橋、龍江公濟橋,五墩六孔,石台石墩,穿斗與抬梁結合構架,弧頂廊屋木橋,明永樂間刑部郎中章潤撰“龍江碑銘”於橋東岸邊,並蓋書院於溪嶼。明末戊子毀,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易名長橋。乾隆三十三年又遭盜焚,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復建,民國北軍燒,民國21年(1932年)再度重建,橋長97.4米,寬4.7米,孔高8.5米,橋屋39扇、156柱。1952年洪峰衝垮橋西12扇,災後人民政府修復,加高石墩石台,置橋西石級30步,橋屋柱間增設靠坐板凳,成為折線型平脊雙披屋面木橋。清光緒年間,新建土木結構基督教堂1座,建築面積441平方米。民國33年疏通長橋溪至平湖17公里水上航道,可通行雀船,部分商貨由古田水運至長橋。村中鋪砌毛石路面180米長、3米寬的長橋街,臨街有百貨日雜商店、中西藥鋪、客棧、豬仔牙行20家左右。橋西下游溪邊建2層土木結構的長橋國民學校樓(1952年洪災塌半)。
長橋

經濟建設

1950年12月縣人民政府第二次遷駐長橋後(1956年2月遷至古廈),在原國小旁建屏南火力發電廠,縣境首次有電燈。1952~1955年,新建2層土木結構的縣政府綜合樓及附屬設施,建築面積1022平方米,糧庫糧站3幢950平方米,公安局、勞改所900平方米,國小校舍850平方米,沿街及教堂路邊建供銷社、稅務所、銀行綜合樓3幢907平方米。縣委、群團、武裝部、衛生院、法庭全租借民房公房辦公住宿。
“大躍進”時期,林業站建土木結構樓房100多平方米,公社建水電站、農具廠、鑄鐵廠,多數生產隊建有集體倉庫兼隊部。
1966年2月8日發生火災,燒毀沿街79座商店、民房,災后街道拓寬為5米,街旁重建起50多幢店屋。同年10月,溪東公路長(橋)平(湖)段通車,境內1公里公路旁由南向北相繼建農資倉庫、衛生院、郵電所、糧站、縣松香廠,建築面積共2607平方米。
70年代,屏南第四中學在原縣政府地盤(後為區、公社住所)新建磚混結構3層教學樓,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公社則遷至公路西側建磚混結構3層綜合樓和會場(後改為影劇院),建築面積2129平方米。並在公路旁相繼建供銷門市部、茶站、車站、搬運站、林業站等公房。同時,長潭頭水電站改建為造紙廠,中洋仔水庫及電站竣工投產。
80年代,公路旁建成一批4層磚(石)混結構的鄉文化站、郵電支局、衛生院門診樓、農貿市場及稅務所、工商所、財政所、電力管理等樓房,形成一條寬10米、長730米的集鎮新街,並鋪設混凝土路面。街旁共有公共建築面積1.56萬平方米。1985年,溪西岸從國小門口起至橋頭舊街石砌防洪道堤長350米、面寬5.6米,鋪混凝土路面。街尾延伸220米長、4米寬,鋪設混凝土路面,與公路新街南段相接。1987年建成亭頭港一、二級電站,年發電量380萬千瓦時,後與縣併網供電全鄉。1990年,村民飲用水多數採用塑膠管接山澗泉水,分片建造簡易水池供水,部分村民仍飲井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